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乡土散文: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

作者:杨镓岭   发表于:
浏览:42次    字数:153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8篇,  月稿:0

  文:寒若冰

  母亲年纪大了有很深的恋家情缘,不爱在城里居住。我刚迁居到城市的第一个新年,好说歹说把母亲劝来过了一个年。但母亲答应后的那句话,却深深地溶化在我的脑海里,好吧,我去就让你们圈两天吧!已过破五(正月初五,视为小年)就失急慌忙地往家赶,此后任你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我们姊妹六个,四个都在城里居住,春节不想让母亲寂寞,每年的大年初一就都回老家陪母亲过年,这已成了习惯。

  今年也不例外,年三十我就和三弟四弟通了电话,把回家过年带的午饭的材料安排好,约好大年初一上午九点钟一起开车回家。

  我们一行八个人坐在一辆面包车里,由三弟开着沿着宽阔的公路向老家奔去。都忙着过年和家人团圆,公路上没有往日的拥挤和堵车,路两边的麦苗在微风中摇曳着,沿途村庄各家各户贴的春联,在阳光的照跃下格外鲜艳夺目,空中不时传来鞭炮的炸响声,农村过年的味道真的比城里浓厚。

  四十分钟路程转眼就到家了,母亲高兴地和我们打过招呼,就催促着我们去祠堂磕头。母亲有点执迷,家里出了几个大学生,母亲认为这都是老祖宗韩愈阴德的庇护,也是我们磕头磕出来的。所以,每年大年初一上午去祠堂磕头已成了惯例。

  母亲领着我们大小二十多口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去祠堂的路上,心里多少有点自豪感吧。过去我们小,家里劳动力少,母亲在生产队时,总被那些家里劳动力多的人看不起。现在我们都长起来了,子女们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在村里当了干部。她的孙女孙子有的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工作,有的在北京,在海南还上着大学。真是今非昔比,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气的母亲今天才算挺起腰杆,扬眉吐气了。在路上,有人不断和母亲打着招呼,母亲脸上洋溢着内心抑制不住的微笑,热情的回应着她们。我们看得出来,此时才是母亲最骄傲最幸福的时刻。

  在祠堂磕头回来,母亲挨个给重孙重孙女,外孙外孙女(因为我的大妹家是我们一个村的)发压岁钱了,每人二十元。孙子孙女都大了,发了他们也不要,但拜年还是免不掉的。拜罢年,孙子孙女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平时他们都天各一方,在外地求学很难有见面的机会,春节了才聚在一起,他们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有说不完的话题,各自说着他们身边发生的奇闻笑谈,爽朗的笑声充满了母亲的小院。

  中午三弟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一大家人围席而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平时都在各自的小家吃住,也都不常见面,过节了偶尔在一起吃吃大锅饭也挺有趣味,久违的亲情又回到了家人的中间。母亲见我们吃得尽兴,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为孙子孙女们不停的夹菜。看着母亲忙碌的样子,我的鼻子一阵酸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子女们团聚围在她的身旁,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呀!平日孤独的坚冰,在这一刻融化了,融化在孩子媳妇的身影里,融化在孙男地女的笑声中。

  饭后媳妇们勤快的收拾着碗筷,我和弟弟们陪着母亲说着话,东一搭西一搭的诉说着家长里短,劝说着让她没事去城里住住,换个环境也新鲜新鲜。她总是嫌城里楼高车多人多,没有农村清静。她还说你们的手机号码我都知道,就在我的床头贴着呢,有事了打个电话,你们那个还敢不回来?母亲一辈子形成的好强性格,一时半会儿是难以改变的,人老了,就由她去吧。

  冬末的白天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在谈笑声中到了我们返城的时间了,我们一行告别了母亲上了车,母亲扒着车窗再三叮咛着,到了城里的家一定给我打个电话,免得我应记,我们一一答应着。汽车开了,母亲仍站在家门口,微微的冷风撩起了她的白发,她深情的望着向我们招着手。那一刻,一个伟大母亲的雕像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华灯初上,我们到了城市的家,给母亲打过电话,我的心才从感动中逐渐平静下来,回想着和母亲过节时的点点滴滴,一种温馨的亲情在我心头弥漫开来,细品其味,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