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014. 【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情深满胸腔,落笔日月长(原...

作者:香山京鸿   发表于:
浏览:69次    字数:2823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9908篇,  月稿:10247

  情深满胸腔,落笔日月长——宋春晖随笔《我的半边街情结》赏析香山京鸿

  按照个人的理解,情结,就是情感、情义、情绪的漫长堆叠或某一突发事件的强烈冲击,从而在一个人心灵深处形成的,即使经历岁月风霜洗礼,仍不会褪色、淡忘的潜意识活动。当然,我的这个理解,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范畴的情结定义,可能有较大差异,但其内涵应该都是平常不轻易示人的难忘记忆和凝结不散的心理镜像。

  一个人在成长和工作生活中,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能留下印迹者却寥寥无几,而能够成为“情结”的那时那人那事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以想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半边街上的故事,在宋春晖先生的记忆中,留下了多么深的烙印,以至于他有了记忆尤深的情结。也正因为形成“情结”的故事,大多都是非同一般的难忘经历,当看到“我的半边街情结”的文章标题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停不住!读罢“我的半边街情结”,诸多感慨如决堤之水倾泻而下。春晖老师在该文里,以深情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以及爱人孩子,在八十年代初移居于半边街时的点点滴滴,并很快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物质生活相当贫乏而精神世界十分丰富的温馨时光里。他用独特的视角,以自己移居的“新家”为原点,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半边街演进的历史长卷;让人们看到了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迁;他以凡人小事,串联起一组组过目难忘的、甚至是波澜壮阔的小城画面;他有简有繁、情真意切、说家常一样的叙事手法,似乎把文章中的每个汉字,都镀上了一层有温度的光晕,让人读着读着就笑了,看着看着就泪目了。

  在“我的半边街情结”里,你会发现作者艺术表现方式异于常规。论说,写“情结”主要以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主,但宋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文中大篇幅描述半边街的建筑物和街景的变换,通过建筑物内外发生的往事,把自己的多重情愫呈现出来。

  您看,由宋老师居住的房子,引出了他的两个孩子,及其自幼与邻居家小朋友结下的深厚友情;引出了在被子里做窝的老鼠,让人会心一笑而且笑中带泪;引出来雇请的农村保姆“娘娘”,她的善良举止及接触新事物时的一系列神操作,让人感受人间的各种不易和彼此的真诚与温暖!引出了好邻居海林兄丽娥姐、陆师傅及另一户的母女俩,并以诙谐的语言将发生在“四家巷”里温馨交往,活灵活现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引出了半边街南端的菜市场,那些菜贩叫卖声穿越时空在耳畔回响,依然那么婉转悠扬、清晰而亲切;引出了半边街的前世今生,使读者感受到了汝城的厚重历史及沧海桑田的时代巨变。

  您再看,宋先生住的楼栋的隔壁,是县酒厂的门市部(建筑物),里面有数不清来来往往的打酒客,更有喝酒买醉的新时代“阿Q”,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余味绕梁的市井烟火;宋先生隔壁的隔壁是附城乡卫生院(建筑物),通过卫生院的“花脸”医师,引出来自己的亲舅舅、舅妈,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颠沛流离生活,由不得让读者唏嘘不已;我们跟随宋先生再向前走,到了隔壁的隔壁的隔壁,那里是城关派出所(建筑物),在这一方“宝地”上,人们不仅看到了车水马龙来办事的群众、警务人员处理纠纷办理案子的人世百态,还看到了派出所的存在,给予盗贼的震慑力量,更看见了一张世事推进图——那里曾挂过国民政府警察局的牌子!

  咱们再跟随宋先生往前走几步,是国营百货门市部(建筑物),通过票证,物资奇缺,柜台空荡荡这几个字,就一下子把读者拉回到那个购物凭票的苦涩年代,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无需多说都能心领神会。作者在这里话锋一转,道出此处原为“星光书店”,解放前曾是中共地下组织联络处,就在紧靠国民党警察局一侧,共产党人组织领导当地的工农运动,彰显出我党前辈们胆大心细、玉树临风的无畏品格。

  细读“我的半边街情结”,你还会发现作者溢满胸腔、义薄云天的高尚情怀。在宋朝晖先生这篇随笔中,叙述自己家人工作生活的篇幅,大约只占三分之一,描摹汝城世态炎凉、邻居乡情和带孩子的“娘娘”的各类感人故事,居然占了三分之二的篇章,出乎书写“情结”的一般程式,从侧面印证了宋先生是一位情深义重的汉子,而且他对汝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地标了如指掌,讲起来如数家珍,显示出他对故乡故地的浓浓深情。对“娘娘”记叙更是义深深雨濛濛,“娘娘”相貌的刻画,穿着打扮的素描,带孩子做饭的点点滴滴,自己委曲求全而对乞丐大度施舍,包括她因知识见识少而做的那些危险而可笑之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写得举重若轻,如果不是满怀欣喜、轻物重义,决无此等远繁亲略【注1】、温柔以待的文墨。正所谓“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是也!

  随笔“我的半边街情结”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不拘一格、收放自如和前呼后应。比如第一章节的起笔,先把读者的目光聚焦于1981年作者搬家来到半边街,似乎在用倒叙手法回忆往事,可仅仅三言两语之后,又谈到2021年党庆100周年纪念日,这种时空大跨度、高难度跳跃很不好控制,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文章的流畅性。但读者在阅读“我的半边街情结”时并无不适之感,其写法与内容融合自然,委实令人叫绝。又比如,浓墨重彩话“娘娘”时,先说保姆“娘娘”几时来家几时病重离世,大略介绍情况后,又转头展开大篇幅的记叙,详细讲明为何请来“娘娘”,以及“娘娘”来家的工作状态,有点倒叙之倒叙之意,但内容上的相互衔接达到了无缝嵌合,读来既相当妥帖又前后映照。再比如,文章起始处提到汝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塔和寿江,讲述了他们的前世出处,在文章的末端再次回到文塔、寿江,它们既有改变也有不变,都在见证汝城的过去和现在,并将与汝成一起走向未来。这种前后照应的谋篇布局,在不经意间流淌成文,对文字文章的宏观拿捏能力,这种遥相呼应收放自如的把控水平,非“随散”【注2】大家不能娴熟,怎不令读者击节赞叹呢!

  当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审视“我的半边街情结”,也有提升空间。一是行文可见作者夫妇对所雇请的保姆“娘娘”,充满感激感动之情,在“娘娘”离开多年后的病重期间,还前往探视慰问,可谓恩深义重。但在整个描述中始终没有“娘娘”的尊姓大名,这对作者和被纪念的人的情分深度,将会打些折扣。二是大革命时期的“星光书店”,曾是中共汝城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将其称为“窝点”有不屑的贬损之意,与文中颂扬党的丰功伟绩的态度出现些许矛盾。不过,这些小小的遗憾瑕不掩瑜,无损于“我的半边街情结”的夺目光彩。

  常言道,管中可窥豹,一叶而知秋。透过“我的半边街情结”一文,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尽数侧漏,作品大处着眼、小处着墨,娓娓道来、水银泻地,情感丰富、意蕴饱满,简繁得当、张弛有度,岁月的深度广度长度,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为难得的随笔佳作。本人赏读“我的半边街情结”后的真切感受,仅是该作品艺术魅力之一二,应该还有很多的超级“宝藏”,需要专业的文艺评论家(者)进一步挖掘。

  【注1】远繁亲略——指该文对至亲之人的回忆着墨,少于对其他人的描写。

  【注2】随散——随笔散文的简称。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日月 落笔 胸腔 情深 赏析 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宋春晖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