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孟丽华‖春到嫩江湾

作者:孟丽华   发表于:
浏览:18次    字数:418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50

  大安嫩江湾国家AAAA级湿地公园,俗称“老坎子”。嫩江湾湖光潋滟,景色旖旎,蜚声域外,闻名遐迩。它位于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城区东北部,距城区仅1公里之遥。它就像一颗坠落在松嫩平原中部的璀璨明珠熠熠发光,美丽迷人,令人神往。

  五月五日这一天,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五•一长假期间在“嫩江第一湾”隆重举办的【2024吉林大安辽金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的一天。机不可失,说什么我都要去美丽的嫩江湾旅游一圈儿,一方面体验一下五·一节日的快乐,另一方面也领略一下春到嫩江湾的独特风光。

  下午13点多,在老儿子小巴特的陪同下,娘俩儿坐车一路向着嫩江湾公园方向出发,在公园站点下了车后,我们在镶嵌着“美丽大安”墙体标牌的指引下,兴高采烈地向着公园大门走去。远远地,就看到了嫩江湾公园门前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人们穿着各色各样的节日盛装,每个人脸上都春风扑面,笑脸荡漾。在设计奇特的螺旋状似的“游客中心”大楼门前,竖立着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写着“嫩江第一湾”的五面锣鼓艺术造型,我急忙走过去让老儿子小巴特给我拍照留念。再往公园大门前面望去,呈现在眼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幅山型雕塑更是造型独特,美观大气,惹人注目,让人一看就有种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

  再抬眼望去,“嫩江湾”的大门牌坊高高地矗立在那儿,看上去设计十分精美,琉璃闪烁,飞檐斗拱,彩绘纷呈,显得辉煌壮丽,豪华大气,气势恢宏。迎宾大门,魏然耸立;六根红柱,门阔五间。“嫩江湾”三个鎏金大字镶嵌在大门牌坊的正中央,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显得格外漂亮!格外醒目!我看见许多游人都在“嫩江湾”公园大门牌坊下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急忙让老儿子给我留下了五•一长假期间的一张“靓影”。站在大门牌坊下仔细瞻望,只见“嫩江湾”金色门牌下左、右两根高大、粗壮、浑圆的红柱上豁然写着巨幅长联:

  白马枥金帐千秋捺钵地,天蓝衬水清灵秀嫩江湾。

  这副长联既凝炼了源远流长的辽金捺钵文化,又蕴含了风光旖旎“江湾如画”的美景,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千秋捺钵地,灵秀嫩江湾”的辽金文化、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天蓝水阔、江湾如画,景色秀丽的特点。语言凝炼,对仗工整,包罗万象,寓意深远。我边看边想着,随着游人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在牌坊右边有坐旅游观览车的站着长长的队伍在排队买票。再往队伍右侧看,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 “江湾如画”的龙飞凤舞的大字,石碑旁边是一座往风景区去的大型拱桥,走过拱桥,就看见一座又高又大的长方形石碑巍然矗立,庄严威仪。那上面雕刻着有关辽金文化的图案,转到正面一看,只见那石碑上刻着“一道嫩江湾 半部大辽史”十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使人产生一种时代久远、岁月悠悠的历史沧桑感,立马感受到辽金文化浓重的历史氛围。此时,嫩江湾的上空,仿佛弥漫着辽金时期那挥之不去的历史烟云。抚摸镌刻着“一道嫩江湾 半部大辽史”的大字,我伫立石碑前,沉思良久,感慨万千......

  提到“一道嫩江湾”,不得不提到“半部大辽史”,提到“大辽史”,就避不开一个关键性词语——“捺钵”。因为大安嫩江湾与辽金捺钵文化休戚以共、息息相关。

  那么,何为“捺钵”?“捺钵”,契丹语就是“行宫”“行营”的意思。

  在辽史中记载:“辽国中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由此可见,辽代四时捺钵制是游牧文明方式的产物,捺钵制度与契丹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体制政治中心等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四时捺钵尤以春捺钵最为重要。据有关史料记载,辽代自公元916年建立政权开始,共历经九位皇帝,1022年辽圣宗将嫩水定为春捺钵的固定场所。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天祚帝等四位帝王在鱼儿泺,鸭子河泺,和混同江等地,即今天的大安月亮泡和嫩江湾一带进行春捺钵共68次。因此,大安被认定为辽代后期治国方略最重要的策源地。历代辽朝皇帝由冬捺钵之地起牙账来到嫩江之畔,并多次进行春捺钵活动,在这里,辽皇帝举行盛大的“头鱼宴”“头鹅宴”,宴请臣民,品鱼畅饮,与民同欢......抖落开长长的历史画卷,那种盛大、欢乐、壮观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以史为证,现在的嫩江湾湿地公园所在处,曾是契丹游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辽皇春捺钵的圣地。辽金时期,历代辽皇都要到此理政寻边、凿冰捕鱼,现在园中所建的“观鱼台”即当地老百姓口中所说的“钟楼”,就是当年辽皇的“观鱼”处。因此,也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用现代语解释:即所谓“捺钵”,就是流动办公的意思,“春捺钵”是四时捺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时捺钵其性质已不单纯是游牧民族逐草迁移、单纯渔猎的习俗,而完全可以上升为一种政治制度。可定义为四时捺钵制度是草原文化的一种升华,如今也是嫩江湾湿地公园标识性的招牌符号,它将一个民族特殊文化升华成一个国家的形态,成为了一种政治制度。而2024年5·1在大安嫩江湾公园举行的【2024吉林大安辽金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隆重拉开了辽金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的大幕,无论是演说、歌唱、舞蹈,还是背景视频,都再现了大辽勇士出征、辽皇出巡、契丹放歌、天下大安的壮观场景。至此,“一道嫩江湾 半部大辽史”在这里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十里芊绵,十里花香,任我重来寻旧梦;半湖鱼鸟,半湖柳色,问谁初至醉春风。”我和老儿子小巴特游走在嫩江湾公园,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春风扑面,游兴正酣,满目都是如画的景色。

