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张志娟:城市的烟火气

作者:张志娟   发表于:
浏览:154次    字数:158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5篇,  月稿:0

  暮春时节,春意正盛,树木葱茏,花气袭人。

  寻烟火老城,品巷陌生活。

  周末的上午,总是悠闲自在。奶奶的花式早点已经满足不了娃的口味,小孩子总是蠢蠢欲动,想品尝老城区的各色美食。我牵着女儿的小手,闲适地穿过巷子,来到包公园地铁口对面鸡蛋饼摊子前,加了火腿肠和里脊肉,吃上了有史以来最贵的鸡蛋饼,11块钱,豪华套餐。

  一边等饼一边跟老板唠嗑,老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大叔,饼店显示泗县鸡蛋饼,估计是皖北人。他从早上七点半出摊,晚上十点多收摊,一天工作17个小时。虽然艰辛,但老板性格很爽朗。买饼也能碰到熟人,因为疫情写字班停课了,前台大姐就被社区转为了志愿者,在小区楼栋站岗,她也带着儿子来买饼,再加上卖糯米饭的摊主,聊天阵营瞬间壮大了。

  两个摊主开始吐槽房租太贵,一两平米的小摊位,巴掌大地方,一个月房租将近一万块钱,饼店老板说一个月一条大金链子没了。房主将地铁口一栋房子拆成若干个摊位,一年租金就是23万。“主要是市口好,地铁口对面,不然应该没这么多钱”。“要不是地铁口,一年13万都租不掉”。恩,拥有这栋老房子的主人,估计当时也没想到城市一条地铁线,能让他坐享其成。“可怜我们农村老家的房子几层楼啊,一年就租个五千块钱,简直就是找个人看家。”老板叹息。

  老板炸了个光饼,自己吃,顺便分给其他人。前台大姐说她妈妈以前会做,现在年纪大了,懒得做了。话题就从房租发散到了皖北食物,市井唠嗑就是这样随意,想到哪说到哪。“我们老家人现在天天打麻将,自己都不做了,都是花钱买馒头买饼。我天天累的跟狗一样,他们天天在家快活。他们都笑话我,累死累活,一天也就吃三顿饭。”老板说起老家人的惬意。“那不是,你在合肥买得起房子,他们买得起吗?”“遇到大事儿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借钱了。”两位大姐反驳了。恩,话题就又扩散到了借钱,说现在钱难借……

  吃完饼,带着女儿逛三福。养个闺女还是挺好的,没事可以带个小闺蜜逛街喝下午茶,有共同爱好。三福算是我从大学一直逛到现在的店。一进万达负一楼,娃已经沉浸在叶罗丽和斗罗大陆的盲盒世界里。发明盲盒这个东西的人简直是个天才,紧紧抓住了人类追求完美和好奇的心态。小女孩总是喜欢粉粉嫩嫩的玩具。“你带钱了吗?”“没有,你先借给我,我回家还给你。”讨价还价之后,决定各出一半钱,两个人挑到自己喜欢的,心满意足回家。

  路过小区侧门,新开了一家锅圈食汇。之前网购过锅圈食汇的自热米饭,很有好感,遂走进去了。店面不大,简直是火锅和烧烤的天堂,从蘸料到主食和工具一应俱全。“我们家品种比海底捞都多。”“开在巷子这头,生意差一些吧,靠马鞍山路人多些”。“我马上准备线上卖了,以线上为主,在申请中,你到时候可以搜……”“不用,我就住在这,要买直接来店里”。每次经过街边的店,特别是有些奇奇怪怪的店,我总在想,这些店有生意吗,什么样的人来买,能挣钱吗?就像街上这么多来来往往的车和人,他们都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人间四月天,处处皆芳菲。小区的围墙上爬满了紫红色的蔷薇,怒放的花儿,让世界温柔亦浪漫,不禁挪步细赏。花的主人是个老奶奶,热情地拿出剪刀,“你剪几支带回家养着吧。”“谢谢不用了,蔷薇剪下来很快就枯了。”随意聊了几句,素不相识的老奶奶居然邀请我在她家吃午饭。“在我家吃饭吧,我家菜多”。这份热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被素不相识的人邀请吃饭了,甚至可能是第一次。那句我家菜多,让我想到了,我家那满满当当的冰箱。估计,现在合肥人的冰箱都是满的,甚至还有专门买冰柜囤货的。

  最近因为疫情,陷入了焦虑的情绪里。这份烦躁,在这个平凡的上午,被这份城市的烟火气抚平了。烟火里的暖,藏在繁华深处的老城里。纵横交错的老街小巷,老字号美食和老旧小区相伴相随,最关键是有热情的人,街坊邻里,站着都能唠一上午,保留着传统生活里的聚合。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疫情 烟火 城市 张志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雅凝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4-24 19:14
    美文苑
    因为疫情,人们都陷入了焦虑的情绪里,也不知道哪天雾霾才能消去。这份烦躁,也只有在这个平凡的双休日里,才能被这份城市的烟火气抚平。烟火里的暖,藏在繁华深处的老城里。纵横交错的老街小巷,老字号美食和老旧小区相伴相随,最关键是有热情的人,街坊邻里,站着都能唠一上午,保留着传统生活里的聚合。作者用小事写出城市里的大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情绪,描写细腻真情!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