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庆典是六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的高潮。无论是春节的鞭炮声,元宵节的灯会,还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每个节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寄托。村民们通过制作传统食品、贴春联、挂灯笼、舞龙舞狮等方式,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加深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也促进了家族和村落间的和谐与团结。
传统节日韵味。儿童时期,最期待的便是过阴历年. 每年一进入腊月,孩子们就掰指头,日想夜盼。盼快快穿上新衣裳,盼能吃到很多糖果和美食…,盼过年红红火火放鞭炮,最期盼的还是大年初一拜年多挣压岁钱。那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吃麻糖、吹糖人就有了年味。一是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有的贫困家庭,直到大年二十八、九赶最后一个穷汉子集,才简单置办些必须用的年货;二是打扫卫生糊窗户贴窗花、贴年画;三是找有文化的人,有时是大队或小队统一安排文化人写对联。直到年三十上午响鞭炮、贴对联、挂灯笼,下午上完供品,晚上吃了年夜饭才算送去旧的一年,开启新的一年。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吃年夜饭,到了1983年央视有了春节晚会,家里人都聚在一起看春晚。记得我小时候年夜整夜不睡觉,吃过年夜饭后,先是和孩子们上真武庙看鼓匠吹拉弹唱,随后往往还要再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各自从家里带点肉和菜碰锅到一家聚餐熬夜,直到凌晨5点左右各回各家点旺火、放鞭炮,至此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天际,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新来的一年。放完鞭炮在父母给换上新衣服后,哥几个就先给父母长辈作揖拜年,“文革”期间不作揖只问好。然后就去村里的亲戚朋友家拜年,去哪家拜年哪家的长辈们,在问寒问暖后就将炕上摆的年货给衣兜里抓,有的还给腾一杯红糖水,抓几块块糖,贫穷一点的家庭给压岁钱是一个5分钱的大镚,富一点的家庭给一角或2角钱的硬票,炕上摆的年山货也比较丰盛,除大豆、瓜子、糖块外,还有红枣、榛子、核桃等。有一年一个大爷给了我们每人2角钱硬票的压岁钱,把我哥几个高兴极了。由于那时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孩子们在大年初一很少吃家里的年山货,父母们都给孩子们衣服上缝一个大衣兜,专门待给亲戚朋友家拜年时让给盛年货,往往在拜年过程中,就因吃大豆吃多而拉肚子。那时村里还有“迎喜事”的习俗,孩子们五更点完旺火后都赶去参加。到了大年初六就开始到外村姑姑、姨姨、舅舅家,每家带上16个(那时人们叫半耧壶)小白面馍馍或水饺去拜年,中午吃过饭,挣上1至2毛压岁钱,高高兴兴地又回到家里,几天后年也拜完了,好吃的也吃的差不多了,到了正月十五看完社火表演和灯会,正月十六溜了百病后年也算过完了。
过年除了有好吃的,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做玩具,孩子们挣了压岁钱后,家长们大部分留下作为新学年上学费用,也抽出一小点余钱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玩具或吃食,逗孩子们开心快乐。记得那时还有的年份,国家提倡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号召,致使那时的工人们过年不放假,社员们大年初二就开始出工劳动刨冻粪。
“文革”前,村子里每年正月传统民俗社火表演形式多样,有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拉旱船、扛阁、背阁等,各家各户用彩纸、灯盏制作的灯笼五彩缤纷,都张挂在各家各户大门口、屋檐下、街头巷尾。正月十五还举办灯会,将各家的灯笼集中在戏台台下,供人们观灯欣赏。那时的民俗社火表演都是由男同志扮演。“文革”中,由于受“破四旧、立四新”的影响,传统的民俗社火表演被迫取消,就连写春联也很少用传统的春联内容,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进行。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传统的民俗社火表演才逐年得以恢复,表演的人员也由过去的单一由男人表演改变成男女同时上演,表演形式、内容、服装更加丰富多彩。
那时每到端午节、中秋节的时候,正是夏管、秋收的大忙季节,但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还是享受着传统的节日快乐。“端午节”,人们都抽空到集市上买上粽子叶,在家中自包粽子吃。“中秋节”,人们都提前买上1、2斤月饼和黄秋子、槟子、葡萄等水果,到十五那天晚上在家中蒸个照月并,煮几枝毛豆角,将西瓜用刀刻成花篮摆在院内的桌子上照月。照月用的西瓜都是农历七月生产队自产分给社员的,由于到八月十五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人们都挑选几个放在一旁妥善保管留着照月。往往在中秋节这天,因为生产队抢收黍子碾场到晚上7、8点才勉强收工,中午也都不能好好地吃上一顿团圆饭。那时由于家庭困难,买的月饼、水果等照月物品数量有限,在照完月后,家里都将这些照月后收起的月饼、照月饼、西瓜按人头切成几牙和其它水果一块分给每个家庭成员,生怕外人吃,出门在外的也给保留着,待回来吃。虽然那时家里贫穷,但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延续,每到八月十五,家庭经济再困难也得给老人们买二斤月饼送去孝敬老人,一年中求人办过事的,也得给人家送二斤月饼感谢人家。
丰富多彩的儿童娱乐。每年除过时过节农村文化生活进入高潮外,平时孩子们都是仨仨俩俩利用课余、放学后及节假日,尤其是冬日在校园、在家院、到街上进行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弹房、怼咣、跳绳、推铁圈、打皮球、翻花手巾、抓子、玩杏核、打弹弓、耍风葫芦、摔元宝、捉小鸡、玩扑克、摔泥泡、捉迷藏、撞拐、登拐、玩呼啦圈、霸王鞭、打竹板、吹洋笙等。一些男孩还进行着掏家雀、摸鱼捞小虾小青蛙、放鸽子等。
后来还玩起了用铁豆丝和铜炮作小手枪、用火柴头作弹药玩,用木头制作大步枪。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很多孩子们都带上筐和镐头到小河里去刨腊八冰存到家里全家吃等。那时候,我也算是比较爱玩耍的一个,上述活动都基本参加过,但我最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是打扑克。打扑克的玩法也很多,小时候在我们大院经常和几个男女小朋友最肯玩的有憋王八、别棍、配对、打分等,每天放学回家后我都主动去邀他们玩,院里邻居家有一个比我大4岁的小姑娘也挺爱玩,往往在人家晚上已睡下觉后,人家在被窝,我站在地上还跟她玩配对、别棍等,直至大人们要睡觉时才结束。文革开始,由于“破四旧”,供销社停止了扑克销售,但我们几个还是爱玩扑克,没办法只好自己用牛皮纸和白纸粘贴在一块,用剪子裁成扑克牌,然后用彩笔画上图案去玩。
在文化生活上,看小人书和连环画是向孩子们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主要途径。孩子们你今天买一本,他明天买一本争相传看。那时的小人书内容主要是歌颂英雄人物故事,如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罗盛教、向秀丽、马宝玉、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王杰等,还有歌颂毛主席一家革命烈士及方志敏烈士等英雄事迹的宣传书籍。那时各大队都订阅了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张家口日报、参考消息、解放军画报、人民画报等报刊。大人、孩子们每到中午、晚上或星期天都到大队阅看报纸和画报。我那时基本上是每天必去阅报,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尤其是参考消息是我最喜欢看的报纸。那时人们也有人私自传看手抄本小说,由于大多数内容不符合当时形势,属于禁书,所以,我只是听说有过如“金瓶梅”之类的小说,但没有看到过。
另外,在“文革”时期,家家户户都设立了红书台,摆放着《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毛主席著作宣读》甲、乙种本、《老三篇》、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等,这些书籍成为了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