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散文||绿水萦梦 青山踞胸

作者:徐进成   发表于:
浏览:51次    字数:451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王昭君就出生在香溪边。传说王嫱进宫时,全村人在溪边依依惜别,少女泪水涟涟,流进溪水,顿时,溪水散发出一股股清幽的芬芳,“香溪”因此而得名。

  香溪发源于神农架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流经兴山,注入长江。它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由于落差很大,不像平原或丘陵地区的小河那样静静地缓缓地流淌,而是叮叮咚咚、哗哗啦啦,一路欢歌。

  它时而冲下悬崖,形成飞瀑,溅起雪花;时而积成深潭,千尺见底;“素湍绿潭,回青倒影”。

  她的奔腾,狂野;她的宁静,娴雅;她的清纯,秀美;如梦如幻,令人如痴如醉。

  神农架红花中学就卧于香溪河畔,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那清澈欢唱的溪水,1982年,我从师专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开始一段时间,那溪水总是从我脑中流过,哄哄作响,夜里也难以入眠,但没过多久,我就每晚枕着这美妙的催眠曲,进入甜美的梦乡。

  香溪之美,不仅是因为它的纯净和欢乐,也不仅是因为它美丽的传说,而是因为它确实太有灵性。譬如说吧,溪水里生长着一种高山冷水鱼,当地人叫它细鳞鱼。这种鱼长不大,我见过最长的,也就十来厘米。它们喜欢在湍急的水中冲浪,也喜欢在静止的潭中嬉戏。嬉戏时,一如永州司马笔下的石潭小鱼,只是香溪里的细鳞鱼更机灵,稍近一点,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很难抓到它。我带着学生们在溪水里游戏时,却从鹅卵石中抓到过会哭会叫的娃娃鱼。

  香溪两岸,四季常绿。春天,开满兰花、黄花和各种野花;深秋,遍地野菊星星点点。它们所散发出的幽香,我觉得也应该是香溪得名的缘由。

  当时,神农架正由林区向自然保护区转型,已经停止砍伐树木,开始修养生息,部分原始森林得以保存,但是还有一些木材堆积在木鱼坪。因此,我们学校前面香溪边的公路上,日夜奔忙着运送木材的“东风”卡车,它们从木鱼坪到长江香溪木材码头往返着。司机都很好,如果时间凑巧,就可以搭返程的空车到木鱼坪去玩,那时文娱生活空乏,连电视都没有看的,搭便车去溜溜,是我们常干的事情。其实,木鱼坪也没什么好玩的,去过一次后,我们一般就在中途的小当阳下车。

  小当阳好玩,四周奇峰峻岭,树木苍翠,还有一棵千年铁坚杉,那是我见到的最大的树,树形特美,像一座雄伟的宝塔。这里有一条汇入香溪的小涧,叫腰水河。这么小的溪水以“河”名之,是大有来头的:相传炎帝神农氏“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时,累了渴了,说了一声“要水喝”,陡峭的岩石里就冒出了汩汩的清泉。这泉水叮叮咚咚,玲珑涓秀,不仅解渴,恢复疲劳,而且清心明目,祛病消灾。

  每逢节假日,我就像猴子似的,攀爬于绿色的山林间,几年时间,走遍了林区的山山水水:沐风景垭的风,赏神农顶的雪,观板壁岩的画,吟红坪画廊的诗,神游天门垭的茫茫云海,醉心于大九湖的潋滟波光……徜徉其中,与山水草木融为一体。

  二

  我是主动申请到神农架工作的,但人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来安排。后来,鬼使神差,我离开了林区,调到武汉工作,神农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每隔两三年,我都要回神农架一次,以至于武汉的同事一直以为我就是“神农架人”,还送我一个“神农野人”的外号。

