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独生儿子一家定居上海,我和老伴自然到上海多一些,主要是帮助接送孙辈上学,前前后后大概十多年了吧。
虽说是在国际大都市,作为个体的我们,也就是偏安城廓某一小区的老头老太,一日三餐无忧就行了。上海老年化浪潮已是“惊涛拍岸”,外来的银发族无疑“雪上加霜”,请不要有什么奢望了。
不过现在交通物流发达,通讯信息快捷,一般来说,日常生活物资供给各地都差不多。当然,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生活习惯,城域管理,细析起来,还是有些特点的。
(一)
民以食为天。先从买菜说起吧。
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些各地奔崽而来的退休佬,和上海本地同类人相比,收入差距有点“那个”,用流行的网络用语,叫“价格敏感性人群”。但日子总得要过的,俗话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市场配置的神奇就是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不,莘朱路旁,安徽来的一对中年夫妇的蔬果店瞄准了这类人群。男的晚上开着自己带蓬的小货车出去进货,天亮就摆上货架了,蔬菜、瓜果、豆制品、馒头、活鱼、鲜肉等都有了,新鲜得很,中间环节少,价格比大超市、专门菜市场便宜一些。那女当家脑子转得特快: 边敲计算器,边点货装袋,边回答多人询价,边听微信“缴费成功”的提示语,一点也不乱套,服务态度也好。对外来的银发族很有吸引力,上午半天,一直都有长长排队结算的人群。当然,“一个便宜三个爱”,这天,长长队伍中听到一地道“汉腔”,口音来自一满头银发的精致老太太,一打听,是武昌的,现住不远处的水仙苑。我心里咯噔一下,居住高档别墅区的也来啦!
上海菜市场还有一个好习惯,买菜就送几根葱,菜买的多,送的也多。通常每个摊位旁都有满满一篮子葱备送。几次回老家市场买菜,嘴里嘀咕,怎不送点葱?搞得摊主一脸懵圈。随即恍然哦哦:“黄混”(糊涂)的是我,那是千里之外的习惯互动呢。”
(二)
人行道上停车,可能是所有城市治理的一个棘手难题。
而上海这方面治理就有狠招:小区周围的车道两边都有很宽的人行道,铺就的彩色地砖中间夹着长长的米黄色盲道,整体平坦宽阔。但不论白天还是夜晚,看不到一辆车停在上面。据说,这是上海交警和城管贴近民情的霹雳手段,称要确保新老市民的行路权。上海人口流动密度大,行色匆匆者居多,老年人也多,行路安全是第一位的。绝对不让小汽车占住人行道: 巡查、罚款、拖走等招数,连环递进使用。久久为功,已成习惯。
如何化解停车难呢?城管再根据各区域人口密度,在周边支路旁,划出专门临时停车位和夜间时段停车位。实行动态管理,再困难也不能让小车停到人行道上。
好多城市也是这样布局的,也有严苛的规定,但就是管不住。人行道上停车成常态,逢年过节更是停得满满当当的。行人被逼到车道上行走,上上下下路牙坎,使老年人群摔倒风险陡增。遇下雨天那更叫个难堪,一不小心,破损砖缝中挤出的泥浆溅得衣裤鞋面到处都是,尴尬不已。
打造城市人行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海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老年人出行乘公交各地都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大都是对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发放免费公交卡。而上海则不同,是给予补现金政策,65岁以上的,每人每月补75元,70岁以上的补150元。由社会保障局按季度打到退休金卡上。然后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乘公交车就一律付费了。想免费福利蹭车看风景的杜绝了。这样有效地缓解了上班族的乘车紧张状况,减轻了公交车运输的压力。
(三)
这里的棋牌室也有点意思。一般社区居委会都设有为老年人消磨时间的地方。特别是大型小区居委会,例如相邻的万科小区居委会,它服务的公益性更强一些,也覆盖到我们这一片。一般私营棋牌室收费都在百元以上,而它这里棋牌室每桌只收五元清洁卫生费,且面积大,桌数多,茶水间卫生间配套齐全。更有意思的是,带彩层级:伍角、一元、两元、伍元都有,但一般输出50元封顶,然后你继续打牌,再输不付钱,赢了收钱。这样做,输赢不大,本地的和五湖四海来的老年人都能接受。更有十元左右的公益性午餐等着你,让你一天玩到晚无忧愁。
(四)
垃圾分类是个全社会公认的“老大难”。上海是2018年8月开始预热试行,2019年7月正式实行。我们经历了它从试行成功到常态运行的全过程。
首先宣传上有新意。
上海本地电视台辟出专栏宣传指导垃圾分类。
