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忆“年”

作者:心连心   发表于:
浏览:257次    字数:1038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8篇,  月稿:0

  记忆中的“年味”,是母亲在世的时候。

  母亲在世时,我们在县城没有房,爷爷奶奶也还在老家。那时候,每逢过年,叔叔婶婶们都会回来,家中人多,十分热闹。现在想来,这份热闹背后,母亲作为一厨之长,是非常辛苦的,有时候遇到走亲访友的朋友赶上饭点的话,母亲要负责二十几口人的饭。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学生党,是不在乎大人的情绪的,除了被问及成绩时是蔫巴的,其他时候都只顾吃喝玩乐,还天天盼着过年。

  后来,母亲去了,爷爷奶奶也被接到了城里。过年时,老家里就只有我和爸爸、姐姐,清冷了许多。虽然没了小时候的热闹,但我们父女三人也会唠唠家常、谈谈未来,倒有一种平和温馨的感觉。

  再后来,我和姐姐嫁人,老家的年里,便只剩下父亲的守望。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过年”开始有了忧虑。我会焦虑父亲的“年”怎么过,虽然平时一个人呆着、习惯了,但节日的氛围往往会将孤独感拉长。作为外嫁的女儿,虽然我和姐姐每年都极力邀请父亲来自家过年,但父亲总觉得多有不便,我们也只好不再勉强。

  当然,对于自己回婆婆家过年,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怵”。倒不是说有什么矛盾,只是那种感觉很微妙,缺少了一种自在感和归属感。一大家人团坐的时候,听着他们聊天,我有种“局外人”的感觉,好像热闹是他们的。

  加之这些年,越来越觉得过年是很多中国女人的“劳动节”。男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战线可以无比的长,若喝醉酒,倒头呼呼大睡;而女人们在厨房忙里忙外,待宾客散去后还要收拾一桌的杯盘狼藉。在婆婆家,这种支棱起来的“酒场子”格外的多。作为女人,我从内心是理解婆婆的不易的,然而婆婆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且时不时地还给我灌输“搞好后勤服务”这样的思想,说实话,我不喜欢。我不喜欢婚姻里女人忙里忙外,而男人对家务熟视无睹的行为,更不想被“洗脑”。对于婆婆的灌输,我不想揣测这种心理,更无法点破,我只是出于某种约定俗成的礼貌去过年,其他的,真不想消耗自己。

  今天,又逢除夕,繁华的街灯早已将过年的气氛拉满,马路上疾驰的车辆是归心似箭的心。“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承载。在经历了一年的奔忙之后,人们终于可以在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的氛围中卸下一身疲惫,让身心得到短暂的疗愈,然后继续出发。

  作家冯骥才曾说:新年是检讨和许愿的日子,让营营役役了三百多天的自己重整生活。新岁序开,那就愿自己心怀感恩,向身边的家人朋友道一声“谢谢”;愿这隆重而温暖的力量,驱散所有的阴霾;愿你我都能勇赴新程。

  2024.2.9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连心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