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深秋暖阳,怀着愉悦心情,邀约同城热心文友小林结伴同行,驱车共赴古城安庆,参加由《同步悦读》组织的一次文学盛会。上午报到,下午听取文学辅导报告会,晚上参加“菱湖之夜”文艺晚会,第二天上午安排了游学活动,参观安庆名胜古迹。我们大家乘车来到迎江寺,下车聆听了胡静老师关于景点精彩解说后,跨过马路,登上雄伟的长江大坝,抬头仰望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振风塔,如你所愿,安庆已是闻名遐迩文都;回首俯瞰一泻千里的涛涛长江水,皖江重镇安庆,厚积薄发,当下发展势头强劲。又见振风塔,心情难以平静,就像遇见多年的老友一样。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振风塔,那是1987年9月开学季,那年我考上了武汉一所高校,父亲送我上学,我们从老家舒城乘坐4个多小时长途客车来到安庆,再从安庆转坐轮船,顺长江逆流而上24小时到达武汉。当时和父亲在安庆码头分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到安庆汽车站,下了车,父亲用扁担挑着行李,一头是被子一头是行李箱。我们看见了振风塔,来到了江边码头,买票检票候船,送我上了船,我一人登上了始发上海经过安庆至武汉的轮船,就此分手。父亲杵着扁担,伫立在码头上,久久不愿离去。我站在轮船甲板上,渐行渐远,我渐渐看不清人群里的父亲时,我的眼睛湿润了。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第一次看见长江,第一次乘坐轮船,第一次见到振风塔,能够深深地感触到父亲的担心和不舍。
第一次看见振风塔,没有进塔,那时因为要赶路,没有游玩想法。后来每次上学放假都要路过安庆,路线熟悉了,游玩振风塔,就是自然的,散发着黄梅芳香安庆及巍峨深情款款的振风塔已深深印刻在我脑海里。参加工作后,也多次来过安庆,有时坐在车里,路过迎江寺,总会打开车窗瞄上一眼振风塔。
文学创作一直是我的梦想,上大学时一头扎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些文学书籍。还喜欢上当时流行的汪国真朦胧诗,摘抄着许多,也学着写了一堆自我感觉良好的诗句。
参加工作后,无奈把文学梦想丟在一边。今年7月份,在随意浏览公众号时,遇见了《同步悦读》,被一篇篇有趣的美文所吸引,特别是“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办刊理念打动了我,触动了沉寂多年文学创作心弦。便一气呵成完成了一篇小文《怀念岳父》,鼓足胆气键盘一敲发给了《同步悦读》,能否刊发无所谓,没想到白夜主编第二天就联系了我,并很快推出。激动之余,又写了一篇《老友老黄》,很快又推出。连发两篇,心存感激。正在此时,《同步悦读》发文要举办首次文友研习班,不假思索地就报了名,我想加入《同步阅读》大家庭,重拾文学梦想。
参与研习,收获满满。这次《同步悦读》举办的首次文友研习活动,我感觉很成功很圆满,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给广大文友建立了一个面对面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为广大文友提供了一次难得学习提升的机会;三是为广大文友搭设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实现了文友们自嘲的“见到了你想见的人,办成了你想办的事”目标。当然,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台前幕后,大事小情,方方面面,实属不易!这次活动成功举办得益于组织者的倾心倾情倾力,与会者的积极热情响应,借此机会深表谢意敬意,期待再次遇见。
离开人文安庆城,再望一眼振风塔,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诗人王芳的《振风塔晨曦》诗句:“登塔远眺心胸阔,晨光洒满天地间;新的一天由此始,振风塔下梦亦甜。”,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家喜欢的共同呵护的《同步阅读》犹如诗句中的暖人晨光,希望无限,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