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朱子奇家乡情怀二三事(阅读随笔)/邱从仁

作者:汝城邱从仁   发表于:
浏览:137次    字数:404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8211篇,  月稿:10431

  题记:很感谢湖南豆豆传媒、逸飞中文网策划组织了本次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征文活动,作为土生土长的汝城籍文学爱好者,我更是踊跃参与、认真研读,一一赏析了宋春晖先生的红色轶事、故乡热土、温暖亲情、游走山河、职业生涯、国外见闻等系列抒情纪实性散文,尤喜宋先生的红色轶事系列作品,每每惊叹于其为文的精准架构、简洁沉练、细节刻画和传神描绘,感动于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雄浑笔法,可谓博闻强记洋洋洒洒,浑然天成佳文,且感情真挚言之切切、掷地有声,更浸迷于其近乎写史写实创作风格,能够根据情节需要亲附相映衬的实景实图,张张弥足珍贵、堪称文物,与文章互为参考、相互佐证,实乃研究考证汝城红色人文历史的“文史博览”。有感于此,情难自已,不得不发,遂有此文,一并向本次征文活动策划者、组织者、赞助爱心人士、宋春晖先生致以诚挚敬意。

  朱子奇家乡情怀二三事邱从仁/湖南.汝城

  “跑遍环球五十载,乡音难改乡情在,十七离家七十回,风雪难消故乡爱。”这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朱子奇(公元1920年-2008年)于1989年10月回到家乡汝城即兴组诗《汝城歌》之一《故乡爱》,深情抒发了其酽酽思恋的故土情结。

  朱子奇,汝城县津江村人,曾先后任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的秘书、世界和平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对外友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协常务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享有世界和平诗人等美誉。朱子奇的一生,是矢志革命、追求光明的一生,是波澜壮阔、诗情璀璀的一生。

  1938年,尚处青葱少年的朱子奇,满怀热血报国志,义无返顾奔赴圣地延安,开启了以笔为戎以文聚力、救民于水火的倥偬革命生涯。参加革命后,朱子奇仅于1951年、1989年两次步履匆匆回到家乡,但终其一生萦萦于怀的,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故旧亲朋,家乡的发展变迁。现撷取二三与读者分享,以缅怀这位汝城籍革命前辈、文学先贤的家乡思绪和游子情怀。

  忆白皓,深情顾问写传入编《汝城英烈》

  白皓(原名叶明珠,公元1919年—1942年),女,汝城县城郊乡锦堂叶家村人。白皓出生于书香世家,端庄聪慧,干练机事,能文能武,1941年初延安女子大学毕业后,与同为汝城老乡的朱子奇结婚。婚后不久,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到绥德分区(现陕西省绥德县)党委工作,担任区分部书记兼党委宣教科长,不久升任代理区委书记,被选为县委委员。当时她已怀有身孕,且所处环境恶劣(靠近国民党顽固派占领区),但她不顾艰险迎难而进,率队深入一线开展抗日宣传、打击防范国民党、发动当地群众等繁重工作任务,终体力难支积劳成疾,1942年秋,她赴绥德城特委汇报工作时,因顶着风雨夜过永定河,致肺病复发,经三五九旅医院抢救无效离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和“下乡知识青年榜样”。朱子奇晚年深情悼念亡妻白皓,亲切称之“姊”(他们属姐弟恋)。虽然他们只有不到两年的美好婚姻生活,但得益于白皓窑洞互励、煤灯相伴,朱子奇难掩激情,先后发表了《杨家岭出太阳》《飞蛾扑火的故事》《我的心飞向莫斯科》等一些诗作品,特别是长诗《我歌颂伟大的七月》,是1941年10月去白皓工作所在地探亲时定稿发表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朱子奇在审阅家乡人民寄来的《汝城英烈》(样稿)时,言辞切切顾问其亡妻白皓事迹应立传入编,并尽心提供相关史实和回忆资料,建议原汝城县文化馆原馆长宋孝纯(系白皓妹夫)执笔写传。1981年,朱子奇给家乡亲人来信时,由衷感佩道:“虽然她为党的工作时间短,但在那重要的短暂的年代里,她发出的光彩是异常的,出色的,应该为后人纪念和学习的。她是我们故乡汝城在革命圣地延安最为有成绩的一位党的儿女,也是我们汝城人民的光荣……”。朱子奇晚年仍心潮澎湃,情难自已赋诗一首《忆明珠》,追忆和纪念他的亡妻白皓(叶明珠)。

