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间南部的安庆桐城市,六尺巷的故事一直放香。清代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力劝家人让与邻居三尺宅基地的《与家人书》更是膾炙人口:“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原本与张英家人力争宅基地的吴姓邻居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故形成六尺巷。成就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段佳话。
今年春,一行几人专程参观了六尺巷。参观时深深感到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其实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赓续。只可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这种谦和礼让精神却受到了挑战,甚至成了稀缺资源。但也同时感到,恰恰因为受到挑战而显其弥足珍贵。
如果说,南边六尺巷的故事令人耳熟能详。那么,江淮之间北部,位于淮河以南的淮南寿县城里“时苗留犊”的成语典故则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期。被皇帝任命为寿县县令的时苗赴任时,不骑马不骑驴,骑个母牛当县令。任期内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离任时,他还将母牛生下的一头牛犊留下。群吏劝他:“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力促他将牛犊带走。时苗却说:“牛犊生于此,吃寿卅草生,喝淮河水长,非我所有。”
较之六尺巷典故,时苗留犊的成语虽早它千年以上,但知名度却稍逊一筹。或许是时苗的七品县令官职较之张英的二三品大学士与礼部尚书官职相差甚远,因而知名度大打折扣;或许是其民俗意义及社会影响力不及六尺巷。但不论如何,时苗的精神品质却与张英的德行修养异曲同工。其行为举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高尚品行。
对留犊巷我是久仰。只可惜前几日才得以前往寿县拜谒。不巧的是,当我同友人先来到留犊巷的核心地“时公祠”一一当初时苗县令办公与生活的地方时,一纸恢复性重建公告把我们挡在了祠外。听留犊巷内的一位老者介绍:时公祠也称留犊祠。祠内有诸多纪念与颂咏“时苗留犊”的古诗词,并种莲、栽竹、勒石以彰其德。祠内还有当初时苗喂牛饮水的“留犊池”;时苗喂牛栖息的地方“留犊坊”。而我们走进来的那条古色古香的巷子即为“留犊巷”。
“留犊巷”与六尺巷除了具有相同的纪念功能与传承教育功能外,从外围观之,与六尺巷的形象差距却较大。六尺巷迄今已改造一新。无论是标有“懿德流芳”的牌楼,还是百米长六尺宽的巷道以及巷内的文化墙,建造的既古色古香,又赏心悦目,打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地传达着历史文化的精气神。它现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教育传承基地,还是一个国家级3A级景区。而留犊巷,虽脚下青砖犹在,屋顶黛瓦鳞次,两边的墙壁也还留有古迹旧痕。但由于保护不够,还是略显破旧与不堪。宽约4米左右逼仄的小巷内,店铺错杂,茶庄、商铺、牛肉酒馆、美容美发等座落其间。由西向东巷子北侧有一处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青石碑,刻有“孙蟠大夫第”,据说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介大儒,官至荣禄大夫。其后代孙家鼐更是著名的“孙状元”,当过光绪老师,官至内阁大学士。这所省级保护单位的“大夫第”,从外观看,实在看不出被保护的痕迹和特别之处。除了那块青石碑,其它与普通民宅別无二致。眼前的“时公祠”在小巷尽西头,呈八角形的院门已绣迹斑斑,门头匾额褪色的“时公祠”三个题字,明显落有经风沥雨的痕迹。整条小巷,一眼望去,两厢那些古老式建筑,大同小异,皆如老人般沧桑。小瓦砖墙,斑斑驳驳,乌蒙蒙、灰蒙蒙……
时值深秋,徜徉留犊巷。诸多感慨的同时,也产生出些许遗憾与欣慰。遗憾的是,北面的留犊巷与南边的六尺巷虽然前世名声皆非同一般,但今生待遇差距较大。欣慰的是,打听到县政府己规划投资2000万,将该巷(不包括时公祠恢复性重建工程2500万投资)重新改造,主要是建筑物风貌打造,民居改建及复建、空中及地下管线、道路路面改造以及消防、亮化、污水处理、街头小品等设施增设。
相信这次重建,一个全新的、修旧如旧堪与六尺巷媲美的更具纪念意义的留犊巷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届时,无疑也会成为江淮北部一个历史文化的教育传承基地和新的人文景观点。
当官上任的交通工具是骑牛还是骑马,是坐飞机还是坐高铁看样子都不重要了,是否能“留犊”才是关键。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擦一擦汗,留下一片精彩……
淮水汤汤过寿阳。
千年犹记留犊巷。
青砖还把楚风印,
黛瓦仍将汉韵藏。
人去政声留祠内,
闲谈民意传小巷。
牛来牛去故亊远,
人去人来典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