从形象化和有利于转化利用的角度,上海将垃圾分为湿垃圾和干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四大类。湿垃圾含绝大部分厨余垃圾,但粽叶、玉米芯、大骨头等不易分解腐熟的厨余不算在内。
电视中反复播放湿垃圾的去向: 由不洒不漏的湿垃圾车封闭运送到处理站,滤去污水后,进行搅拌发酵烘干,加工成有机肥料,装袋分发到有需要的瓜果花卉园地和市郊农场,污水则集中处理,作为中水再利用。其余干垃圾,拣出其中可二次回收利用的纸箱、塑瓶等材料和需要特殊处理的有毒垃圾外,其它一律运到火力发电厂焚化,转为电能进入大电网。
天天放这些真实记录的专题片,进行强刺激性的灌输,让市民增强变废为宝的直观性、自觉性。
再就是试行期间,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每周增加一堂分类专题课,使他们对分类知识烂熟于心,回去提醒父母亲、爷爷奶奶们搞好垃圾分类。学校还将印制的分类“即时贴”,发给学生带回去,要求和大人们一道贴在厨房显眼处,便于随时对照分类。小孩子们督促的认真劲往往更有效。
小区花坛等地方,立有近民情、接地气、温馨提醒的小巧标牌: “混装是垃圾,分类是资源”、“搞好垃圾分类,提升社区品味”、“垃圾儿女要分家,安居乐业靠大家”、“垃圾分类新时尚,美丽上海新启航”。
电视中每天还播放一些国外和境外(台湾省),垃圾分类实行了一二十年的成功做法和曲折的完善过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之宣传不能空对空,多管齐下,形成浓郁的氛围,切实促进垃圾分类概念入脑入心。
再就是真正抓落实。
上海这方面下了本钱和狠功夫。根据小区大小,每区新建一到二个集并站,招配一到二个督促引导员。我们小区有千余户,配的是一个“老黄牛”式的陶师傅,上午6至9点,傍晚5到9点。在这两个规定时段内,陶是雷打不动守在那里。居民在家里将分好类的垃圾送来,由陶师傅指导投放到各个桶。湿垃圾桶内就是易搅碎的、稀糊状的纯湿垃圾,不能混有难降解的塑料袋等。盯准了这一环节,其它垃圾就好分多了。天天督导,时间一长,市民就基本养成习惯了。集并站还配有公用水龙头和肥皂,便于清洁洗手。
督导员可以和小区清洁工统筹起来,工资待遇倾斜一点。陶师傅就兼扫小区路上的树叶浮尘等,一月工资4300元。另外居民送去一些可回收品,也由他再分类处理出售,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关键是集并站最后一站,要有人站台,督促到底,否则就是流于形式、前功尽弃。
(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居住三楼,楼上老莫,是工程师退休,与我是同庚,是小区推选出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其热心公益且宽厚善良就不用说了;楼下是七十大几的沈医生,平时喜欢写写诗歌和红色收藏,时不时的邀我交流和欣赏。
而对门居住的老姚邻居,那必须得展开说说。他是典型的“老上海”,是从老城静安区那边动迁过来的。姚比我小一岁,原上海本地国企职工退休。由于地区间差别,他的退休金比我要高出一二千元。
他是典型上海家庭主男,常年负责做饭。他的厨艺很不错,红烧肉、油炸肉丸、土豆烧牛肉、糖醋排骨、花蛤蜊、基围虾,是他的拿手菜。隔几天就喜欢把其得意之作递一盘过来给我们品赏,我的老伴有时也做一些肉包子、饺子等回送过去。但他老是加倍再送来,搞得我们很不好意思。我的孙女比他的孙儿大一点,有些小自行车等玩具可以接着玩。结果他又加倍弄其它好东西过来。我曾多次和他说,你太客气了。他总是说,方先生,你怎么这么说呢?我们做邻居,这是几辈人才能修来的缘分。
两家互留电话,代收快递、上下楼搬东西、代开单元门禁等等都是互求必应。
我有时在小区内的口袋公园(通称小花园)打打拳、舞舞龙等,他就站在旁边抽烟观看。我要他参与活动。他说,一天三餐,从清晨出去买早点开始,买菜、接小孩、做家务,一天的锻炼量够了。他体形瘦俊,精神矍铄,我当然不能勉强了。
姚喜欢和我聊天。他一口地道上海话,我一头雾水时,他马上用“沪普”来解释。我们之间毫无戒备,放开放松地聊天,两人都很享受,这也可能是一种愉悦的养生休闲方式吧?
姚的家族原来是挺不错的。在老城区曾有独立的私家三层楼房,动迁后,父辈析产分家各立门户。他是家中独子,当年三个姐姐都自愿上山下乡,就是保他这个男丁在城里就业,从小生活优渥。人较为大气,是交朋友不让别人吃亏的那一类。他老伴籍贯山东,是其父辈扛枪打进上海来的,作为南下干部落户上海了。老伴有山东人的豪爽基因,常年坚持游泳锻炼身体,有时也到麻将室活动,一群“麻友”金不换。其儿子儿媳包括孙子,对我们都很有礼貌。老来客居此地,遇上这样的邻居应该是有福有缘了,我们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