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张益:接受平庸

作者:冰馨诗玥   发表于:
浏览:61次    字数:104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平庸一词,在汉语中意思是指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总之贬义偏多。现在说的平庸,多指普通的意思。

  平庸,尤其是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没有哪个家长能轻易接受。若是旁人说你子女平庸,你甚至怼回去,与你何干,操哪门子心呀。

  前几天又刷到短视频,看到北大硕士毕业的母亲吐槽辅导自己“学渣”女儿学习数学的事,搞得她焦头烂额,孩子父亲还是北大博士毕业,感觉不像他们亲生似的,孩子的学习焦虑萦绕心头。后来经过长时间的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他们接受孩子的“平庸”,学习上不能成为人才,但她健康、勤奋、彬彬有礼等品质也突出,以后成为社会的“大众人”是没有问题的,平平淡淡不也是人生的一道靓丽风景!

  其实我们在学生时代看到的“平庸”,也不一定是真的平庸。我看到一位特级教师写的一篇文章,他说自己毕业于名校,在大学时是品学兼优的才子,热爱写作,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老师和班里同学都认为他肯定会走上写作的道路,成为一名知名作家,他自己也把成为作家作为理想。可是毕业以后,他却被分配到农村一所中学教书,心理落差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接受现实,潜心专研教育教学,写出来不少教学论文,出版了专注,逐渐成长为全国特级教师。他说,与其好高骛远地想从事专业创作,在痛苦地煎熬而不可得,不如接受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现状,乐于做能够做得到事,在农村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他实际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是普通而不是碌碌无为。

  我们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坦然面对现实,开心地生活,总有花开之时。有位同学中考成绩不理想,被分流到职校,在大多数家长的眼中,该同学的前程似乎凋谢了,不是普通而是很差了。后来她上了大专学校,没有自甘堕落,而是努力学习,考上了本科、硕士研究生,成为了有用人才。有位老师的孩子高考失利,只考了一般的大学,但是他没有放弃,后来硕士、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发展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人说,孩子平庸,就留在身边尽孝,孩子优秀,就送走为国尽忠。其实无论孩子平庸还是优秀,都是大人们攀比而形成的焦虑,社会的各阶层需要各样的人,而孩子刚好就在这阶层,那不是人尽其才吗。非得向上(自己认为的)攀比,而使自己不快乐,那岂不自寻烦恼而又无济于事。

  人生的历程短暂,起点一样,只不过在前行的过程中的振幅不一样,优秀的振幅高些,也许爬到了山顶,无限风光一览无余,平庸的可能振幅小些,只走到了山腰,那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接受自己的平庸,孩子的平庸,做个快快乐乐的人。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冰馨诗玥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