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感慨的说:“过年期间,老在电视上看到你啊!”
我估计,可能是他看到了一些报纸、电视、新媒体上,我参与做的节目,或是接受的采访。这些过年期间的采访,几乎每次过节都这样。这次他可能是注意观察了一下,所以感觉尤其突出。
这也难怪,每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大家的关注一下子就会集中起来,媒体也会抓住这些话题,形成新闻热点。我作为一个民俗工作者,参与的机会自然会多一些。
“民俗就是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生活的人都有资格成为民俗专家,如果平时再注意积累,并且善于语言表达,特别是再加上几岁年纪,这种资格就更充分。这也许是当今民俗专家者众的原因,也是我能在此圈子里呆下去的基本条件。
我一直要求自己,不要仅仅满足于在这个圈子里混,尽量有更高的追求。为此,发挥自己喜读书、善思考的爱好,不光要说出民俗的“其然”,而且要尽量说出“其所以然”。就是讲出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点儿启发,一点儿升华,一点儿回味……于是乎,可能就些微的有了点儿不同。就是这一点不同,成为了吸引媒体和受众的地方。
想想也是,大家伙儿对民俗有兴趣,不光是图个新鲜,而是想知道自己与之有何关系?从而产生兴趣。这跟看热闹完全不同,特别是如今的年轻人,只有让他们感到与内心的呼应,才会真正信服你。
这当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把握好度。要有逻辑、有思想,尽量点到为止,切忌扯得太远,说的太深、太专业。满嘴古旧专业词,一般人听不懂;刻板的讲究形式,难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内容太多说的太快,大家也来不及回味。
民俗既然是生活,那么,就要用生活中的语言,生活中的具体事,来讲清楚民俗与生活的关系,让人感到与每一个人的紧密联系。接下来,再解析这些民俗与天时变化的关系,强调民俗是适应天时的智慧和经验总结。末了,就要特意点出民俗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及对每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这样一来,民俗自然与每个人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包括整体与个人,精神与物质,眼下与长远,过去与今天……成为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有效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和”文化的意义。
每当一个节日来临,节日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场合,我作为民俗工作者的角度、侧重点、受众……都有差异。为此,组织资源,选好角度,把握深浅,抓好侧重点……这些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
今年春节,我参与的军营网络春晚和BTV一档社区健康节目,就挺有代表性。前者要突出部队特色,而且要注意部队过年如何联系地方风俗的话题;后者则更让我感到,以民俗参与烘托这档活动,更要营造过年气氛,处理好习俗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显然,这些话题已然超出了以往民俗关注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多样化。可谓是对过年习俗的丰富。
有时,做民俗节目还要注意突出社会引导的积极作用,让受众感到民俗在不断衍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这种考验更具挑战性,因为这要在统领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感悟出来,才能更好地让人信服、认同。
无论是做节目或搞活动时,往往免不了会涉及到一些商业宣传,为了协调好与文化活动的关系,我侧重虚讲而不实指,讲顺应天时、沟通亲情的重要,把具体产品和服务,作为实现文化目标的手段,且切忌过分提及具体品牌或厂家,这样才更有利于二者的有机结合。
为了持续开展民俗活动,对新民俗的推广,是我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民俗正是因为有了新意,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的心理诉求,求得更大的普及和推广,这当中,必然要对移风易俗的重点、难点、侧重点有所了解,要善于在新旧结合中打造民俗新品牌,让人感到,自己不仅是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因此增添自豪感和责任感。
民俗,特别是节日、节气民俗,虽然存在了几千年,传统文化底蕴丰富,但面对新的环境,仍然受到挑战。好在民俗具有广泛的喜爱和认可,所以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这就需要民俗工作者具有时代的视角、知识的储备和做事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民俗,使其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202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