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亭上秋风:他从风岭村来

作者:亭上秋风   发表于:
浏览:121次    字数:600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他从风岭村来(随笔)

  ——漫谈秋水翁的散文风格及美学意境

  有土地的人,内心是踏实的。只要根扎在故乡的土壤,哪怕触角蔓延四野,伸向天际,他永远是故乡的赤子。如果你阅读过秋水翁的文章,定会看到他笔下出现最频繁的地方就是“风岭村”。

  有人戏谑:当人看到瓦尔登湖时,会想到梭罗;当人看到湘西小镇时,会想到沈从文;当人看到风岭村时,自然就会想到秋水翁。一方土地养育了一个人,一个人又强化了这片土地的特色风貌。

  他从风岭村来,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给了他自然的生命、强健的体魄。在时间的荒原里,他渐渐长成了一棵思想深邃的大树,直面生活的大风、暴雨、雷电;也熏沐朝阳、月色、星光。他在文学中成长,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古今中外的文学巨著不断地拓展着他生命的经纬度,赋予他生命新的意义与价值。

  他感恩故乡母亲河的哺育,喜欢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纯净无染,给自己取名为秋水翁。他用秋水般澄明的心看世界,字里行间透着天然的质朴与真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与温柔。

  万物之为万物,只因有人驻足、凝视、欣赏、思量;人生之为人生,只因我们审视、创造、耕耘、体验。那么多遥远的过往、美好的瞬间,为何没有隐入尘烟,被时间遗忘?只因我们悉心用文字记录着每一个当下,并将它好好珍藏。

  他知道,文字比人活得久。对于一个饱受文学浸润与滋养的心灵来说,他懂得文学具有重塑灵魂的价值;所以,他用使命般的激情,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文学的第二故乡。

  文为心声,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文为纸上建筑,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高级工程师,他一直在用文字的砖石构筑自己的精神广厦。

  他的广厦,以人文为地基、以思想为框架、以格调为筋骨、以情理为血肉、以审美为门窗、以自然为色彩、以诗意为灵魂,有思辨而不凌厉,有温情而不失原则,极具个性和辨识度。

  他喜欢黑夜,白天属于生存,黑夜才属于心灵。在夜晚,在自家楼顶的花园里,星空下,他用文字和自己对话,与远古的先哲跨时空交流。

  ◎关于秋水翁《红楼梦》的读书笔记

  他是红迷,将一部《红楼梦》反复读了十多遍,而且常读常新。他说,《红楼梦》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的教科书;不仅是历史的镜子,更是人性的镜子。《红楼梦》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园林、服饰、礼仪、诗词歌赋、茶学茶道、社会习俗、美食养生等众多领域,集儒释道于一体。想要读懂《红楼梦》,就必须海纳百川,广泛阅读。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著中人物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他写红楼笔记,纯属受这本文学巨著的魅力感召。他说,像《红楼梦》这样的书,有太多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仅要细度深读反复读,而且还要具有博学的智识,才能读懂其中的奥秘。写笔记,不仅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更是为了将书中的智慧消化吸收,从而变成自己的养分;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将艺术的审美延伸到生活的细微处,用艺术贯穿日常。

  他生活极简,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文学的世界遨游。每到夜晚,他就坐在花园中写书评、写散文。他说写文的时候,是内心最宁静最幸福的时刻。一晚上可以写六七千字的书评,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

  他具有敏锐的感知与观察力,不仅能洞悉现实中人的心理,更能跨时空神交古人,在冥冥之中,探索曹翁的内心隐秘。每次动笔前,他都对著中人物展开分析研究,精准把握曹翁思路,给读者道出隐秘背后的真相,揭示伏脉千里的缘由。让读者豁然开朗,会心一笑,原来如此!他与曹翁一样,从不评判人物的善恶好坏,只是阐述事实,摆出真相,一切交由读者去品评。

  所以,他的系列红楼赏析没有庙堂文学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姿势;也没有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的距离感与晦涩;更没有下里巴人自我画圈的狭隘与浮浅。他不屑空泛的说教,他探索生命的本质,寻求生命的价值,关注心灵的纯度,追索灵魂的深度。他懂得从群体的共性中分辨个性,从个体生命中提炼共性,从而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挖掘社会对个体生命的影响,发现个体对群体的促进作用。

  且以管中窥豹,看他《红楼梦》五十六回笔记:“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他的笔记标题是《改革需要创新和魄力》,开篇写道:“整理这一回笔记时,想到我们国家伟大的领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当年之中国,若不是他提出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指引着中国的发展,也许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经济腾飞。改革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人格的魅力。一个国家,需要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和创新者作为当家人;一个企业,一个家族,同样也需要一个富于创新思想,有魄力和执行力的管理者,这样的企业和家族的事业才能长久发展。”

  他将生活的细节和琐碎的日常与宏大的社会命题联系在一起,让读者明白:原来改革创新并非一个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大词,改革一直融入我们的生活细节之中。