  忆明珠

  我的爱人呵叶明珠/你真是一颗夜明珠/唤醒了我的少年梦/伴随我吟唱延安歌/我的亲人呵叶明珠/你真是一颗夜明珠/暖我少年的诗心/

  慰我惆怅的诗情/我的亲人呵叶明珠/你真是一颗夜明珠/虽然你离我而远去/却永远在心中红袖伴我读书/

  Screenshot_20230730_212049.jpg (200.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昨天21:32 上传

  思传承,情倾复原“世界一家”牌匾

  1927年11月,朱德总司令在汝城开展革命活动(尤其是朱范合作)期间,朱德等驻扎在汝城县津江村(以朱氏宗族为主),以此作为根据地,朱德一行频频出席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开展打土豪和练兵扩军运动,教群众学唱“打倒列强”、“无产阶级得解放”等歌曲,播洒革命火种,策源“湘南起义”。临别时,津江宗族长老知晓朱德文才抱负灼灼光华,气宇轩昂能成大事,众意相请朱德题词“朱氏一家”,胸怀天下的朱德怕连累当地村民,遂灵机雄笔一挥,题赠“世界一家”牌匾。1992年8月,家乡父老痛惜该牌匾早于解放前毁于战乱,一并致信朱子奇,希望能帮助找到朱德总司令“世界一家”墨迹,重新拼接悬挂“世界一家”牌匾。有感于“童年在故乡受了‘世界一家’宏大理想的影响,后来我的一生都与此世界观分不开”,更感于“郴州区委、汝城县委也支持。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是进行以史育人的革命传统教育活材料。”朱子奇百忙之中,诚挚拜访朱德夫人康克清和朱德原秘书,悉心寻访中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不辞奔波多方索求,终于不负家乡厚望,圆满凑齐了朱德总司令的“世界一家”手迹,才有了今天这块我们能看到的复制牌匾。为促成朱德牌匾复原,朱子奇多次声称“故乡的革命史对我的‘小苗’的成长起了启蒙作用”,殷殷回应“我目前不能返故乡,将来建成后,请予先通知我,争取去参加。”并应邀题写祝福话语,且一再告诫乡亲们“绝不要搞成后进行有封建mixin的活动。”可朱子奇本人却因众多事务缠身,其生前再也没能回到家乡,再也没能亲临朱氏宗祠和乡亲们一道瞻仰朱德所赠“世界一家”牌匾,感怀红色汝城光辉岁月。如今朱氏宗祠内,朱德总司令“世界一家”牌匾熠熠生辉,这里俨然成为了汝城红色研学教育最生动场景之一。

  Screenshot_20230730_212117.jpg (161.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昨天21:33 上传

  念故土,热切呼吁朱碧波画作回归汝城

  1992年1月28日,朱子奇给家乡亲人来信说,“关于碧波叔画的明珠和他来信想把所有作品生前赠给我们,我认为不妥……著名画家古元等都认为是一流的作品。我建议献给故乡汝城,作为纪念展览(永久性的)。我已写信给碧波叔,也向这次来的县领导谈了,他们当面都表示赞成,……朱碧波是位革命老战士,他的画又是献给范大宇、白皓烈士的,恐怕故乡还没有这样一位有功的战士兼画家的。”信中所提到的“碧波叔”是何许人也?