  有两次回神农架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次是“十一”小长假,我和全区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一起去旅游。二十三座的旅游小巴,清晨从武汉出发,到达兴山县境内时,已是下午。车行山间,随着海拔不断攀升,渐次呈现不同的景观:山色斑斓——层林尽染——落叶翩翩,抬头遥望,山顶白雪片片……气象万千啊!车子开开停停,大家一路狂拍,一路惊叫。当然,最嘚瑟的是我,我像导游一样,对大家高声地说:这就是神农架旅游别具一格的鲜明特色!这就叫“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

  到达红花的时候,天色已经大黑了,没能及时看到香溪水。晚上下榻于红花水电宾馆。宾馆像吊脚楼一样,建在溪水旁。万籁俱寂。我好生纳闷:怎么听不到我熟悉的欢唱的水声呢?

  第二天早上起来,山岚的风景,依旧壮丽而秀美,但我顾不得欣赏;山间的空气,依旧清新而幽香,但我顾不得呼吸。我立刻跑往溪边。

  啊——

  河床干涸了!往日水底色彩斑斓的鹅卵石,如今都可怜巴巴地裸露着,颜色也变得乌锈不堪,就像晒在河滩上的咸鱼。

  原来红花中学的同事,现在已是神农架某旅行社的经理。当我向她询问溪水干涸的原因时,她说,这些年来,随着神农架旅游资源的开发,水电资源也得到大力的开发利用,香溪上建起了梯级水电站,这个电站的水发电以后,通过钻山隧洞运送到下一个水电站,这样,原来的河床就没有水了。

  从红花到木鱼坪途中,尽管我们的旅游车是紧挨着香溪上溯,却几乎看不到溪水。一直到红坪画廊的野马河,导游小姐才让我们见识了一下神农架的秀水。

  山水,山水,水何其重要!没有水,山就失去了灵性。山没有水,就如同人没有眼睛。神农架的水本来不是很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美丽的香溪呢?

  神农架在把自己定位于新型山水旅游胜地,而进行开发的同时,似乎没有保护好自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后来在《湖北日报》上看到,有些专家提议,炸掉香溪上的小型梯级水电站,还香溪神奇而秀美的本来面目。

  另一次是和作协的文友去采风。主办方订了机票。神龙架通航好几年了,这是头一次坐飞机,回到我的第二故乡。

  从舷窗俯瞰,葱茏的崇山峻岭中,一长条灰白色的物体甚是分明,我知道,这就是机场——我第一次从卫星地图看到它时,感觉就像绿色海洋中,一块皮开肉绽的伤口。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机徐徐降落。这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机场,被誉为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机场。机场四周,有十多个陡峭的防滑边坡,最高的边坡近七十米。雄伟壮观!修机场砍掉了大片原始森林,用三百二十七万公斤炸药,炸掉了十一座山峰,填平了数条沟壑,灌满了两百多个溶洞、溶槽、溶沟、溶隙和漏斗……确实令人惊叹。

  飞机从九霄降落,小车在桥梁上驰骋,在隧道中穿行,一路飞奔,也没有看到什么风景。

  “变化太大了!我都找不着北。”我感叹道。接机的朋友说:“变化必须大!必须与5A相匹配。”我知道他说的是“5A级景区”。

  但我觉得,开发神农架,必须以保护神农架为前提!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神农架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神农架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流,每一道沟壑,都是自然遗产,都是无价之宝;神农架的一石一洞,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要受到严格的保护,哪怕是自然枯死倒伏的草木都要受到保护。神农架是大自然赐予炎黄子孙的绿色宝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神农架的绿水青山胜似金山银山。

  那次行程很紧,又都是集体活动,不能单独去看望珙桐、连香和冷杉……也不知道它们都适应了飞机的轰鸣声没有,心里一直牵挂着。

  三

  2022年夏天酷热异常,一些武汉人纷纷跑到绿色神农架避暑,林区的宾馆、酒店和民宿都爆满了。我当然也回到了第二故乡,看同事,见朋友,会同学,更多的时间则是再次漫游神农架。

