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代雁灵:关于孩子打游戏的思考

作者:代雁灵   发表于:
浏览:144次    字数:160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篇,  月稿:0

  今天在家长课堂听了季老师的课,很想写篇文章聊聊孩子打游戏的二三事。打游戏引发的家庭矛盾如今不断升级,从最初的讨价还价,再到冲突吵架,个别家庭还上升到了拳脚相加,这场关于打不打游戏的家庭争端在中国无数个家庭中反复上演。

  那么,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打游戏?

  第一,生理与心理原因。游戏设计之初,就大量应用了心理学知识,甚至有心理学的博士参与游戏脚本的设计,特别是利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奥德费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三重需求理论,世界上可以说没有哪个组织和企业能够像游戏一样充分激励人性本身。游戏成瘾的核心原因,在于游戏设计过程中围绕着满足人类的各类需求设计的,由金字塔底层到高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例如简单又即时的赏罚机制、阶段性小目标、竞争排名机制、虚拟头衔和等级,以及不确定性和荣耀体验等,这些简直都是激励人性的大杀器啊。

  第二,周边环境的影响。打游戏中,孩子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欲望下降,在孩子周而复始打游戏的过程中,脑内关于打游戏的这条神经通路不断加强联系,这时候周边环境,特别是家长也爱打游戏,周边同学及朋友都在打游戏,环境与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游戏习惯与暗示,导致有些孩子甚至把打游戏当成交友的一种有效途径,似乎不懂游戏已经成为一种落伍与无知。

  第三,压力和焦虑能更容易导致孩子沉迷游戏,不,不光是孩子,其实成年也是一样的。

  反思一下,压力和焦虑是如今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每个人在应对压力和焦虑的反应不同而已,有人打游戏,有人刷抖音,有人刷电视剧,有人追星,有人采取不良行为……孩子们面临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等等,他们焦虑和不安没有出口,不愿意或也不可能和父母倾诉,最终他们可能用一些反常的行为,比如打游戏来缓解这类压力。想一想,是不是很正常的反应?

  我最近压力也很大,马上面临四门考试,过的可能性很小,工作上目标也有较大的差距,国庆节期间我应对压力的反常行为就是在家哪里也不去,就是躺在床上看小说,没有白天没有晚上地看小说,确实反思来看我应对压力和焦虑的反射行为就是看那些没有什么意义的各类小说,这个行为习惯已经延续了二三十年了,从最早看琼瑶言情小说,到全套梁羽生、金庸、温瑞安、古龙所有小说,到后来成为晋江文学网第一批狂热的读者,这也许是我自我调整心态的方法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其实我这个行为习惯和沉迷于打游戏基本性没有太大区别。年轻时最狂热的时候我也会出现通宵看小说的行为。

  我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一味要求孩子不准打游戏有什么不合理?是的,家长从来都是用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观念决定行为,当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视角不同,我们才能真正正确看待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今天季老师在课上谈到如何解决打游戏,我比较赞同的用丰富的家庭法去挤占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假期中安排孩子参加一些长时间隔绝电子产品的活动(至少21天),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相处,关心指导孩子成长中面对的压力与挑战,约定打游戏的限制时间,为电子产品设置自动锁频时间等方法来,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必须针对孩子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孩子在成长中是一颗小树,长的直不直需要家长扶一把,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笨,积懒成笨,是的,学习没有捷径,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奋斗与拼搏,用汗水才能换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面对这些教育问题,只有不断反省,不断改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才有可能影响孩子,让她慢慢自我改变。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人是被别人说服的,从来说服与变化孩子的只有她自己。

  人生只来一次,唯愿她的人生能够少些遗漏,多些自由,愿女儿未来能有追求卓越的能力和韧劲,更有接受平凡的智慧和勇气,真实坦然地地活好每一刻。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代雁灵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