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胡小平:我的家乡在青阳

作者:圆圆   发表于:
浏览:67次    字数:171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13篇,  月稿:0

  家乡的山山水水,蕴涵着无与伦比的美。她美在拥有皖风徽韵的地域文化,美在具有缤纷五彩的宜居环境,美在享有云间烟火的乡土民情。

  青阳,生我养我的地方。她座落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北枕长江,毗邻黄山,区位优越。县城当中由南向北的“青通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满城的香樟树,绿意盎然。

  县城往南500米处,在原先荒芜的滩涂上,建成了集行洪蓄水、休闲健身、游览观光为一体的“芙蓉湖“景区。如今的景区,波光粼粼,绿荫成趣,游人如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在景中,景在城中。

  这方沃土,孕育着二十七万父老乡亲。方圆百里青山绿水,逶迤绮丽。岁月的长河,生生不息,见证着故乡的时代变迁与快速发展。

  春风又绿江南岸,踏入青阳,生机盎然拂面而来。这里不仅可以饱览诗情画意的江南风光,体验纯朴自然的民风民俗,甚至还可领略到这里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的魅力。

  夜幕降临,"清通河“掩映在暮色之中。河畔美食一条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土菜店铺,特色菜肴,纷纷登场。此时,伴随着晚风吹拂,酒不醉人人自醉。本地人也好,外地人也罢,从推杯换盏中品尝美味,笑谈人生,感悟生活.......

  说道青阳,传统的糕点名吃,更是令人称道,其中"蛤蟆酥",乃青阳的一大特色。谈及此物,其形如蛤蟆,外酥里脆,食之入口即化,让人叹为观止。而真正的原产地,也并不处在县城之内,而是离县城之外的东片木镇老街。老街上有家糕坊,最为擅长炸制“蛤蟆酥”。纯真地道的这款老口味,不仅仅归于真材实料,以及传统的祖传配方。而以用纯手工捏坯,上好的木榨菜籽油精心炸制密不可分。再者求质控量,遵循古法。纵然经久不衰,享誉十里八乡。

  又如青阳境内享有名气的丁桥兰花干,酉华的酱汁茶干。两种豆制品尤以选料考究,工艺精湛。尤其是陵阳豆干,豆腐泡,以及沙埂毛豆腐等地标性原产副食品尤为典型。这类小吃食品均经手工制作,配以纷繁复杂的传统工艺。以至香辣浓郁,风味独特。成为牵绊家乡人,乃至客居他乡游子的最美乡愁。

  家乡历史文化悠久,南片陵阳镇,与黄山市接壤,受徽派饮食文化影响。特色菜品”陵阳锅子“,算得上是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这道菜品既囊括了典型的徽派元素,又保留了本土风味。在陵阳镇,差不多老百姓家家都能操持,且人人都能上手。不仅逢年过节要膳用,就连婚丧嫁娶也必不可缺。这道菜品妙就妙在仅凭一张铁锅,竟将看似普通的猪肉、粉丝、笋干、黄花菜、豆干、豆腐、干罗卜片、干豆角九种食材,一气呵成做成鲜香浓郁的"陵阳锅”,不得不令人信服。

  近年来,聪慧的陵阳人,充分利用陵阳作为全国摄影小镇的文化符号与影响力,每年冬季民间举办“陵阳锅子”千人宴。届时,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极目远眺,奇峦怪峰,溪流飞瀑,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与绿色低碳形成了青阳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和别样风情。各类民宿、团体游、自驾游在青阳大地如沐春风,应运而生。带动了故乡的相关产业,活跃了当地经济。

  家乡的文旅资源潜力足,至今保存完好的新河镇金鸡岭下的大宋名臣"滕子京墓“,墓地四周,山峦起伏,林木掩映,景致清丽,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墓碑叙述着滕公忧乐情怀和家国情怀。

  南片乡镇的陵阳、南阳、沙济散落着许多不可多得的明清时期的古祠堂、古民居、古石桥。虽历经沧桑,斑驳陆离,仍不失古代建筑艺术的古朴典雅,称得上是青阳人的丰厚财富。

  五溪山色文化旅游度假区、徽韵村落、禅意山舍,涵盖了文宗古村、田园花海、森林穿越、水上休闲四大部分。功能齐全,气势恢宏。预计近年便可投入运营,它的建成,必将成为家乡旅游兴县浓墨重彩大手笔。

  甚者,青阳境内99米地藏王菩萨大铜像,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九华山佛教道场、清源山,九子岩风景区,五溪山色等佛教色彩的景区景点,闻名遐迩,缤纷满目。

  尤其是各类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繁多。如九华黄精、黄石溪茗茶、九华玉伞、青阳腔等等。这些聚集青阳本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瑰宝,薪火相传,息息相通。

  “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当年诗人李白笔下的人间仙境,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镌刻,更加精彩。斗转星移,家乡的每一片土地,留住了记忆,故乡的父老乡亲记住了乡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青阳 家乡 胡小平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圆圆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6-29 17:24
    李辉
    青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作者写出了自己家乡风光风物,也写出了对家乡的情感。
    过去从合肥到黄山,屡屡经过木镇、青杨,沿途风景令人心旷神怡。我也曾下车拜谒过滕子京墓,并写了有关文章;经过青阳,更让我忆起曾经的领导和同事杨静民、沈培新,可惜他们已经作古,但与其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却历历在目。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