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陈君宝:二祖禅茶的“前世今生”

作者:陈君宝   发表于:
浏览:52次    字数:180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窗外,徐徐春风,明月皎洁,遥远的夜空开始呈现出一种浓郁幽深的情景,对面街道的一个个窗口亮起了宁静柔和的灯光。我独坐在小镇陋室,已经煮沸一壶水,沏好一盏茶,正要体味一番春夜禅茶一味的妙趣。

  今友人赠我二祖禅茶,观其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泡之,沸水刚刚冲入杯盏,水汽氤氲,似云缠雾绕,而根根细长而卷曲的嫩茶随水涡翻滚漂浮于杯口,却如柳蕊初举;顷而沉入盏底,又似金菊怒放。闻之,新茶特有的香气便扑鼻而来,不由得口舌生津。轻吹茶汤,啜吻盏沿,品之,浓醇鲜爽,沁入肺腑,闪电般在身体里每一个细胞弥散开来,头脑遽然间变得如晨睡初起般的清醒。

  我的家乡深藏在大别山深处,绵延的群山环绕整个小镇,谷雨前后满山的茶叶绿波拥翠,风儿拂过茶山吹来清新的味道,温馨而久远!

  孩提时代就和茶打下交道,随母亲采茶,看父亲制茶,在家中饮茶。尤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茶园里打闹追逐,那份童真,那份无邪,永远烙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每年的清明时节,母亲都是白天到茶树上去采摘新叶,到了夜晚,点上油灯和父亲一起制作新茶。母亲守着炉灶添着柴火,火势时大时小,火光忽明忽暗,红彤彤的脸上满透着幸福。父亲站在灶边,面前是一口大大的铁锅,粗大的双手在一层轻雾中时而直插锅底,时而上下翻飞,锅里发出一阵阵滋滋的声响,水雾从锅底慢慢升起,渐渐铺散开来,由浓至淡。倾刻,一股略带焦香的炒茶味缓缓溢出,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搓茶是一种力气活,母亲弯着腰在案板上,将冒着热气的茶叶握在掌中合掌使劲儿地搓揉,身体也不自觉的跟着搓茶的节奏扭动,额上挂满了汗珠也全然不顾。如此反复数次直到把湿漉漉的、片状的茶叶搓成茶团、搓成卷曲状,再抖散开来,铺晾在竹匾上。

  父亲总会捧起一撮茶草送到鼻子前细细的闻,然后用手慢慢的捻,一次一次重复观察茶的颜色,闻着茶的香味,直到他感觉火候已到,把茶收到簸箕里,绷着的脸上舒展开自得其乐的笑容,一家人也被深深地感染,那种幸福的瞬间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储藏在我的心间,历久弥新。

  90年代初那时候山区的农村还很贫穷,首次采摘的新茶,都是舍不得喝,留着卖钱换点家用,每到那个时候,为了赶制新茶,卖个好价钱,全家人白天集中采摘,父亲晚上连夜炒制,一熬就是几个通宵。

  在家乡,人们饮茶的习惯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说起家乡的“二祖禅茶”还有一段与佛结缘的传说。故事得从一千多年前说起,一座山巍然屹立用它的脊梁撑起鄂豫皖一片天,此山之大,别于天下,绵千余公里,分长江与淮河水系。岭之南,灌木丛林,山花灿烂,某年一天,晨光初现,金霞普照,香烟霭霭。一位高僧青笠素袍,竹杖芒鞋,跋山涉水,从山的那头带着达摩祖师交给他的禅宗文化种子,溯长河而上,寻找禅缘,在太湖县薛义河畔,见法水环绕,九龙吐云,待水穷之处,安静下来隐居狮子山,他就是二祖慧可大师。他把禅宗文化的种子带进了深山,在太湖牛镇这块土地上生长成参天大树,从此中华大地禅宗法脉“一花五叶”自然成。

  史载:慧可禅大师每于狮子山葫芦石旁参禅,禅定始未辄采茶树叶咀嚼,神志清爽,脑清目明。二祖与僧徒培茶、采茶,亲制之,此为禅茶。后僧众争相效仿,可谓无寺不茶。“吃茶去”便成了禅林法语。慧可又将这制茶的技艺教与信众,禅茶便在这大山里扎了根,这可谓是太湖县“二祖禅茶”的前世。千百年来这里高僧大徳辈出,禅景寺庙众多,因缘际会,这片风水宝地上出产的茶也比别处的茶更具佛法之内涵。2004年,太湖县为充分挖掘禅宗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史书上记载禅茶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二祖禅茶”。原任中国佛教会会长一诚大师品饮后倍加赞赏,亲笔题写茶名。

  “阳春三月茶吐翠,十指翻飞采茶忙。”眼下正是采茶的旺季,茶叶再也不局限于田埂地头,而是漫山遍野的茶园。小镇的茶厂、茶叶合作社遍地开花,茶叶的产业化已成了大山深处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从鲜叶到干茶,全靠一双手控制,这是沿袭数千年的炒茶传统。伴随着机器的出现,茶叶生产走向了生产线。只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自己炒茶,以此来回味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记忆,手工茶,已是传统农业社会中那一抹向晚的炊烟。

  有人说,“茶以客少为佳,独饮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深以为然。

  这个春夜,明月清风,山泉新茶,还有那些春天里开满山花的诗句,揉合起来一并烹煮,品人生沉浮,悟涅槃境界。

  茶中有禅,禅在茶中,人生如茶皆淡然。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