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中国 胡适满嘴汉奸言论李性亮
一身集三十多个博士学位,委实光芒四射。26岁就应蔡元培之邀到北大担任教授,后来还当了北大的校长,居然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祖籍安徽绩溪县)。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景星学社社员。
1910年,十九岁的胡适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任编辑。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论著《白话文学史》等著作。1922年,任《国学季刊》杂志编辑,创办《努力周报》杂志和《独立评论》杂志。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1933年,被聘为农村复只委员会委员,1938年,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就在这时,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美大使。1942年,回国后,1946年至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正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胡适却认为:“日本不是中国的敌人。”他一直认为,日本之所以侵略中国,是因为两国之间有误会。他甚至还说:“面对日军侵略,我们万万不能反抗,一旦反抗,本来没有仇也要变得有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谈,要劝说日本人坐下来,要和他们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只要大家冷静下来,把道理讲清了,日军自然会撤退,中日自然亲善了,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看看,这是不是满嘴汉奸言论?
胡适还说:“中日之间最大的向题不是日本,而是中国的‘抗日分子’,因为抗日分子太‘仇日’了,让中日之间有了仇恨,让日本人不满意了,所以日本就要惩罚、报复中国”。
在胡适看来,只要是妥协投降,都是“文明”的表现,只要是反抗,都是“野蛮粗暴”,有碍国际观瞻,容易引发“友邦惊诧”。
1914年,日本强占山东,1915年,日本强迫北洋政府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时候的胡适就跪舔北洋政府“英明”:“吾国此次对日交涉,可谓知已知彼,能柔亦能刚,此则历来外交上所未见。吾国外交其将有开明之望乎?”
当时举国上下怒斥北洋政府卖国,胡适却跳出来骂爱国学生,说学生们得了“爱国癫”。
在对日问题上,胡适一贯主张不抵抗,他有一句名言:“我情愿亡国,绝不能对日作战!”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换取和平……”
1934年,胡适在北大讲坛上鼓吹“抵抗三日亡国论”引发学生们怒火,被学生赶下讲坛,最终,胡适抱头鼠窜跑了,几个月不敢在北大露面。
1935年,“华北事变”,日本侵略军蚕食华北,此时,胡适主张放弃东北三省,他致信蒋介石,建议“承认”伪满洲国。胡适给出的理由是:以东三省数千万人民被日本蹂躏50年为代价,资源被日本掠夺50年为战略,可“继续剿共50年。”
信中还说:“日本人之所以侵略我们,是因为我们不承认满洲是日本的啊,我们不承认,日本人就焦虑,焦虑就要侵略啊……都是我们的错,没有满足日本的需求,我们需要反思!”他还说:“委员长你一定要下决必,不要在乎个人的声誉和老百姓的意见,对日本妥协,苦一苦百姓,骂名你来担,这样才能求得和平。”宋子文看到这封信,目瞪口呆了,回了一封信,简略说道:“没想到胡适之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我都看不下去了!”
胡适对日本百般跪舔,却对抗日的中共百般仇视,他公开宣称:“日军侵华的原因是中日两国之间有仇恨,所以我们要尽量用和平外交的方式化解仇恨,而不是武装斗争。而对某些政党,则应该赶尽杀绝,因为他们是一群残破无力的土匪。”
1936年,胡适还在谈不该“仇恨日本”,他说:“这个仇恨的心理一天不解除,中日关系一日得不到调整,合作和亲善更谈不上……”
鲁迅先生在《出卖灵魂的秘诀》一文中痛骂胡适,说他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军师”。鲁迅先生说:“几年前,胡适博士曾经玩过一套‘五鬼闹中华’的把戏,那是说,这世界上并无所谓帝国主义之类在侵略中国,倒是中国自己该着贫‘穷’,‘愚昧’……等五个鬼,闹得大家不安宁。现在,胡适博士又发现了第六个鬼,叫做仇恨。这个鬼不但闹中华,而且祸延友邦!闹到东京去了。因此,胡适博士对症发药,预备向‘日本朋友’上条陈……‘九世之仇,百年之友,均在觉悟不觉悟之关系头上’,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蒋介石都发表了“庐山谈话,”宣布全民族抗战了,胡适还在拖老蒋的后腿,在庐山,胡适还在替日本人做说客,劝蒋介石再做一次和平的努力”,来“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50年和平”。这个时候,七七事变都发生了,日本人都打到头上来了,明摆着要灭亡中国了,胡适还在“谋求和平”,这不是劝老蒋”和谈”,而是在劝老蒋“投降”。
蒋介石后来对胡适的评价是:“(胡适)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乃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乃危害国家,危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其人格等若野犬之狂吠!”
1949年,大陆解放在即,共产党积极争取胡适,希望他能留下来,并承诺让他继续当北大校长,同时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可胡适却拒绝留下,选择了离开大陆。在离开大陆前,他对北大同仁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跟着美国,面包和自由都会有的;
第二句话是:跟着苏俄,只有面包没有自由;
第三句话是:而跟着他们,那就是什么都没有。
胡适说的“他们”,指的是共产党,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便可以看出,他对大陆和共产党没有丝毫留恋。
胡适在辞去北大校长后,便搭乘蒋介石的专机飞到了南京。在南京,胡适与蒋介石进行了一番交谈,最终答应蒋介石前往美国,替蒋介石当政治说客,恳求美国的支持。1949年胡适去了美国,可美国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更不愿做亏本买卖。1952年,让胡适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可胡适在美国处处碰壁,待遇也大不如从前,于1952年底,应邀返回台湾讲学。
胡适为什么不愿留在大陆呢?因为他早年留学美国,深受西方民主改良主义的影响,思维趋于西化,理念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与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完全不同。尽管他学识渊博,富有见解,应蔡元培之邀到北大担任教授,开始时深受北大师生欢迎。
当时毛泽东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也经常去旁听胡适授课,对于胡适主笔的《新青年》也推崇备至,一度说胡适是他的楷模。后来,在杨昌济的引荐下,毛主席常向胡适请教交流,胡适也逐渐被毛泽东的才气和真诚所打动,交下了这个朋友。
有趣的是,毛泽东没听胡适的话,没有选择去西方留学,几个月后,他就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那就是共产主义。很快,在陈独秀的影响下,毛泽东成为了早期共产党组织的骨干。然而,这却是毛主席与胡适背道相驰的开端。胡适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可他骨子里奉行的是西方改良主义那一套,希望通过议会选举改变社会。
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救国道路。可胡适因为理念不同,一直不赞成共产党的武装革命,甚至游说毛主席放下武装,将共产党当成国内第二大党,通过选举的途径参与治国。所以这也是当革命即将胜利之际,胡适拒绝留在大陆,前往台湾的原因。他去追求他的自由和面包去了,结果如何?大家可以自作评判。
1957年,胡适担任台湾“中研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
作者简介:李性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资兴市原文联主席,资兴市作家协会主席,郴州市拔尖人才,郴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1985年至1987年曾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编剧班,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近两百万字,其小说曾被《作家文摘》《书摘》《每周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选载,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说集《七老爷八少爷》、散文集《赶山》;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收脚印》、中短篇小说集《小城富婆》;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如戏》;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大型剧本集《御史惊梦》和小戏小品集《活人坟》,已发表、上演剧本60余部,《活人坟》曾获田汉剧本奖和全国“金狮奖”,《祁乡长断案》获中国戏剧文学剧本奖,2002年5月28日,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散文《仰望西柏坡》、《永世不忘南京大屠杀》,2011年3月、2012年4月两次获中国文学家网和《采风团》杂志举办的全国征文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