  江畔,岸柳如烟,碧草青青,繁花似锦,竞相开放,蜂拥蝶舞,一派鸟语花香;水面,江水悠悠,波光粼粼,水鸟飞翔,鱼儿腾跃,鸭鸥嬉戏;极目远眺,水榭亭台,庭庑椽柱,曲桥回廊,画舫小舟,旖旎风光,尽收眼底。总体来说,嫩江湾湿地公园从设计到建造,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为一体,水天一色,物我两融,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算起来,嫩江湾湿地公园大大小小的景点大约有一百多处,其中著名景点有如:华夷同风院、老坎子码头、辽皇观鱼台、地藏寺、浪漫沙滩、渔猎博物馆、捺钵岛等。另外,重要景点还有七孔桥、玉龙湖、九曲诗词桥、万物林、萌宠乐园、奇峰流韵、望江楼、听涛阁、嫩江之眼、宫舍泡、同心桥、仙鹤园、观鸥平台、龙石广场、一鹤楼、湖光潋滟......

  如果你徒步游园,想仔细观赏,恐怕你一天之内也走不完,看不尽的。但是如果你坐旅游观览车游园,可能园中的各个景点你都能走到过,但由于时间有限,你就不能够做到详细游览了,只能算“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了。可见嫩江湾湿地公园园之大,景之美,声名之远播了。这也难怪它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3年被正式授予“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被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了。

  我曾几次到过嫩江湾,2018年4月29日,我曾和五妹孟丽萍、五妹夫司启顺(启顺开车)、四妹孟丽梅来过一次,我们曾在老坎子码头乘坐画舫游览嫩江湾,江水悠悠,碧波荡漾,只见一江春水汩汩地向东流去......船头,乘风破浪,开足马力,推开水面,向前行驶;船尾,划出一道水辙,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像开辟的一条笔直的航线,翻起无数朵银白色的浪花,惊扰起水中的鱼群此起彼落,眨眼间,又慌忙四散逃开......逗得我们坐在船上“哈哈”大笑起来。江畔,岸芷汀兰,青杨绿柳,卉茂花繁,芬芳四溢,沁人心脾。使人不由得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啊!嫩江湾的春天,是多么风光无限!浪漫多彩!

  同年的9月17日,我们白城草原“文坛四女”在大姐大王述评的组织下,和三妹王静华、老妹徐艳丽,也曾到过嫩江湾湿地公园旅游观光,“步步生莲”回荡着我们踩荷花墩过江时爽朗的笑声;“湖光潋滟”留下了我们四姐妹含笑的合影;“一鹤楼”摄入了我们婀娜的身影;柳荫下、花圃中、芦苇丛、茅草屋、躺椅前、嫩水湖畔,到处可见我们四姐妹游园的足迹......多么难忘的回忆!多么美好的瞬间!“塞北名园佳绝处,江南十里烟雨中。”“文坛四女”携手同游嫩江湾将成为今生美好的回忆,叫人难忘。

  回想间,我和老儿子先后浏览了浪漫沙滩、萌宠乐园、仙鹤园、龙石广场等景点,在萌宠乐园我们看到了“微型小马”,还有白孔雀、绿孔雀开屏,看到漂亮的孔雀,我竟高兴得像孩子一般拍起手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又来到了“龙石广场”参观,小巴特干脆来了个就地“航拍”。就这样,我们一边参观,一边看景点介绍:“龙石,得自于太行,正面似白龙升腾,背面如猛虎雄踞。该玉石历数万年风雨洗礼,得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遂成此物。时逢盛世,祥临大安。一龙石毅然立于广场正中,八条巨龙(犼)以正八边形状盘旋于龙柱之上,谓之九龙共舞,寓意事(十)业登天。加之猛虎在侧,彰显龙腾虎跃之势,暗含大安为龙盘虎踞之地。”看到这些,我们敬仰的目光中,充满了对“龙石”的虔诚和膜拜。

  离开了“龙石广场”我和小巴特已走过了浓密的林荫道,来到了“玉龙湖”游览,只见玉龙湖畔,杨柳依依,古木参天,我们找了一棵古树,在此休憩一会儿,坐在古木旁的长凳上,我看着这棵大树好生奇怪,只见粗大的树根盘根错节、横七竖八、纵横交错。从主干生出六根大树杈,浓密的树冠,葳蕤茂盛。像似一把巨伞,遮天蔽日,“好大一棵树!”我不禁脱口而出,歌词中的这句话。真应了我此刻的心境。

  接着我和老儿子走上嫩江湾著名的九曲诗词桥,诗词桥蜿蜒九曲,在桥两面的汉白玉上镌刻着李白、杜甫、白居易,毛泽东等古今著名诗人百余首诗词,桥头建有旷安亭,寓意天下大安。走上这座著名的诗词桥,桥首镌刻着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便立即映入眼帘:“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气磅礴,雄伟豪迈。站在九曲诗词桥上,手摸汉白玉桥栏,观看着两面汉白玉上镌刻的百余首古今名人诗词,望着一江春水向东奔流......诗情画意,涌上心头,我情不自禁轻轻地吟哦起来: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伫立九曲诗词桥上,“聆听百里涛鸣,体味千年诗情”我再次深深领略到了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辽金“捺钵文化”源远流长......

  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半面江水,我和老儿子依依不舍地走下“旷安亭”离开“九曲诗词桥”,迎着拂面春风走在回家的路上。

  2024年5月9日作于大安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墨羽鹰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