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流年】自行车变奏曲(散文)

作者:江凤鸣   发表于:
浏览:494次    字数:525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176篇,  月稿:1790
  一

  这是1982年的暮春,晓雾散去,太阳刚刚从树梢上弹起,江南小城的西门桥上,已经挤满了各种花式、各种型号的自行车。车上全是要去上班的产业工人。从三阳百货的小楼向西望去,黑压压地,像是暴风雨前堆满天际的乌云,又像是大海中追溯洋流的沙丁鱼群。

  绿灯亮起,仿佛钱塘江潮冲垮了防波大堤,成千上万辆自行车组成的滚滚春潮,呼啸着冲向人民路、解放路、健康路,公交车避停,行人闪躲,眼睁睁地看着这自行车的洪流,瞬间淹没了整个城市。

  每天清晨,小城都重复地上演这样一幕。车流如潮,波涛汹涌。好似战场上的坦克战阵,呼啸着向前奔流,佛来杀佛,神来撞神。四十年后,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新世纪青年人,即使脑洞大开,也难以想象由产业工人组成的自行车阵,会在街市中,壮观到如同万马奔腾,好似草原上遮天蔽日的沙尘暴。

  彼时,我也是这产业大军中的一员。每天要骑行差不都十公里上班、下班。那个时候,没有出租车、也没有“滴滴”,更没有地铁。线路上少量的公交车,乘客多是体弱的女人、老人。那时,雷锋叔叔,每天都在人间巡行,它有着无数个化身。看到老人、孩子、病人、孕妇,你不让座,自己会羞愧地要死。所以,年轻人、健康的人,没有特别的事,都极少乘坐公交。自行车才是那个时代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

  如同现在,每个单位都有汽车停车场。那时,每个单位都有自行车停车棚。成百上千的自行车,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宛若聚散有序的燕阵,白天成千成百地聚在一起,晚上各回各家的燕窝。每当上班、下班的时间,自行车组成的洪流,就像是条条溪流从工厂、机关、学校、单位涌出,慢慢汇合成大江、大河,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涨满。之后,又犹如蒸发的水滴,悄悄地融入小街小巷的民居之中。

  那时,中国还刚刚对外开放。像我们这样的江南小城,还看不到几个外国人。小城的西边有个部属的轻工学院,稀稀拉拉地有三两个非洲留学生,不过,他们像大熊猫一样,被保护得极少出门。有一日,我在西门桥堍,见到一个大鼻子、蓝眼睛的西洋白人。眼望着由黑灰两色上衣组成的自行车阵,黑压压地望不到边际,他吃惊地眼珠子就要蹦出来。我当时想,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啊,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有一天,我在《人民画报》上,读到一幅奔流着自行车春潮的画面。下面写着一行字:中国是个自行车王国。不过,那个画面上显示的不是江南小城的人民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老外记者报道说:每天有数百万辆自行车,从天安门前骑过。  二

  对于中国的自行车阵,老外确实不该大惊小怪。也就在一百多年前,他们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也是将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个人代步工具。骑着自行车漫步在大街小巷是当时最为新潮的选择。19世纪90年代,自行车热的狂潮席卷美国,当时,所有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上,都有自行车的身影,全美上下售出了一百多万辆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姑娘,遇到骑马的牛仔,她会嘲笑说:哈哈,从哪里来了个80年代的土鳖?

  想想看,在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一百多万辆自行车每天骑行在大街上,该是多么壮观?

  自行车不仅让美国人改变了骑马的习惯,而且还深刻地推动了当时的妇女解放,这个真让人不可思议。1896年,曾经为争取美国妇女投票权而不懈抗争,且最终取得胜利的著名女权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苏珊.B.安东妮告诉记者说:在所有的现代发明当中,自行车对于女性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比任何东西都要大。对此做出报道的,是一位叫做內莉.布莱的女记者。为了推广自行车,她独自一人环游全球,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了不使自己太寂寞,路上,她买了一只猴做自己的游伴。

  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妇女,跟欧洲女人一样,还穿着紧身的维多利亚服饰,这些长裙和圆环裙,骑在自行车上,虽然裙摆飘飘,很是拉风,却很容易圈进车轮里,这让爱美、追赶时髦的姑娘们非常苦恼。由此,激发了美国妇女的“服装革命”。1892年,丽娜.西廷率先发明一种雨衣裤套装,叫做“鸭子披风”。这个灵感,让她成为一家服装工厂的老板。紧接着美国几乎每个月都能出现为妇女骑自行车而设计的奇装异服。在那段时间里,全世界一共有30多位妇女获得了不同的发明专利。

  自行车热,还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妇女的探险精神。一位叫做安妮.科普乔夫斯基的年轻姑娘,化名安妮.伦敦德里,怀揣100美元,带上一把左轮手枪,骑着自行车就上路了。一路栉风沐雨,曲折艰辛。她用15个月完成了环球旅行。自行车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妇女的勇敢精神,从而也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  三