  他还原探春施政的几个核心环节:一是节流,二是开源,三是利益分配与共享。首先,改革要有权威的理论作指导;其次,实行职、权、利相结合的承包责任制;三是用人要准,选择什么样的人来领导是关键;四是兼顾大众的利益。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实践证明了改革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展现了探春的管理才能与宝钗的识人之智,以及李纨的协作共事能力。

  现实的生活事例具有最直观的说服力,让人一看就懂:原来这就是改革。从而反思:一个人若想做到有魄力、有毅力、有定力,必须每时每刻都进行自我革新;一个人若没有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优秀的人。

  经典并不是端坐于象牙塔内,与生活脱节,经典的价值与魅力在于能指导现实,成为引领新时代的风向标。秋水翁的红楼笔记让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和朋友谈心、话家常的方式润物细无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你读着秋水翁的文字时,你就在不经意间被唤醒了。

  人应该怎样活着?如何面对生存困境?如何才能不被洪流裹挟、不随波逐流?在这个很难安静下来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思考并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悦读秋水翁的文字,你是在与一个有趣的灵魂同行,带着相同的频率、节奏和三观:不参照世界的权力坐标;不追问世俗的金钱价格;不慕权贵不轻平民;敬畏自然、天理、良心。羽毛相同的鸟就这样聚集在一起。

  ◎关于秋水翁散文的乡土情结及美学意境

  树高千丈思根,水流万里思源。秋水翁的散文大多取材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体察生命、感悟人生;将情感与自然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只有深于情者,才能对宇宙万物有至深的体验。

  他写文都是由心而发,当内心有饱满的情感如江水般奔涌而出,方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所以他的文章总是风神洒脱,不滞于物。

  他在散文《那一方山水,是我的乡愁》里说:“我对乡村的思念,在于它有田园山水,有鸡犬相闻的生活气息”,“我对乡村有一种深深的情感,这情感就像久酿的川酒一样,越发陈年,越觉得有醇味来。”他在《一粒种子的梦》里袒露心迹:“我是一粒被父母遗落在晒坝上的种子,我孤独地享受着生命的历程。我希望在来年春天的时候,把根深深地伸进温暖的泥土里。”

  他在《生命的长河》里写道:“我在故乡风岭村生活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到村口的那条资水河像现在这样吸引着我。我所能做的事,就是努力地看清自己,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下去。”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着明”。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无明”,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爱恨情仇,皆因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知,看清自己,就是要破我执、除妄念、去烦忧。

  人生的各种大道理汗牛充栋,但过于宽泛,很难让人产生共鸣,没有共鸣就难以共情,没有共情就难以入心,不入心就难以入脑,读得再多也是过眼云烟。

  秋水翁能把一些宽泛的说理落到实处,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带动读者,引领读者,从而产生思想的碰撞,以他山之玉攻自家之石。

  秋水翁的文章自带静气。像高山溪水,潺潺流经你的心扉,洗涤了心上的灰尘,带走了世间的浮躁。

  若是你要问,他的静气从何而来?从他的文章中可以找寻轨迹:故乡泥土的滋养,文学的熏陶,自我的觉悟。原来真的如此: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者从容。

  人在尘世间奔走,难免被突如其来的风雨裹挟得身形踉跄,若能学会把自己放空,让自己安静,那必定会活得从容一些,坦然一些。任雨落风惊,自静水流深。

  秋水翁的文章一如其人:感性温暖,浪漫唯美,空灵诗意,禅意幽深。

  如《风岭村的夏夜》:“两三棵枯树,孤独地立在水影中。它们枯瘦的身影,零落的残枝,倒像山水画上写意的几笔——只取了意向,却没有任何神态。我有些悲戚之感:其实那些生命已经死去多少年了,然而筋骨却可以屹立不倒。也许倒下去的不过是一阵轰然的喧嚣,挺直的却是一笔生命的风骨——在那些山与水的画里,写尽的不过是颜色,生命的形态是永远描摹不尽的。”

  他像一位高明的画师,工笔和写意交相辉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生命这个宏大的命题寥寥几笔勾勒出来,让你去品悟其中的禅意与哲思。

  “当星星出现在遥远的天空时,我就沉睡在故乡风岭村的土地里,我枕着一阵虫鸣和月色酣畅入梦。”读到此处,你是不是像在聆听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那亲情的温暖,土地的踏实,即将收获的喜悦,还有星光、微风、月色,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安宁,带着音乐的韵律,将你慢慢引入甜蜜的梦境。

  他喜欢黑夜。是的,黑夜从来都只属于有灵魂的人。那些眼里只有一把稻草和一捆柴禾的人,是领略不到黑夜的神秘与辽阔的。一个来自风岭村的少年,带着与生俱来的孤独、敏锐,在黑夜中独自探寻,他在寻找一个可供灵魂栖息之地,寻找一束可以照亮黑夜的生命之光,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普世的真理。哪怕他早已走出了风岭村,走向了繁华的大都市,他的心灵从未被喧嚣的浮世磨染,始终保持着大地赤子的真淳。天越黑,越是需要光明与智慧来照亮。这束光,并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他的灵魂深处,哪怕只是一粒萤火虫发出的微弱之光,也可以划破寂寂夜空,引领人前行。

