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王志广: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作者:儒影春秋客   发表于:
浏览:222次    字数:141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人有假装高学历现象并不鲜见。但是商品也有假装“高学历”,您听说过吗?2023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总台“新闻1+1”栏目就披露了这样的消费领域违法现象。栏目中称:上海市消保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随机选取了线上销售的十三款食品,他们均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经上海消保委半年多调查,只有四款确为机构研发,五款不属实,四款未回复。“奥利弗旗舰店”“江大科技食品店”等产品,他们与宣称的相关科研机构并没有授权关系。标有东北农业大学研发的90农大蔬菜卷,也被东北农大否认。更重要的是,有的假装“高学历”的食品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并未达到质量标准。

  其实,这种商品假装“高学历”的现象并非始自今日,也并不罕见,只不过由于上海市消保委锲而不舍,认真负责的精神,央视这一拥有影响力、权威性媒体的披露,才揭开了这一消费领域违法现象的盖子而已。

  商品假装“高学历”,进行虚假宣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使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如同雾里看花。其次,如《红楼梦·第一回》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商品假装“高学历”现象的存在使那些真正付出心血研发的拥有高学历的产品跟着背锅,深受其害。第三,损害了科研机构、高校的权威性,公信力。

  商品假装“高学历”的违法现象涉及到了生产厂家,销售平台(主要是电商)、消费者保护组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被侵权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央视的这一档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众多的评论。论者抨击商家的违法侵权行为,批评销售平台把关不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本文不想拾人牙慧,对上述问题饶舌。本文要探讨的是被侵权方——相关科研院所、高校面对被侵权时耐人寻味的态度。

  现实中,商品假装“高学历”现象并不鲜见,但我们很难看到被侵权方的科研院所、高校主动维权的。自己的金字招牌被他人非法冒用进行盈利行为,赚得盆满钵满,而被侵权方却或保持沉默,或收到举报和调查时才不得已被动维权,这无论如何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不正常现象。

  在相关报道中,有被侵权的科研机构称自己也是弱势群体,维权成本高。笔者认为这一理由并不充分,甚至是托词。此类案件并不复杂,属于光天化日之下的违法侵权行为;调查取证也更是易如反掌,这方面问题的法律法规也是基本健全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这些国家机构完全有能力对此进行维权。维权当然是需要人力与财力成本的,但这些成本与自己的实力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说穿了,不是不能为之,而是不想为之。主动维权与自己的金字招牌被冒用,羽毛被玷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相比要划算不知多少倍。我相信,这样的账那些被侵权的科研院所、高校绝对不会算错。如果科研院所、高校发现了自己的金字招牌被冒用而不主动维权并不仅仅是自家的事,其实也是对广大消费者不负责任的态度。

  打击商品假装“高学历”问题当然要消费者、市场监督管理、销售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等多方发力。但是,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主动维权较前者更为直接、重要。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维权能力比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维权不知要强多少倍。

  总之,打击商品假装“高学历”的违法侵权行为被侵权方的科研院所、高校如真能做到爱惜自己的羽毛,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真正硬起来,依法依规,理直气壮维权,让违法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惩戒“假装者”,警示他人,商品假装“高学历”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