  还在美国全民自行车热的二十年前,中国就有了自行车。中国的第一辆自行车,是19世纪70年代由欧洲的老外进献给光绪皇帝的。至于是哪位老外,如今已无法考证。那时,自行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它快如马车,又骑乘方便,深受光绪喜爱,就经常骑着它在皇宫中玩。自行车英文写作“becycle”,是光绪的英语老师张德彝将其翻译成了中文的“自行车”。“自行车”,这一叫就是一百多年。

  光绪玩的自行车,其实还只是自行车的雏形。当时的自行车还没有采取链条传动,而是脚蹬子与前轮轴相连,用前轮传动带动后轮前进。骑起来很吃力,当时只是被人们当成一种既新鲜又刺激的玩意儿。光绪在宫里没玩几回,给慈祥太后看见了,训斥到:“一朝之主当稳定,岂能以‘转轮’为乐,成何体统?”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时候,自行车已经发展的相当先进了,而且老佛爷慈禧也几经去见列祖列宗了。小皇帝就在紫禁城里可着劲地玩。当时紫禁城里的门槛多而高,小皇帝为了骑车玩,下令将许多门槛都给锯掉了。

  隆裕皇太后听说溥仪锯了门槛,非常生气,厉声训斥道:那宫廷里的门槛是老祖宗留下的,好几百年了,虽说如今是民国了,也不能坏了规矩。我还指望你恢复大清呢,可你却先要自毁宫门?”溥仪当时点了头,过后照锯不误。小皇帝折腾了没两年,被冯玉祥的国民军给轰到宫外去了。

  自行车从皇宫走出来,出现在北京的大街上,已经是20世纪的20年代了。那时,能骑上自行车的也多是高门大户的人家。有英国造的“三枪”“韩牌”“凤头”,德国的“蓝牌”。到了30年代,日本造的“菊花牌”“富士牌”大量进入中国,价格仅为英国车的三分之一左右,买车的人普及到小康之家的大学生和小职员。

  在1949年之前,在中国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上的省城,骑自行车最多的是政府公务员、邮局信差、商号的送货人、报贩、小职员和学生。当时,骑自行车不仅是一种时髦也是一种炫耀。有一首《竹枝词》唱道:“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嘎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

  虽然旧时代,自行车属于有钱人的时髦玩意,就像是改革前十多年的私家车。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大城市的穷人堆里,有那么几个行当的人却天天骑着自行车招摇过市,而且骑的还都是公车。他们骑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各有高招,各怀绝技。其一是送牛奶的,车把和车后架上挂满了缝制在一起的白布口袋,一车能挂五六十个奶瓶子。这种送奶的方式,到二十世纪90年代还能见到。其二是送玻璃的,后车架上分两边驮着各种规格的玻璃。他们骑车如飞,却能保证不管走什么路,都能保证玻璃不碎。其三是送寿桃、寿面的面点店伙计。他们像如今的快递小哥一样,给人送祝寿的点心。他们一手扶车把,一手托着重达一二十近的柳条筐,一口气送到客户家,一路招摇,宛若表演杂技。其四是电料行的电工,他们外出干活,一手扶把,一手扶着三米多长的木制折叠梯,穿行在曲里拐弯的胡同中,没点技术还真过不去。人们见到最多的是送信的邮差,建国后改称邮递员。他们肩膀上斜挎着信袋子,穿胡同,过小巷,活跃在城乡各地,再窄、再崎岖的路也能走过去。在新世纪的许多小县城和乡镇,还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人们称他们为绿衣天使。如今城市里骑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快递小哥,应该是他们的正宗传人。  四

  已经忘了,我是哪年学会了骑自行车。只是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还在上小学。在太行山下一个叫做窦庄的打谷场上,连摔了几个跟头后,我就将自行车骑到了马路上。那时人小腿短,跨不上车子的横梁,我就将一条腿伸过三脚架,像是异步电机拖动的水车拐子一样,蹬着脚踏板前行。在太阳快要落山时,我神使鬼差地将车子蹬进了一个水塘里。我惊呼着扑进水里,砸起的水花,吓得一条狗狂奔。还好,除此,再没有第二个观众。免费洗了个冷水澡,在炎炎夏日还算爽快。

  我骑的这辆车子,是父亲在上海买的,是公私合营时代,上海造的永久牌。这辆车的质量那叫一个好。我和我的姊妹们都骑过、摔过,几十年下来,风里来雨里去,这辆我都要喊声“大哥”的老爷车,居然没有一点锈蚀,辐条一根没断,钢圈依旧闪亮。从青岛海滨,到山城邯郸,再到太湖畔的江南小城,一直伴随我的家人到新世纪的钟声敲响。