  道路非常好,自驾非常方便。更为可喜的是,景区都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上进行开发的,茫茫林海里,阔叶林、针叶林、灌丛、竹林、山地草丛、草甸和沼泽等原生态系列植被都保存良好,奇树、奇花、奇峰、奇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雄、幽、秀、野的观赏性,空气清新,环境静谧。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都在野生野长;金雕,金钗,金钱豹,金丝猴,茁壮健康;白熊,白蛇,白林麝,白鬣羚等,安然无恙。

  大九湖四周高山环绕,绵延起伏,中间一大片辽阔的平川湿地,沼泽中嵌着九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每块湖泊都不在同一个水平面,而是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无论下多大的雨,周遭爆发多大的山洪,沼泽还是沼泽,湿地还是湿地,湖泊也不会漫溢。大水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至今还是一个谜。

  大九湖的谜太多了。这里水草丰美,野花烂漫,云蒸雾绕,变幻莫测,四季迥异,早晚不同,气象扑朔迷离,景物变化万千,或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或峰朗岭峻,水雾梦幻。周围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或像首尾相接的群牛,或如奔驰跳跃的骏马,或似盘曲游动的苍龙。因此,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歌谣。“四川过来九条牛,走到九湖未回头,何时识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诸侯。”又说神农氏尝百草采药酿酒时,引来了九条苍龙,醉酒的苍龙躺卧于此,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化作“四周山纵横,中间一地平,绿树满坡生,水接天坑渗”的奇妙景象。

  除多了几条方便游客行走的环保栈道,现在的大九湖依然是原来的大九湖,自然生态非常好。巴山黄牛、马头羊、梅花鹿,悠然自得地吃着青草。独活、党参、当归、杜仲、三七等优质药材,野生野长,保持天然药性。那棵四百多岁的老栎树,本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枯死的,八十年代却又爆出新芽,冒出新叶,长出新枝,如今更加茂盛,欣欣向荣。

  四

  我们原来常去玩的小当阳,开发成神农架林区唯一的人文景观——神农坛。那棵高大的千年铁坚杉,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杉王后侧的山坡,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造成神农祭坛。

  神农坛分为地坛和天坛,地坛广场图案外圆内方,取天圆地方之意,可容纳数百人。广场北部正中设有祭坛,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盖世功德:降牛以耕、采尝百草、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两根十米高的图腾柱,分立于祭坛两端,柱头是牛首雕塑,柱后是大型浮雕。这些建筑,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华夏子孙们对先祖的无限崇敬和追念:据史书记载,远古时期,“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神农炎帝乃率众人架木为梯,“味草木之滋,察寒温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天数,后世辄传为书,为之《神农本草》。”

  抬头仰望,是从地坛到天坛的243个台阶,这些台阶分列于葱翠的绿化带两侧,分为五级,自下而上的第一级9个台阶,称为“明九”,其余四级依次为72,63,54,45,均为9的倍数,称之为“暗九”,明暗相合,表示神农炎帝拥有“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

  天坛中央是炎帝神农氏的塑像,周围簇拥着绿树翠柏,巍峨雄伟的雕像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的欣欣向荣。神农帝人身牛首,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悉宇宙万物,思索拯救黎民百姓。

  神农坛四周群峰争奇,植物繁茂,绿意盎然,香溪水一如当年,昼夜欢唱,景区纳山川之灵气,祭坛气势恢宏,雕像雄奇伟岸,头顶蓝天,身披彩云,两列台阶,直通云天,仿佛我们的祖先与天地相通,保祐着他的后世子孙繁荣昌盛,永享绿色家园。

  神农坛,林区唯一的人文景观,融身于茫茫林海间,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神农架,充分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特色。这“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是大自然的神异圣地,是人类的绿色宝库,是我们的天然氧吧。

  衷心祝福香溪绿水常萦我梦,衷心祝福林区青山永踞我胸。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徐进成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