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崔加荣:阳光沐浴金鸡村

作者:小昭   发表于:
浏览:31次    字数:272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0

  再次走进金鸡村,已是三年后。三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如岁月在人生的节点上盘成了一颗记忆的纽襻。花开,叶落,相聚,离别,都是它曾经的色彩。只要轻轻一拉,便能触碰到那些搁置了的期待。

  三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如岁月在人生的节点上盘成了一颗记忆的纽襻。花开,叶落,相聚,离别,都是它曾经的色彩。只要轻轻一拉,便能触碰到那些搁置了的期待。

  金鸡村,不是我的故乡,没有麦子,高粱,也没有我心中的姑娘。是什么让我如此念念不忘?又是什么令我对这片土地充满好奇?

  高大的金鸡山沉默不语,五星红旗在高高的山顶上随风而动。苍穹高远,白云无瑕,三百年的香樟树枝叶茂盛。金鸡山把它的魅力和情感掩于村舍、山水,掩于和睦的邻里之间。

  一个村庄,是村民的归宿地,也是他们远航的出发点。

  站在青砖青瓦的村史馆前,我似乎看到了金鸡村先民留下的斑驳足迹。

  一七五八年,明末清初,两个朝代更迭之际,危姓、李姓、杨姓人家在金鸡山脚下落脚,筑屋,置田,繁衍生息。不同的姓氏,一样的亲情。一起耕作,一起生活。有欢喜,有矛盾。世代人用喜怒哀乐演绎了金鸡村辉煌而又丰满的历史。

  金鸡山上有金鸡,金鸡拉出金粪蛋,金鸡村名的传说无人见过,也无从考证。或许,它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美丽神话。但是我相信,金鸡村的名字背后,一定有动人的故事或美好的愿望。

  村庄后面,金鸡山巍峨耸立,它是金鸡山人民地理上的靠山,也是红色奋斗精神的靠山。

  或许,一九二八年的的金鸡山大捷,邵式平代领土地革命军只是为了抗击国民党靖卫团,为了保卫家乡、解放人民。但是,他们的奉献、奋斗的红色精神,给金鸡山人民留下了无比宝贵的财富。

  区区一个村庄,曾经为革命牺牲了几十人,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名字里面,是一个个父母的悲壮。当李勇书记讲起这些,我看到了他那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的血管在跳动,作为一个站在烈士先辈的肩膀上的领路人,他无法不为逝去的生命动容。而令我动容的,并不仅仅是先烈的奋斗和牺牲,还有李勇书记和村民们在今天的奋斗中留下的辛勤汗水、曲折经历,和做出的伟大牺牲。

  经过时代洗礼的今天,金鸡村已经成为拥有551户、2205人的中心城市。

  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柏油马路,破旧的老屋变成了欧洲小镇式的楼房。门口空地上,宽的做了花坛,窄的干脆用闲置的木桶或瓦罐做花盆,置身木桶旁,令人不免感叹时光穿越。

  环村观光道像一条灰色的锦带,把村庄围成一个大大的花园。道路外面,是连片的水田,村民披着斗笠,在田里撒种,育秧。

  夏日午后的三点,猛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水田里的水不断蒸发到空气中。走在田边的公路上,即便是打着遮阳伞,也令人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朱老师见我满头大汗,递给我一把雨伞,我婉拒了。

  水田里村民那略显黝黑的胳膊,和有些蹒跚的身影,令我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从昨天的电话里得知,此刻他们也正在顶着骄阳收麦子。就在一瞬间,我不禁热泪盈眶。普天下的父母,最辛苦的农民,我竟无法给他们递一把雨伞,分半点操劳。

  金鸡村民并非铁人,酷暑之下,谁不想在树下乘凉、屋里闲坐呢?

  人本天生心存惰性,生活的奋斗需要精神的支持和理想的动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金鸡山人的理想,而先烈们的红色精神,则是历史留给金鸡山人民的精神财富。

  在国家吹响振兴农村的号角之下,人们没有躺在先人的辉煌里享受安逸,也没有坐在历史的红色革命遗迹下居功自傲。而是走出屋子,行动起来。

  水稻育种,油菜轮作。起伏的山坡上,筑起一道道的梯田,梯田里新栽的油茶树,承载着村民把产业做强做大的梦想。

  此时的李书记,正亲自挎着扩音机,带着麦克风,在烈日下讲述着金鸡村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的面前,是开阔的停车场、休闲小广场,和古香古色的廊坊亭子。

  花坛的一角,树着一个牌子,牌子里的图片和内容令我们惊讶不已。原来,停车场和休闲广场的前身,都是村民的房屋,是村民们把自己的宅子让出来,给村里做广场,做停车场。

  “应该要补钱吧?”同行的人忍不住悄悄问李书记。

  “一分钱都没补!都是他们无偿让出来的。并且,绝对不敢强拆。”李书记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值此一句话,瞬间感动了我,我连连竖起拇指,对李书记说:“今天,被你感动到了。”

  金鸡村人的彪悍民风,我曾小有耳闻。在今天这个金钱和利益盛行的社会,获取拆迁补偿是多少人的梦想。而这些村民却无偿出让宅子,这里面得经历多少曲折,村委干部们又该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能让村民们做出如此壮举啊!

  说起曲折,李书记不禁有点激动,每一处出让的房子,都是村民的财产,甚至是唯一的居所。今天的结果,我想,这不仅仅是李书记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做到的。说起那段跟村民沟通的经历,李书记舔了舔嘴唇,脸上掠过一丝心酸,我们仿佛看见他坐在村民面前,苦口婆心地谈到口干舌燥。

  一个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男人,得有多大的精神支持,才能如此用心、强压脾气去做工作啊!我知道,李书记也曾经是一把经商好手。如果不是在村里任职,或许,此时他正在商场叱咤风云,正在豪华的酒店里畅饮。但是,他放弃了那些高回报、能享受的生活,投身于家乡的秀美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

  在一份资料里,我看到了村委会班子的理念:“群众往哪里走,我们就往哪里去;群众喜欢去的地方,我们就把那里的环境搞好。”

  为本村群众服务,搞好人居环境建设,把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提上去。这就是他们的动力,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说起困难,李书记坦诚地告诉我们,困难肯定不少,但首先是要想办法,而不是放弃。

  金鸡山今天的华丽转身,不仅是村干部个人的努力,还离不开县、乡开明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曾经,李书记面对举步维艰的工作,深陷困难之中。苦恼之余,他想到了县乡领导。在横峰,各级政府有着良好的实干和开拓精神传统。面对李书记的困局,县里一时给不出政策,但也没有阻止,只悄悄给他们一句话:先想办法干起来,做出成绩,县里一定给与肯定和支持。这句话,低沉而有力,对有些迷茫的李书记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他重新点燃了心中的斗志。

  在金鸡山,在横峰,“甩开膀子加油干”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句文艺新词,有无数像李书记这样的新时代的奋斗者,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地践行着这句话。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李书记用满腔的热忱,用红色之火点燃自己的青春,点燃村委班子的斗志,照亮金鸡山人民进步、奉献、团结的时代新貌。

  离开村子时,夕阳尚浓烈,李书记沐浴在阳光里,向我们挥手作别,转身之际,我看到了他脸上的沧桑,成功的喜悦,看到了他眼里的光。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小昭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