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齐义和:为什么愈来愈喜欢经典

作者:胡诗琪   发表于:
浏览:13次    字数:97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3篇,  月稿:0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不变的是我们还矢志不渝地喜爱经典。其人员之众,程度之深,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你听,广场和公园跳广场舞的,舞曲全是清一色的经典老歌。你看,书店和图书馆,爱看古今经典名作的比比皆是,崇尚国学已成时尚。甚至一些老掉牙的电影电视剧,人们也百看不厌。

  是人们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吗?果真如此,为什么喜爱经典的人越来越多呢?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新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是经典本身的魅力所在。经典者,经久不衰的典范之作也。能称得上经典,必然有它超凡的魅力,这方面就不赘述了。

  二是大众对当今精神产品的失望。这些年来,我们创作了不少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和歌曲。总的来看,数量可佳,上乘之作寥寥无几。缺乏那种紧跟时代,扣人心弦的动感,既不能引人入胜,也达不到回味无穷的境界。无病呻吟,瞎编乱造,荒腔走板的精神垃圾随处可见,到了大众无法忍受,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的地步。于是乎,人们眼不见为净,埋头于过去的经典之作,专注于国学。

  更为可悲的是,面对如此萧条局面,一些创作人员还不思改进,我行我素,依然不愿深入生活,精雕细琢,更不愿做长线写作,巴不得一写完就能发表,如此的草率动笔,急功近利,能有优秀作品产生吗?明明是自己的作品质量低俗,反怪网络冲击和大众品味下降。倘若如此,为什么人们那么喜爱过去的经典之作?为什么不少人还捧着纸质的国学爱不释手?路遥先生为了写《平凡的世界》,长时间在基层蹲点,查阅近十年的地方报纸,手指磨得看得见血管,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嚎啕大哭,现在还有这样勤奋专注的作家吗?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经历好几年了,至今无人写出一部反映其社会百态,触及灵魂深处的长篇力作!或顾虑重重,怕涉及阴暗面和敏感问题,或蜻蜓点水,不愿沉到生活的最底层,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对于人们愈来愈喜爱经典这一社会现象,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它,保护它,不能一概斥之为因循守旧,跟不上形势。另一方面,要加大文化领域的整改力度,引导创作者端正文风,勤奋敬业,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经典之作。这样,人们在喜爱过去经典的同时,也会爱上新的优秀作品。如此一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会呈现,精神领域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社会风气,国民素质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胡诗琪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