  所以他写了《孤独的守夜人》系列,夕阳、月色、霜、雪、雾,雁声、蝉声、风声、雨声等等,所有大自然的元素他都可以信手拈来,入诗入画成文。他说:“夜的本质是黑暗,他需要一种静,一种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也需要一个人的聆听”。

  他喜欢孤独。孤独之于人,犹如锈之于铁,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心灵会在岁月中慢慢生锈而无觉知;善于和孤独相处,把孤独当作快乐和享受的人,无疑是生命的觉者。觉者通常能由心生律,悟道成佛,完成自我超越。

  所以,他在《孤独的守夜人——最后的蝉声》里写道:“如果一个有生气的东西把声音交给了土地,生命似乎就走到了尽头。”“当生命红了的时节,也是它陨落的时候,越是红得鲜艳,它的生命就坠落得越快。”“白是生命的另一种颜色,人一辈子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白色的生命历程。”白色昭示着圣洁静美,人这一辈子,出生时是洁白无瑕的;投身社会后,难免会沾染一些尘埃。当人有一天勘破名利生死,就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秋水翁总是能将枯燥的说理诗意而贴切地表达出来,如涓涓细流,润泽心扉。“也许生命的回归,需要另一个生命的助力。”“我分明地听见一声蝉叫,从遥远的夜空中传来。那声音细细长长,但又清脆而寒颤,像空山里一声尖利的吼叫,在山谷之间回荡着,使我久久难以入眠。”

  “我”于深秋的黑夜,在山坡上守夜,在孤独中与灵魂对话,从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里,还原出生命的本质和真相。我对蝉是心怀敬意和悲悯的,蝉的一生大多蛰伏在黑暗中,终日见不到阳光,与之相伴的只有黑暗寒冷孤寂,当蝉破茧成蝶飞出地面,仅能存活一个夏天。深秋霜下来的时候,蝉就会孤独地死去。蝉的一生,所有的忍耐、努力、拼搏,只是为了生命灿烂的一瞬。

  秋水翁从自然景观的描述,微小生命挣扎,以及自己对黑夜与孤独的体验,让读者的内心升起一种对生命的无解之痛和复杂情感:生命是渺小的、脆弱的、悲伤的;也是强大的、坚韧的、喜悦的。因其不屈与抗争,更显出生命的珍贵与壮美。从一只蝉的生命历程参透价值观、生死观,有着诸如庄子的通透与豁达。

  再谈一篇《孤独的守夜人——被遗忘的橘子》:生与死,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只谈理论,就显得抽象和虚无。秋水翁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这一宏大的命题置于时间的框架下,借助自然界以及对身边人和事的观察、体验,来认识生与死,考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品读他的文字,让人想到了抽象画家保罗·克利曾说的一句话:“艺术并不仿造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这“不可见”便是生命的智慧。比如:“整个秋天我就坐在故乡风岭村的山坡上,在黑夜里静静地等待着一场霜的来临。”当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并把孤独当成一种享受时,他就真正地长大了。“那些只会在白天发出声音的生命,都是懦弱的胆小鬼,只有夜里发声的生命,才能让人平静,让内心强大。”弱者都是群居生物,只有强者才会独处。“突然听到一声蝉鸣,那种悠长的、寒颤颤的声音划破黑暗,清脆而悲愤地传进我的耳朵里。”最后的蝉声是生命在临终前的呐喊。“我常常把蝉捉了来,用细线拴住后腿,看它们在空中奋飞,它们飞累了,重重地坠在地上,发出一声尖利的叫声。——有时候生命的自由被人家用绳子扯着的时候,就只会发出一种悲愤的呐喊。”漫不经心地用稀松平常的事件地道出了生命的状态:人本应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生命充满了太多的沉重与身不由己。注意!《孤独的守夜人》系列中频繁出现的王四,他是另一种生命状态的参照,生命有三种状态:物质的,精神的,灵魂的,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艺术,灵魂生活是宗教。王四代表着芸芸众生的状态,很显然,秋水翁处于第二种,求索在“朝彻”之路上。“嘀嗒!嘀嗒!像时间在渐渐地流失”,组成生命的是时间,时间的流失也是生命的流失。“橘子树重新挺直了它的腰杆,我突然看见一棵高大的橘子树上,一个又红又大的橘子,高高地挂在树端。”这里的橘子是作为一种生命的意象而存在的,是死的对立面,“一个又红又大的橘子,高高地在树枝上留了下来。难道是父母把它遗忘了?我想,应该不是的,是因为够不着它。”这橘子,是希望,更是灵魂的镇静剂。考察生死,秋水翁追寻的并不是答案本身,而在过程。生命因感知而丰富,因体验而成长。

  秋水翁的文章具有超越物象之上的空灵意境,这意境在于他将美学融入到了血液之中,而美学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思考则从属于他广博的精神世界,得益于生活的积累与锻造。如此看来,生命真是一个圆圈,秋水翁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风岭村的烙印,是风岭村赋予了他生命之光,无论他走多远,他将永远带着一颗孩童般清澈的心看世界。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风岭村 亭上秋风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