  朱碧波(原名朱琦,公元1911——1993年),出生于汝城津江村一大户人家,曾入学上海美专,1936年毕业后回到故乡,同范旦宇、朱秋等人开办“星光书店”,组织星光读书会,创办《星光半月刊》,以此为阵地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组织了一批爱国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朱子奇、白皓(叶明珠)、胡代炜(马桥乡石泉村人,建国后曾任郴州地委组织部部长和省文化厅副厅长等职)等人,经朱碧波、朱秋和朱申介绍奔赴延安。1938年冬,朱碧波重组了遭破坏后的汝城县委,期间,朱碧波曾担任过一个时期的地下党中共汝城县委书记。平江惨案后,白色恐bu席卷汝城,朱碧波、何大群、朱上炯等人被迫转移到宜章县栗源区担任小学教师。1941年,朱碧波辗转来到江西吉安,中共吉安特支的胡沙为朱碧波办理了重新入党手续。建国后,朱碧波调任吉安师范学院工作,直至离休。

  数十年来,出身科班,曾师从刘海粟、张大千等大师的朱碧波,长期耕耘于国画泼墨画的钻研、教学和创作,其画作达到了较高艺术境界。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古元先生,在参观了朱碧波画展后,曾给朱子奇写信,高度评价了朱碧波画作的风格和水平。朱碧波82岁高龄时,自感来日不多,他透露想将毕生作品赠送给朱子奇,但朱子奇不同意,建议他捐赠故乡汝城作永久展览。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1992年元月,朱子奇借全国井冈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机,郑重向赴京参会的时任汝城县县长李查荣、常务副县长何森林两位县领导转达了朱碧波捐画家乡的殷殷意愿。1993年11月,朱碧波病重住进医院,弥留之际,他最大心愿依然是把他所有作品捐献给故乡。朱子奇获悉后,满怀焦虑迫切心情再次给家乡来信,诚挚要求“指定适当干部,查清后处理为妥,时间愈快愈好,以免他们将朱碧波叔的一批珍贵原画处理了,这样是很不妥的,本人和许多老同志和画家都不赞成……直接与江西省吉安师范朱碧波同志联系商量解决(吉安市人民医院三病房25床)。”

  拳拳游子心,满满桑梓意。朱碧波画作在朱子奇等人热切呼吁和多方共同努力下,除白皓(叶明珠画像)等部分作品已流入书画拍卖市场外,其他四十多件作品幸得叶落归根,现收藏于汝城县档案馆。这是朱碧波和朱子奇两位汝城籍革命前辈对家乡的无限挚爱,也是造福汝城人民的伟大奉献。

  Screenshot_20230730_212145.jpg (270.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昨天21:34 上传

  2017年清明节期间,中共汝城县委、汝城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及亲友在金斗山公墓举行了朱子奇骨灰安放仪式,朱子奇又回到了这片他生于斯养于斯念于斯的土地上。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生者善之、追思感奋!今天,我们再次吟咏他的回乡组诗《汝城人》《唱凯歌》,“咱们汝城人,生来骨头硬。风里显豪气,火中练丹心。汝城山水青,珍宝数不尽。地热人更热,代代出英雄。”“创造又开拓,全靠你与我,汝城登高楼,再来唱凯歌”,既是深切怀念朱子奇爱国爱家乡爱人民情怀,更激发我们敬仰革命先贤,传承红色基因,建功家乡发展新征程的豪情与斗志。

  (本文图片来源于湖南豆豆传媒微信公众号,如有不妥,请联系本文作者或网站予以删除)

  附:本文参考资料有《汝城英烈》、博雅人物网汝城县历史人物介绍,宋春晖先生系列作品:《汝城人的乡情与亲情(上、下)一一记父母亲与朱子奇夫妇30年的交往史》《一封四十年前的家书,见证八十年前的生死爱情》、《我所知道的汝城籍画家朱碧波先生》《那年,我从陕北带回一袋泥土》,再次感谢宋春晖先生,如有出错或欠妥之处,请联系本文作者予以删除或修正。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邱从仁 随笔 阅读 二三事 二三 情怀 家乡 朱子奇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