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彭传清:文学的又一个春天

作者:彭传清   发表于:
浏览:9次    字数:138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作家   总稿:135篇,  月稿:135

  一部二十一万多字,汇集了他少年青年老年满满记忆的散文集《远去的口哨》,终于在作者孙淮景七十岁这一年,那锁不住的文学春天再次向这位执着的文学爱好者缓缓地走来。

  初识淮景兄是在报刊杂志的文章上。他名字好记,文笔干净,还不失幽默。我记住了他。这一记,不经意间,时光竟滑过了三十多年。

  真正零距离的接触他,是在市作家协会的年会上。经人介绍彼此握手寒暄。他的手很温暖。

  没过几天,市作家协会原主席、《作家天地》杂志社主编郭翠华微信问我,“孙淮景的《远去的口哨》散文集有吗?”我回她,“没有。”当我在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张正福手中接过书时,淮景兄已在他送我的书的扉页上写上了我的名字。倍感亲切,便急匆匆地翻阅起来。

  《远去的口哨》多么好听的书名字啊!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他小学中学时代的故事;第二章节叙说的是他下乡当知青的岁月;第三段落汇集了他在工厂的经历;第四回讲述了他与亲人的过往;第五块文字回忆他在异国他乡;第六大段记录了他退休后的生活场景。

  整本书就是他的人生轨迹的故事,有血有肉,写人有情,写友有谊,写景有致。虽然每篇文章也就在一干至二干字左右。然,读后让我感到他是在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和事。全书三百四十七篇文章,篇篇让我流连忘返。我的心随着他的文字漫漫的流淌,流淌。

  作者在他的《桂花开花的时候》一文的开场白如是说:“秋凉刚来的早上,我抱着十个月的孙女下楼。一条小路,一边花草盈盈,另一边一溜的桂花树。桂树开花了,在枝梢间,米粒大,每一粒有四片很小的花瓣。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花,稚嫩清新。开始只几朵淡黄,渐渐多了,圈成花鬓,锦簇一起,变得金黄,像熟透的油菜花或谷子,软软的倚在肥腻的绿叶上。其实一个花鬓没什么,几十个也没什么,而不计其数就形成了铺天盖地的香气。"这文字诵读起来是那股的朗朗上口,娓娓动听。他把默默默无闻、香气袭人的桂花描写的如此诗意,怎能不让读者愛不釋手?

  写人物:“母亲漂亮,凝视老照片,大眼月眉,纤巧清灵,芳华过人。我几次想描述,她不同意。后来我写了些文字,觉得能把自己的妈妈写好,可她仍然说人平淡无奇好。母亲不喜欢把她变成文学说出去。我写过外祖父,写过祖母,写过父亲和妹妹,都在刊物发表了,唯独母亲没有。”短短几句,已将挚爱的母亲神态与心灵刻画得栩栩如生。

  说自己“我的口哨吹得很好,嘴唇弯成圆形,舌尖抵住下牙床,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嘟嘟地喷薄而出。各式各样的曲目,通俗的、民间的、美声的、都能学的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口哨这玩意有灵性……"

  当我阅卷用手合上淮景兄的这本厚厚的文集,他给了我以下的启迪。这本散文集多则面了记录了作者少年青年老年阶段每个难于忙怀的的生活片段。回忆过往,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与志趣。淮景兄驾驭文字的能力超强。全书以记事为主,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的同学、插友、亲朋、工友以及旅途所见所间的怀念,一一跃然笔下。作者的文章饱含着浓郁的抒情气息,篇篇又不失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文字优美,人物和谐,朴实感人,充满着正能量。作品富有诗情画意,语言幽默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我以为,文学创作除去天赋,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情怀。淮景兄都占有了。这本册子是他继2005年出版的散文集《岁月笔记》之后的又一本新著。

  口哨声已远去,文学创作的春天已经到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周晓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