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陪 护

作者:若雨   发表于:
浏览:84次    字数:255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一

  父亲八十岁,平常没有什么大病。正月十六,不小心坐空胯骨骨折。从入院到出院,真正开启了陪护模式。受伤治疗陪护,排在最重要的工作日程。每天的日常工作,除端屎端尿外,问询,渴了吗?饿了吗?好点吗?哪儿不舒服?处处考验着耐心和爱心,处处考验意志力和品质力。帮助他吃饭,看着他睡觉,他需要什么,需要发挥你的智慧去猜,去想。在医院的十天的时间内,体悟到真正意义上的陪护。今天以陪护者的身份,把看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与大家分享。

  病床上的父亲,开始翻不了身,坐不起来,硬是平躺着,太痛苦了。托老人们的福,从前确实没怎么陪过床,确实不知如何是好。稍微挪动,垫一垫,尽最大努力减少痛苦。父亲痛苦万状,儿子心痛无比,满心的痛,无处诉说的痛,无法替代的痛,叫天叫地,于无是处。病痛折磨着病人,更是无形的折磨着周边的人,且是折磨的无可奈何。患者煎熬,陪护者同样的煎熬,唉!

  二

  陪护的几个小细节。

  睡觉。胯骨用钢钉固定后,肿了很多,不能动弹,疼痛的缘故,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一会儿就着,一会儿就醒,不时的瞌睡,不停的瞌睡。三五分钟,十分八分钟,至少手术后的七八天内,老是这个样子。开着电视睡,开着灯睡,最大的心思就是陪护不能睡,要时时刻刻看着他睡,他才睡的安心和踏实。离的越近越踏实,这是本能反应。非常的理解。鼾声中呈现的踏实与安详,那是对儿子的无限信赖,陪床者需要一直在警醒着,丝毫不能大意。

  吃饭。上了年纪后,父亲饮食习惯改变很大。胃口不大好,牙也不行了,不吃死面的面条、饺子,还有米饭,只吃发面。天祥路上的烩豆腐,父亲的最爱,不凑巧没开张,失落感油生。吃包子、馒头,用吸管吸小米粥,一点一点。发面肉夹馍,鸡蛋汤,没办法的办法。吃饭戴围嘴,还要不时的擦嘴,拾掇掉落的食物残渣。每天琢磨吃什么,换花样,还要保持营养适合胃口,真是伤脑筋呀!

  治疗。吃药、打针、输液,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埋的是软针,可连续好几天使用,不用天天扎针,减轻了病人的好多痛苦。吊瓶里的液滴答滴答,陪床者最关注的事儿,输液前确认床号和患者姓名,不能少的程序,人命关天,许多案例时刻提醒着护士,绝对的不能马虎大意。治疗中,咳嗦吃咳嗦药,便秘吃通便药,疼痛吃止痛药,现代医学减轻了患者的许多痛苦。

  自从摔伤后,父亲从不抱怨,总认为是自己的“灾”,是躲不过去的。病痛稍好些后,聊着曾经的故事,讨论着国际大事,我儿时的故事,他儿时的故事。他的姥姥家,接济我的爷爷家。相互鼓励,相互减少痛苦,减少尴尬,是父子心照不宣的办法。

  三

  陪护中,天天与大夫、护士打交道,搞好医患关系是很重要的事情。与同病房的病友,聊天打趣,相互帮忙,很温暖的一段时光。关注出院后的复查,农合的报销事宜,陪护者的任务一样都不能少。

  像告诉孩子听老师的话一样,告诉父亲听医生的话,父亲也绝对听的,有时还扩大听的范围。医生在患者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医患关系,小医院大社会。天下最愿意患者尽快好起来的,第一个就是医生,心系患者,心系病人,医生的天职所在。医生护士面前患者及家属永远是满脸的笑容的。山高水长,医患之间最深情的道白是,“不再见……”。

  七天出院,十四天拆除药线,治疗结束,非常满意。片子上清晰的显示,三颗钢钉固定,完好,比想象中好很多,吉人自有天相,医护人员与病人与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经验和教训是,老年人一定要防摔倒,由摔伤致命的事例太多太多,奶奶当年就是如此,摔伤一周后,去世的。

  四

  手术前的签字,一些注意事项及不良后果的签字,此时儿子自信,坚定,对父亲的事情完全负责,完全做的了父亲的主。尤其在填写与患者关系时,“父子”二字的神圣不可动摇,唯一的关系,世间最亲近的关系,最直白的关系,不可替代。世间伦理,男人之间,父子之情之缘可撼天动地,生命可替。冥冥世间,谁和谁成了父子,最是大千世界里最琢磨不透的事情。

  家人们的关心,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关心,所有事情都围绕患者“父亲”这个中心。真情,亲情贯穿其中,构成人类最朴素的情感。称呼爸爸、爷爷、姥爷、大伯、叔、姐夫、妹夫、姨父、姑父等一系列人物来了,嘘寒问暖,盼“父亲”好,家人的共同心愿。强大的族群圈子,维系着不同称呼的情感。当然叫“父亲”的那些人,是最亲,最在乎的人,爱的天堂以“父亲”为中心,儿女永远是离你最近那个圈。再往外,就是亲戚关系的不同程度的减弱。

  记起师傅伺候自己瘫痪的老人,曾说过一句俗话,“自己的罪自己受”。父母的事儿,子女的事儿,天经地义,尤其伺候暮年的老人。儿子就此时父亲的靠山,有儿子在,无比的踏实。看《人世间》电视剧,里边人物说出了两个道理,一是父母真的会逝去,二是父母渐渐的怕了孩子。如今八十岁的父亲完全听从了儿子,怎么样都是无限的信赖。

  在家族中,从出生到去世,长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特殊的情感,比起弟弟、妹妹是不同的。长兄如父,是中国“文化自觉”的缘故。女儿温柔的话,温柔的举动,温暖父亲,小棉袄的疼爱,无可比拟。长孙老儿也是疼爱有佳。

  八十出头的年纪,细想,真是有些吃惊,不知不觉,父亲已过八十,真是思想还没准备好,老觉得父亲身体很壮实。住院时光,真是觉得角色进行了转换,有时八十岁的父亲,任性起来就像八岁的孩子,不知谁是父亲谁是儿子。父母渐老,要有高度的思想准备,愿陪伴多一些,陪护少一些。

  术后父亲的模样,就是三十年后自己的模样,或许还不如父亲。儿子成了现在的自己,他没有兄弟姐妹。而现在我们这一代,有弟弟和妹妹,他们是世上有事可商量,最近的有血缘关系的人。养老问题上,如今父辈们幸福的,自己一代是悲哀的,看父亲,看自己,看孩子,想未来,心疼孩子们!

  五

  感谢苍天,感谢亲人、同事、朋友,医生护士,感谢与此事相关联的人们。

  陪护闲暇的时候,翻阅相册,看到父母年轻时英俊,孩子小时候的稚嫩。只能感叹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那些美好只能存在画面里了,存在记忆里了。岁月沧桑,沧桑的无可奈何,沧桑的苍白无力,沧桑的泪流满面,沧桑出人间大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天下儿女对此都不要留下遗憾,一辈辈,一代代……。人生不长,多多珍惜家人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生活感悟 父亲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若雨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4-07 10:49
    游客
    陪护病人的过程,也是见证子女们孝心的过程。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