雁门关,这座历经岁月沧桑洗礼的古老关隘,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雁门关,曾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它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迹,更是一个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
这次山西之旅,有机会路过此地,便踏上了前往雁门关的旅程。
雁门关,位于恒山山脉的勾注山,以春天南雁口衔芦叶北飞、至此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而得名。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其所在的恒山山脉抵幽燕,接太行,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一起,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护佑着古时的中原大地。
出了雁门关,便是塞北。塞北,也称塞外,雁门关外的塞北,又称雁北。这些都由雁门关而来。塞北,雁门关要塞之北;塞外,雁门关要塞之外;雁北,雁门关之北。
雁门关乃是战略要地,又称玉门关。曾有赞美雁门关的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走近雁门关,举目远望,它傲然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地势险峻到了极致,长城蜿蜒伸展其间,呈现出一种气吞山河、震撼天地的雄伟气势。
眼前的景象,仿佛穿越回了古代。雁门关,这座雄伟的关楼坐落在山峪之上,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历程。
漫步在古关道,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在雁门关的城门城砖上,看到了一幅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这是对雁门关最恰当的描述。
雁门关地势险要,群峰挺拔,自建关以来,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根抵三边,咽喉全晋,势控中原”。
据介绍,著名的分道碑,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当时,雁门关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经常发生交通堵塞。为了指引行进的车马人流,雁门总兵便设立了分道碑,这可能是中原最早的交通岗了。
看着分道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耳边仿佛响起了马蹄声和车轮声。
来到了雁门关和亲亭前,忽然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天,也是这样的斜阳,也是这样险要的关口,带着家国的期盼和离乡的伤感,王昭君出发了。
走向塞北的王昭君,一定会感慨万千。踏过这一步,便非故土,可她终究还是义无反顾地迈了过去。
两千多年过去了,昔日那位女子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漠的深处,唯留下雁门关依旧屹立在这里,向游人诉说着那往日的故事。
两千多年过去了,将军的报国之心、士卒的一片赤诚、昭君的思念与感伤、游人的疲倦与期盼,这一切的一切,雁门关都看在了眼里。
挺过了纷飞的战火,忍耐过长夜的落寞,却仍旧岿然不动,做历史的守护者,这,就是雁门关。
雁门关,雄踞天边,天下第一关,名扬世间。风霜雪雨,千年历练,石壁如铁,守望着边关。
(2024.8.18晚于大同浩海国际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