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崔云:那时的年味

作者:风禾尽起   发表于:
浏览:25次    字数:237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7篇,  月稿:0

  我写过不少与年有关的文章,如《小孩爱过年》《遥远的那个年》《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新春畅想》《年》等等,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种牢牢根植于心底的思乡情结,遇到新春佳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它便化为缕缕乡愁和淡淡的思念,在心中及笔下流淌开来。想必许多人也如我一样,站在岁月交替的门槛前总是思绪万千,感叹时空的苍茫及世事的无常。

  春节对于远离故土的人来说,有着一份深深的牵挂与怀念。那种叫作“乡愁”的情感,总爱在最热闹欢快的时节找上门来。

  自2001年踏上“浪漫之城”珠海,转眼竟是20多年了,我也算是半个珠海人了。但这座移民城市的浪漫美丽并没有完全征服我的心。每到春节,我和大多数移民一样,总会千里迢迢奔赴故乡。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交通多不便利,不管天气多么恶劣,归乡的心总是那么迫切。没错,过年要的就是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远方亲人的深情召唤,远胜过城市的繁华喧嚣。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年所隐含的含义却从未改变。

  只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儿时故乡的年,怀念故乡那浓浓的年味。

  我的老家在湖北农村,那时,我和弟妹们特别盼望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在外面工作的父亲才能够回到家里与我们团聚,会给我们买回心爱的小人书和漂亮的手抄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母亲会把裁缝请到家里给每人做一身新衣,还会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东西。因而对孩提时的我来说,过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衣服、晒被褥、备年货,为新年做着各种准备。

  弹棉花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在村里搭个临时帐篷住下,帮村人弹棉花或做棉被。那清脆的弹花声,叮叮咚咚一直响个不停。常会招徕不少小孩子及村民的围观,看到一堆杂乱的棉花最后变成了一床被丝丝缕缕的经纬线紧紧包裹着的漂亮棉絮时,大家不禁高声叫好。

  农村人喜欢选择在腊月及春节婚嫁,走在乡村路上,时常会遇到迎亲及送亲的队伍,唢呐在前面开道,新娘被人簇拥着在后面跟随,声势颇为浩大,如果有小孩子追着讨喜糖吃,新娘会抓起一把糖撒向空中,孩子们便尖叫着四散去抢拾。

  有些人会选择在腊月这个农闲时节把木匠请进门,给家里添置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家具,锯木头的声音便此起彼伏,空气中飘散着木屑淡淡的香味,很是好闻。

  总之,每到春节临近,村子是欢乐的、热闹的,洋溢着喜庆的。

  家家屋檐下晒着腊鸡腊鱼腊肉这些年货,也有串串红辣椒和蔸蔸黄玉米,在太阳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还有农家园中那一坛坛晒得发红的豆瓣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丰收的喜悦,也是幸福的展示。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到腊月,母亲就会架起一口大锅熬红薯糖,从早忙到晚,一堆红薯就变成了一锅黏稠的红糖。母亲的脸被柴火熏得通红,头发上也沾着不少草木灰,但她乐呵呵的。忙完了,她会用小碗盛上滚热的红薯糖让我和弟妹品尝,那黄亮的红薯糖非常黏稠,用筷子挑着入口,甜蜜的味道直入心肺,它裹着浓浓的母爱,让我终生难忘。

  母亲会将红薯糖用来为我们做焦切、米花团等,过年用来招待客人。那种酥脆和香糯,是记忆中最甜蜜美好的味道。

  但最诱人的,当属年的“香”味。甜的吃多了,总会腻人,而喷香的东西则对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在那缺油少盐的年代,农村人只有到春节才能吃上肉食。冬至一到,人们便开始宰猪杀鸡或下塘捞鱼,准备年货,迎春的序幕就此拉开。

  村里有个习俗,每一家杀猪后就会轮流把亲属和左邻右舍请过去饱餐一顿,这个传统至今保留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农村人把邻居都当成亲人一样。农忙时互相搭把手帮帮忙,农闲时互相串串门唠唠嗑,有困难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那是超越了亲情的相互依赖相互照应的患难与共。借着特殊的日子表达感恩之情,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新春期间,满村飘香。那肥而不腻的粉蒸肉,那熬油渣炸油条爆米花的香味,大大刺激着人的味蕾。像蒸包子馒头、打年糕、磨豆浆等,这些活计都要在年关前做好准备。肉香面香米香豆香,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扑鼻而来,浸润心田。

  除了甜味与香味,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文化味。众所周知,那时候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村民们平日里除了干农活,休闲时光多是打打扑克拉拉家常,日子过得单调而乏味。但春节期间,村里会请来戏班子搭台唱戏,一唱就是十天半月,村民轮流管饭,但大家都十分乐意。劳作了一年,又逢农闲,有高雅的东西消遣,实在是赏心乐事!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每天有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的人在村里穿梭,表演完了,村民会拿出家中的年货送给他们,有时也会给烟酒或红包,他们大声道谢后再转场到下一家。小孩子们则屁颠屁颠地一直跟着观看,有时也能得到主人的一些赏赐,如糖果、蚕豆啦等等,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

  年关一到,问候与祝福语便不绝于耳,连平时少言寡语的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了起来,见人就大声叫着“新年好”;过节讲究礼尚往来,平时吝啬的人这时也变得大方了起来,都会把家中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过年讲究的是交流感情,平时少来往的人这时也开始走动了起来;过年图个热闹,再穷的人家,鞭炮声也会断断续续持续到元宵节,这爆竹寓意辞旧迎新,也有祈福求平安喜乐之意。

  亲情、乡情在人心中静静流淌……

  过年真好!童言无忌,衣食无忧,其乐融融。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春节却能过得“活色生香”,实在难得。

  如今,农村过年已没有这么多“繁文缛节”了,富裕了的农村人春节也会选择去酒店吃饭,到城里购物,“拜跑年”的习俗已渐渐消失,人情相比过去要淡漠许多,但团聚的心愿却始终不曾改变。

  年,要的是温暖的亲情、欢乐的气氛和辞旧迎新的好心境。

  一年年,我们送走旧岁,迎来新春。从孩童到暮年,从故乡到异乡,春节最让人难忘的其实是浓浓的人情味……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风禾尽起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