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我上班路途的奔波,方便照顾外孙,母亲卖掉了老家的房,决定在我单位附近安家。找房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的目标也很明确:以单位为圆心、两公里内为半径,一楼带院子,阳光充足。
看房的过程既辛苦又充满期待。初夏的一个周末,中介又约我去看房。这是一个建于本世纪初的单位家属院,四十多栋住宅,整齐地排列在小区内,都是些四至七层高的多层住宅楼,在小区最北边,还有几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瓦房。小区正中央,建有两个古色古香的单檐四角亭。
中介带我看的房,位于小区中央,总高七层,南边是个小花园。虽然是一楼,光线却很好。两室两厅的户型,方方正正。院子三十多平米,院外有一株银杏树,伸直着腰杆,已经长到了三层楼高,银杏树的几根枝桠,随意又舒展地伸到院子里,微风轻拂,银杏翠绿色的叶子上下轻舞。
看完房出来,天光已向晚。对面楼上人家的阳台,浸润在淡金色的夕阳中;邻户人家的厨房,飘出阵阵饭菜香;摆放在窗台上的月季花,盛放着灿烂的笑脸;临街房屋改建的包子铺下,缭绕着厚厚的白色蒸汽;吃完晚饭出来散步的老人们,相互打着招呼,闲聊着这一天的光景……
在这里,我与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扑了个满怀:热闹的工厂家属院,浓得化不开的生活气息。我从那夕阳中走过,仿佛闻到了那年金色阳光的味道;不远处玩耍的儿童,仿佛就是儿时的我们。
带着父母又看了几次房后,就果断定下了。简单装修后,父母搬了进来,我们带着孩子工作日住在这儿,周末再回自己的小家。
小区里的生活慢慢地流淌着,那是一种悠远而熟悉的气息,它穿越了时间的缝隙,带来了往昔岁月的记忆。南边的小广场上,清晨会有打太极拳的老人活动,我们总是在太极拳舒缓悠扬的旋律中醒来;夏天的傍晚,纳凉的人们在长椅上小坐,悠闲地拉着家常;逐渐相熟的邻居,见面总是亲切地问候;小卖部的老板娘,坐在店铺门口的摇椅上,热情地打着招呼……
可渐渐地,生活显现出了诸多不便:老小区人车不分流,孩子没法放手安全地玩耍;小区里临街开了一些店铺,卫生自然不如新小区;小区车位不足,“抢车位”成了生活难题……
生活就是这样吧,淌过记忆的河,河的彼岸是往昔美好的回忆,此岸才是现实斑驳的生活。
回忆总是美好的,而我们,是回不到从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