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趁盐官潮乐之城初步建成、喜迎八方来客之际,我再次拜谒了重新开放的王国维故居。
几年不见,它的外观依旧是那样的简洁、朴素:朝南一堵白色围墙,正中入口为石库门,门楣上方的青砖匾额镌刻着“王国维故居”五个素色大字,墙体由黑色小瓦筑顶,门框左右对称地放置着两棵盆栽铁树,围墙西南侧安放着一尊王国维先生的白色石雕像。与其他地方的一些名人故居相比,这里显得似乎有点过于简朴了。好在大门东侧有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它无声地告诉参观者故居承载的文化之厚重。
本来,在传播手段现代化、多元化的今天,想要了解王国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他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只要在网上一查都能找到答案。但当你来到故居,感受会更加直观,更加亲切,更加深刻,这是非亲临其境无法体会得到的。
故居南隔城墙与钱塘江相望,坐北朝南,为一座木结构庭院式民居建筑,共二进,前为平屋,后为楼房。楼后为花园,有花草树木、假山古井。据介绍,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国维父亲王乃誉将全家从城内双仁巷搬迁至此。因年久失修,1985年政府予以重新整修,并于1987年6月国际王国维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举行揭幕、剪彩仪式,其子王登明、王慈明等参加仪式。
来到前厅,便被正中置放的王国维半身铜像所吸引。这尊铜像是依据他那张经典照片铸就的:一张显得偏瘦的长方形的脸;头戴没有瓜瓣图案的灰色瓜皮帽,就如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那位北大教授辜鸿铭先生戴的那种;眼镜片中透出深邃的目光;上唇蓄着黑色的短须,上身穿着与帽子同样灰色的衣服。整体上给人一种老成持重、朴素严肃之感。
走进陈列室,在第一部分,首先了解王国维的生平及其家世。王国维(1877年12月~1927年6月),字静安,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十六岁考中秀才;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国学大师……王氏家族祖籍开封,先祖是勋绩卓著的抗金英雄,其后代随宋高宗南渡,定居盐官。一百多年前,从九岁至二十一岁,王国维在这幢房子里生活了十多年,有幸在钱塘江涛声的陪伴下成长。大潮汹涌澎湃的雄壮气势激发了他成就事业的决心和意志,弄潮儿敢抢潮头鱼的胆魄滋养了他攀登学问高峰的勇气,日潮夜汐的从不误时熏陶了他惜时如金的品格。他短短的五十几年人生,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其聪颖的天资使人羡慕,勤奋的精神值得学习,独到的见解令人敬佩。
在第二部分,陈列着王先生的各种著作和手稿。他在文学、哲学、教育、戏曲、美学、史学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也许是由于其治学领域涉及古汉语知识,他研究得又很精深,他的专业成就没有如同诗人徐志摩和武侠小说宗师金庸这两位海宁同乡那样广为人知。不过提起王国维,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他引用宋词中的名句把做学问和人生的三种境界概括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治学或事业初期,需要登高望远,明确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追求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坚持不懈;“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后,突然间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达到成功的境界。他的“三重境界说”已经成为广受推崇的经典。可以说,仅仅凭此也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其“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诗句,连用两个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对年华易逝的感叹,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当年在大学课堂上,我首次听到老师讲述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既折服于王先生的学识,又为家乡海宁而感到自豪;后来有机会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看到“海宁王静安先生”的纪念碑,更对先生肃然起敬。现在再次来到他的故居,崇敬之情有增无减。
第三部分,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王国维的论著。郭沫若先生的评语令人印象特别深刻:他用“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对王先生的创新精神作了高度概括,称王国维先生为“新史学的开山”。
来到楼上,分别瞻仰了王国维先生及其父母的卧室,其床铺和书桌都十分简朴。
参观过程中,碰到几位游客在用普通话交谈。一问,原来他们是专程从北京来盐官看潮、趁空隙赶到王国维故居的。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们说,你们是懂文化的人。我还特意告诉他们,201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歧山也曾到访王国维故居。
迈出王国维故居大门,回望它自然质朴又略显简陋的模样,我想说,也许外观并不太重要,内在才是最关键的;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故居,而是它的主人。
我相信,随着各地来盐官的游客越来越多,王国维故居会迎来更多参观者,先生的学术成就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他的治学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