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无数种美食,真的想全记下来。但太多了,不可能,只能将我认为好吃的东西记下来,留给后人。一位伟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拨面条就是民族的。
在几十年前,一位同事曾以《香喷喷的拨刀面》为题写过散文,发表于本地报刊上,家乡的美食也因此闻名。
拨面条可是一种美食。小时候,吃顿拨面条是一个梦。因为那时候每口人一年也就分十来斤荞麦,平日里不来客人谁家也舍不得吃。
荞麦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期间降雨量不能超过200毫米,雨大了将停止生长,甚至是颗粒不收。我小时候最早学会的谜语就是关于荞麦的:红梗绿叶开白花,五方六月才种它。三块小瓦,盖个小房,里面住着个白姑娘。这些,是荞麦的真实写照。但荞麦由于生育期短,种植要求条件高,产量低,农民都不喜欢种。不过荞麦面好吃,荞麦皮是上等的枕头填充物,特别是荞麦面的拨面条儿,别有风味,农民为了尝鲜还是要种的,如今在我家乡的市场上,新鲜的荞麦面1斤已经是4斤白面的价格了。
关于荞麦的故事有好多,但我感觉“三片瓦”的故事更有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对贫苦的农民夫妇,住在一间又低又窄的茅屋里,茅屋上只盖着三片瓦,所以人们都称他们为“三片瓦家”。三片瓦家虽然穷,却养了三个漂亮姑娘,大姑娘大麦,小姑娘小麦,二姑娘荞麦。
大麦和小麦,高高兴兴地嫁给了两个庄稼人,成家立业,男耕女织,日子过得热火。只有二姑娘荞麦,跟大姐小妹不一样,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人懒,什么活也不干,什么苦也吃不了,还爱吃香的穿好的,整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喜欢头上戴一朵小白花。父母把她许给一个叫“苦得”的庄稼汉。荞麦嫌人家生得不体面,人老实,打心眼里瞧不起。
村子里有个坏小子叫“寒露”,终日游手好闲,拈花惹草。一日在地里遇见荞麦,甜言蜜语,勾勾搭搭,从此二人眉来眼去,暗中幽会。荞麦学会了几句诗文,就更看不起大姐小妹。父母一提“苦得”,便顶撞父母。反正不愿和“苦得”成亲。
在“寒露”千方百计的勾引下,荞麦姑娘怀孕了。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丑事。荞麦急着跟“寒露”成亲以遮丑。“寒露”却说门不当、户不对,丢了“荞麦”另寻新欢。
荞麦羞愧难言,不想活在人世。父母从中安慰,姐妹来劝说。荞麦回心转意,情愿嫁给庄稼汉“苦得”。
偏巧那一年天旱地裂,禾苗干枯。急于出嫁的荞麦,请媒人到“苦得”家求婚。媒人回来说,只要有一线之途,也不娶荞麦为妻。
荞麦听了此话,眼泪只好往肚里流,知道都怪自己,是自作自受。再看大姐小妹,都是夫妻恩爱,自己失身“寒露”,身败名裂。还有啥脸活在人世!不如一死了事,就给“苦得”写了绝命诗:
家住三片瓦,出身在贫家。小时爱穿红,长大戴白花。书生寒露把我害,死后不怨爹和妈。
夜里,荞麦姑娘将诗藏在袖筒里,朝着三片瓦的茅屋拜了又拜,来到白天“苦得”干活的地方,长跪不起,呜咽泣哭,吐血而死!
第二天,“苦得”来到地头,看到荞麦姑娘已经气绝,在她的身体四周,长出了许多红杆杆、绿叶叶、开白花的草。他可从来没见过,以为是荞麦变成的,所以把它叫作荞麦。
“寒露”听说荞麦姑娘死在地头,也念往日之情,跑去看望。他刚走到荞麦跟前,那荞麦结的黑籽就唰唰地落了下来。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荞麦当作庄稼来种,下种时间比谷子、玉米迟好多日子也没关系。又不择地、耐旱。但必须在寒露到来前收割,要不就落到了地里。所以民间有“荞麦不过寒露”的说法。
虽然荞麦产量低,但经家乡父老兄弟的精心耕种,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特别是用碾子碾出的荞麦面,做出的拨面条有一种特殊的地方风味。
拨面条做起来简单。就是将碾子压的荞麦面用凉水和好后,在面板上赶成一尺宽、一寸厚的饼,用专用的拨面刀,挤压切砍于滚开的沸水中,漂起就用筷子挑入碗中,拌卤子食用。
荞麦面拨面条清新可口,做卤子的原料有好多种。但只有用农家大酱缸里的红咸菜、加少许瘦肉做出的卤子别有一番风味。记得一位省城来的客人第一次吃拨面条,小伙子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一次吃了3大碗,边吃边叫好,结果一下子撑着了,接下来3顿没吃饭。
家乡拨面条的美味,走到哪儿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