  那年,外公从他劳动改造的洪泽湖畔,偷偷来到山城给我们兄妹烧饭。说到这辆车子的质量,我问:外公,人家都说资本家专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可这辆车子咋就这么好呢?外公说,要是像造反派说的那样,多少家公司早就关门倒闭了。别听他们鬼扯!那时,正值十年动乱。我似乎忘了,外公那时戴的就是“反动资本家”的帽子。外公说的没错,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荣毅仁为代表的工商业者,在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之后,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他们响亮地喊出“产业报国”。也正是在那时,我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上海的“永久”、天津的“飞鸽”,都是知名品牌,造型新颖,质量上乘,价格适中,不仅在国内深受喜爱,还销往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

  上初中的时候,我终于能够跨上自行车的大梁,骑到座椅上。那天早上,我兴高采烈地将小弟带在车后架上。正是盛夏,我带着他一路向西山狂奔,要去砍些酸枣榼子回家做篱笆。那时,河北的道路两旁都是高高的白杨树,树后是半人多深的道沟。我带着小弟在树荫里穿行,两耳都是蝉鸣聒噪。突然,车子一阵晃动,车身一轻,歪向路中,我摔了个四脚朝天。再看小弟,这家伙居然双手搂抱在一棵树上,嘴里大喊:哥,我捉住一个知了。我爬起身怒喝一声,你给我滚下来!话音未落,小弟却跌进了半人深的道沟泥水里,爬上来的时候,活像个泥猴。回到家,母亲知道了这事,罚我一个月不许骑车。每天上学要走五里路,大夏天的,这惩罚有点狠。

  说起来真正跟自行车结缘,还是到了江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住在临近太湖的河埒养殖场,上班却在九龙山下的惠钱路,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消磨不少时光。不过,那时的生活节奏慢,而我这一路上也算得上小城优美的风景区。沿着京杭大运河,绕过锡惠公园,走惠山直街,从江南名园寄畅园边门擦过,直奔惠泉山的二茅峰下,据说,这也是乾隆下江南曾走过的路线。满眼的亭台楼阁,满耳的松涛泉涌。现在这里是无锡最著名的风景区,惠山古镇和国家森林公园。

  自行车不仅可以短途代步,当年也是长途旅行的工具。记得有一年的秋日,我们十几个小青年,冷晨四点从小城出发,用了六个多小时到了苏州的姑苏区。一路上夜色沉沉,启明星高挂东天,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我们载着一个四喇叭的收录机,音量开到最大,唱着“我家住在西北高坡”,放肆地呼啸而行。骑到苏州望亭镇,天亮了。接下去的路上,苏州老乡们一路驻足观望,摇着头窃窃私语:这些个无锡来的小青头,是不是集体犯了神经病。遥想当年,青春肆意,青春无悔,青春万岁。

  八十年代,人们生活还不富足,年轻人结婚,不像现在动辄要拿出百万钱买房买车。不过那时,也有条件,就是女方不要什么彩礼,却要“三转一响”。那个三转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一响,是两个喇叭的收录机。我一个当兵出身的小钳工,哪儿有钱“三转一响”啊。就在惠泉山下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应付丈母娘,其它那两转一响,都是妻子自己用私房钱解决的。至今,她都在说,嫁给你,是看你可怜啊。不过,后来,我也有补偿,托在轻工局的战友弄了张工业券,花了一百大洋,扛回来一只钢管落地电风扇,不管咋说,它也可以凑数算上“一转”吧?

  再后来,儿子长大上中学了,我家就有了三辆自行车。我说的三辆,是保有量,买过的自行车有多少辆,没有仔细统计过。反正,我就被偷过五辆以上。在我家,我被人偷去的行车,肯定不是最多的。

  我在企业当保卫科长的几年里,每个月都没有断过自行车被盗来报案的。人们是那么喜欢自行车,以至于偷车、丢车是那么频繁。特别是厂里的女工,车子丢了,哭得比死了老子娘都伤心。那个时候,工人的月薪平均是36元钱,一辆“永久”或“凤凰”自行车要160元钱或更多。要积攒点钱买自行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小城偷车成风,以至于公安部门不得不专门搞起“严打”专项活动。有一年春节除夕夜,我们厂一下丢了十几辆自行车,职工们恨得牙根疼。我不得不报了案,并与公安部门联合抓贼。案子很快有了进展,我们顺藤摸瓜,找到苏北一个贫困县。在电影院前的停车场上,我们发现了数百辆打着我们小城钢印的自行车。案子搞大了,我们要抓人。当地的公安同行却请求说:这得抓多少人啊?全是穷疯了。我们多少出点补偿,你们也别穷追猛打,就算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吧。原来,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没钱打车回家,就偷了自行车骑回乡。又怕被人抓,就将车子丢在了广场上。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