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张国军:由莫言被起诉说起

作者:张国军   发表于:
浏览:98次    字数:181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篇,  月稿:0

  起诉莫言被法院驳回了。

  几月未敲字还是因此忍不住来敲几句。

  文学,多数人说是工具是晴雨表,是时代的记录仪什么什么的。是否仅为歌功颂德写“晴”亦或是仅为揭露批评写“雨”?

  我看是综合性功能,都可以写但都要客观公正。启时代得失利弊之前辙教训,给后人冥化人间正道沧桑之良言。莫言说文学不是用来唱赞歌的有失偏颇。

  没有完美无缺一世英明的人,也没有一塌糊涂终生黑暗的人。国家、政党、社会和组织等同理,兴衰荣枯阴晴圆缺暴善刚柔等皆属必然也是历史规律,无必要绝对化或讳医忌疾。

  无瑕疵的美人不是美人,无毛病的国家不是国家。中国古代的几个“盛世”,就没有“路有冻死骨”?只不过李白太浪漫,把“鞭挞”人间现实的任务交给杜甫而已。

  阳光天天照,雨水日日下,还叫“天气”吗?写美人的一颗黑痣是为了把她写成真正的有活气的美人;写维纳斯的断臂是因为残缺有美美在“缺”上。

  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作品丑化污蔑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了吗?作品中的各种悲催全部是凭其想象无中生有虚构捏造的吗?是以偏概全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了吗?

  我看他只是用艺术的手段集中了一下现实,写成了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真实,就是具体的人和事或许一个都对不上号,但是这种反映了本质的现象却到处都有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

  挥坼描述文化大革命的“伤痕”文学也是丑化中国污蔑伟人?请问你能说出其一处光辉来?已经被党的历史决议全盘否定的这场后患无穷的十年浩劫总能被一些人用“辩证”的观点找到“善治”,实在无语。

  世界名著或经典基本上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不排除有例外。

  文学家和史学家同写一个历史片段,都得尊重史实和社会本质。差异在一个集中一个具体,一个写人物一个写事件,一个可以大实小虚塑造情节一个应该锱铢必较复原历史。

  但他们都不得回避阉割历史或选择性的跳跃历史。历史不能虚无主义,文学不能文过饰非或渲染离奇,历史更是不能断档。每一个阶段都是应该有文有史载体的。司马迁写两千多年历史里的重大事件,还没有挑着专写光明的一面。文学家们也没有遗漏谴书朝代更替波谲云诡。

  余华在《活着》书中写为了少一个人喝粥把最爱的女儿凤霞送给人家养,妻子家珍从娘家带回来几把米后关起门来熬粥,因为烟囱冒烟被队长等人发现,进去后发现粥已被“扫光”,队长连软带硬的带走了藏在家珍胸口里的最后一把米。生产队大食堂红火了几天后吃完了所有开不了火,社员们因饿而s渐渐不见了。队长几次到公社和县里讨粮不来一粒,几次饿倒在路边都乏人救助。书中写用砸破家家户户的锅装汽油桶大炼钢铁的事令人喷饭。安徒生文学大奖获得者曹文轩在央视的一档“面对面”节目里说,那时饿得把石头当馒头啃。妈妈曾给他炒了一碗无一滴油的青草,他两口就吞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改革开放初期了,人物的命运都还是那么绝望多舛。贾平凹笔下的秦岭大地有过一点“亮色”?与我一直保持微信联系的美籍华人作家赵美萍女士,曾经多次被央视专访,她在镜头前和《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书中说,她少女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芜湖天天砸石头砸的浑身是血伤,至今有印记。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贫穷和苦难在各国都有,在什么阶段都有,质度范围有别而已。

  为什么要回避这些客观存在呢?开明的中国现在发生矿难死一个人都要公开报道并严加追责;在脱贫攻坚严防返贫中有一家一人一时出现贫困都要力马解决。

  写幸福就爱国,写苦难就“抹黑”?气象台只报风和日丽,不报狂风暴雨可行?

  文学内容无羁绊不限量。喜剧能欢,悲剧能悟,各有所能。悲剧就是把真实撕破给人看,力量往往无穷大。正因为生活充满苦难,逐梦的步伐才永不停歇。

  正因为路遥在苦难里泡的太久,《平凡的世界》才有这么伟大?

  文学即人学,作者有什么样的人性即有什么样人性的作品。

  文学的苦情励志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力量,也是风行世界占据主潮流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装扮的夸大的形式主义歌舞升平能令信息化时代的众生相信并倾倒吗?肉麻的抹色能凑效?

  想起汪峰的歌曲《春天里》的爆发力,揣其因与词曲的悲怆大有关系:

  “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流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