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乡土散文:那些拖毛竹的岁月

作者:杨镓岭   发表于:
浏览:109次    字数:243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8篇,  月稿:0

  文:王业沁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慢时每昼夜高生长20-30厘米,快时每昼夜高生长长达150-200厘米。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在一个月内。竹类的品种繁多,在广德就有毛竹、麻竹、箭竹、水竹、刚竹、麻壳竹、石竹、苦竹等等,有些竹笋是可以食用的,如毛竹笋、水竹笋、菜竹笋等,如广德的“笄山冬笋”在明清时就是一道名菜,享誉江南,现代还上了央视,走进了“舌尖上的中国”。

  竹子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国人喜爱,与梅、兰、菊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清代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竹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一首《新竹》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须绕凤池。”

  古人赞美竹子,坚忍不拔,傲然挺立。而现代,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竹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成为山区乡村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广德是安徽第一的“全国十大竹乡”,竹林面积有百万亩之多。

  在广德南部山区,毛竹大多生长在陡壁的山坡上,靠天然的雨水长大,原始的生长方式,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工管理,五合吴村村民的的收入,在木材禁止砍伐销售以后,除了茶叶,就是毛竹了,因为毛竹竹笋、竹丝(金枝二黄)、扒稍、竹叶、笋壳叶,全身都能变卖创收,竹制品加工板材、家具、家用器具,其纤维面料还能织成各色服装毛巾等等,竹类经济已是广德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改革开放后,五合山区在市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村民的努力下,除了悬崖陡壁,全部修通了冲冲哇哇的能行驶小型货车和机动三轮车拉货的土公路,再也不用人力肩背和扁担拖毛竹了。

  国庆节期间,我携妻与孙女回吴村探望岳母,正好岳母家在请人砍毛竹。1980年代初期,妻儿在实行责任制后,生产队也分给了一块毛竹山,为了管理的方便,与岳母的山场合并在一起。四十多年过去了,妻子已在广德纺织机械厂退休,儿子也大学毕业,结婚添子了,那点毛竹山送给了岳母家。带着怀旧的心情,呼吸着山区大自然清新高氧的空气,牵着大孙女走进西冲那“一亩三分地”——儿妻的毛竹山。

  吴村也是一个移民村,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的长毛军与清政府军在广德激战,死伤无数,爆发瘟疫,广德全境人口从咸丰九年(1859)的312614人,聚降到同治四年(1865)的6328人,处在深山里的吴村也没有逃过这一劫。十九世纪末,这里只有一二十户人家60多口人,几十年以后,已发展到260多口人,村民的结构是:解放前移民来的居民和他们的后代、还有浙江、河南的,本省有安庆、祁门、无为、含山、宁国等地的。西冲这块毛竹山,离吴村岳母的家,约有3华里,过桐河,走过一畈田向西走,便进冲了。因为是在吴村的西边,所以就叫西冲了,吴村的老人们都这么说的,他们的上辈来吴村时,村子是大,可是无人,房子是谁先到先得,山、田谁先插杆谁得,冲名、山名、地名、村名都是后来移民根据地势地形喊出来的,如前山(村子前面的一座山)、后头河(村子后头一条小河)等等,吴村据史料上记载,原名胡村。

  已是上午十点多钟了,国庆节后的山区,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太阳已不再炙热。竹山下,停着一辆机动载货三轮车,妻的大妹夫与袁义军正在装毛竹上车,看着毛竹砍下山后直接上车,当年那人工背竹拖竹的情景又仿佛出现在眼前······

  也是在西冲,五合在实行大队集体核算后,我还在上小学,1968年10月份,吴村小学组织了一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雷锋帮助生产队做义务工活动,内容就是在西冲背毛竹。离开学校时,排队齐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毛主席教导记心上······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去时群情激昂。再说,从西冲背毛竹,要从冲杪上的竹山下,把毛竹背到公路上来,以便汽车运输。学生没有扁担和拖绳,全是肩背,一人一根,大同学一般背的都是三四级(毛竹大小的规格,级别最小的六级,最大的特级,除此就是篙竹、次竹)。那时,西冲还是一条很窄的小路,一条小溪在山边,路边还有古人顺冲而修筑的大小不一的农田,空手走不小心,不是掉在小溪里,就是滑倒农田,何况,肩上还背着毛竹。同学们一趟背下来以后,有的就喊吃不消了,老师说了,每位同学只背两趟,然后回校。完成任务回校时,再也没有来时的劲头,大部分同学的肩上都有些红肿了,我也不列外。

  又过了若干年,1975年我高中毕业,变成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还是在西冲,虽然,农业学大寨后西冲的小路稍微修筑加宽了一些,但是,人力小板车和独轮车依然不能使用,仍然以人力拖竹为主。为了完成大队给生产队下达的毛竹采伐计划,章队长安排林业组的社员在西冲砍了一批毛竹,因为,县里调拨的时间比较紧,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白天砍,晚上加班拖。砍竹时,竹杪朝山峰上倒,竹篼在下,棵玩竹丫后,顺风放竹到山下。竹杪朝下是很危险的,一次“大个光蛋”方荣生,砍倒一棵毛竹,竹杪朝下,棵完竹丫后,放了一个倒风,正好插穿了生产队郭指导员的小腿,鲜血直流,如果,插到心脏或者肺部那就要出大事了。毛竹砍好以后顺山坡堆码在小路边。

  深秋初冬的夜晚,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尽管不太明亮,但是,也给了吴村拖毛竹社员一丝微弱的亮光,为了增强拖毛竹速度和安全,章队长特地安排了农业组的社员在全西冲的小溪上和靠路的田边,用篙竹每隔七八米,订一个支撑架,以便拖起来省力一些。吃过晚饭,一人一根扁担,两条麻绳,来到西冲,特级和一级毛竹因为粗大一人只能拖两根,两级以上,或者四根或者六根,扁担的两头系紧,放下一米五左右,栓套住毛竹篼筒以上50公分悬空,扁担架在肩上就可以拖了,竹身大部分在地上,人的双手握住麻绳,扁担在肩上似挑非挑地拖着毛竹前行,那滋味······

  四十多年过去了,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林业机械化的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砍下的毛竹再也不用人力肩背拖拉了,终将一去不复返。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