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健身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160次    字数:386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每到海边或小区院内散步,总看到一些健身的人,这时我耳边想起了这样的声音:身体是比地位、身份、学问都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退休以后,比的就是身体,比的就是谁活的时间更长---我觉得这些话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也确实有不正确的地方,是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保养身体、锻炼身体本是为了做事的,否则,再强壮的身体又有何用?锻炼身体也好,长寿也好,本身都不是目的,生命、身体是为了有用,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对自己享受正常生活有用,如果没用,长寿就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品行不好,作恶多端,那么这种人越健康越长寿对社会越有害。

  提到健身,我想起了三个人,他们在健身方面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就是毛泽东的那种健身,把身体看成是修德、学习、做事的基础和条件,这种健身有明确的目的性,这种锻炼是非常有益的。强健的体魄是担当大任的资本,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志向,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非常重视体格的锻炼,认为身体是“知识之载,道德之寓”。毛泽东还曾于1917年撰写了《体育之研究》一篇长达7000字的论文,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该文详尽阐述了身体对于学问与事业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占第一之位置”等著名论断。

  毛泽东认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就怕没有强健的身体。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思想、有学问,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呢?所以毛泽东一直没有放松过对身体的锻炼。他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种方法是冷水浴,此外还有风浴、雨浴、雪浴、太阳浴。但毛泽东一生最喜欢也十分擅长,并由童年保持到少年、青年、中年直到晚年的运动是游泳。郭沫若说“毛主席是少年游池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体育锻炼使毛泽东的伟岸身躯更加强壮,精力、体力愈加过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担当历史大任,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除了他超群的才华、坚强的意志,还得益于他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是毛泽东的又一成功之道。

  从哲学上讲,他坚持体育第一,实质上就是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在他看来,如果缺乏强健的身体作基础,“贵智”、“重德”就只是空中楼阁、水上浮萍而已。他把只重德智而忽略体育的做法看成是“蹂躏其身而戕贼其生”的糊涂和罪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方能刚毅有为。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他明确地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毛泽东认为体育的作用在于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展示了毛泽东早期“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力的增强、体育价值的回归、健身理念的普及,今天的中国已将建设体育强国设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体育,也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如果一个人无才无德,又精神麻木,不把精力放在培养品德、增长才干而只放在健身保养上,那也不能说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鲁迅在1904年曾去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在仙台期间,他因是中国人而遭到匿名信的侮辱,后来在看电影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中国人给俄国人当侦探,被日本人抓去被砍头时,课堂里的日本学生鼓掌欢呼“万岁”,围看的中国人也跟着叫好,于是“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从那一会儿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广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开始的时候鲁迅的确是想学医后悬壶济世,但是现实让他认识到当一个人没有精神时,肉体再强健只是被杀的对象和麻木的看客。,死了多少是不足为惜的,给他们看病又何用呢?还是疗治人的精神吧,于是他就认为文艺是救治人的精神的最重要的事,他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和精神的振奋。所以他就学习文学,希望唤醒国人。一旦他确立了这一志向,就再也没有变化过。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学习工作的内驱力,使他用笔做匕首和刀枪,同各种邪恶势力、落后观念进行了顽强而又韧性的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鲁迅本人就不是一个活命主义者,他在患重病时,本来可以到苏联、日本、德国疗治的,从此搁笔多活几年,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为中国文学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却不,非要继续工作。在他看来,治好病也是为了工作,这同多工作而少活几年是一样的。

  正因为鲁迅有疗救国民麻木的灵魂的想法,才会选择弃医从文,才会写出那些直刺人们精神的文章。这也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医术,只能挽救一个人的肉体,不能挽救他的灵魂。如果灵魂都没了,爱国的心都没了,还要那行走的肉体做什么。因为鲁迅觉得医生只能救治一小部分人而文学可以解放大部分人的思想,更能挽救国民,照亮革命的道路。

  鲁迅弃医从文,表明他有着从根本上济世救人的美好愿望。这是一种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的奉献精神。同时,鲁迅的选择表明,他已经抓住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国民劣根性(以精神疾病为主)问题。他希望用他的笔来改造民众的性格,来唤醒民众,来拯救中国。如果效仿他的人多了,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将近一个世纪了,鲁迅的事业仍然未有完成,有待于有志者继续奋斗,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灵魂的医治者,和孙中山一样,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特别是文化革命的先驱。他的成功对自己实现了理想到现实的飞越;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吼醒了东方睡狮。鲁迅不仅有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还有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学医救人的生命,文章可以唤醒国人。对一个病如膏肓的国家来说,对于封建意识的觉悟远比救人生命更加难得.

  作为中国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被称之为“三朝元老”,意指他一生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出生于1911年的季羡林,2009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九十八岁。

  季羡林先生在98岁高龄去世,是实实在在的高寿了。很多人曾经请教季老的养生之道,季老说:“养生无术是有术。”进而指出自己养生的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季羡林所谓不锻炼,并不是真的不锻炼,而是反对那些为了锻炼而锻炼的“锻炼主义者”。他最看不惯一些人,一生好像只是为了锻炼而来,锻炼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锻炼,除了锻炼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不锻炼并不是说反对体育锻炼,而是体育锻炼要适当。运动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和心脏的能力,过量的运动,反而会造成身体组织过多的消耗,加速加快器官的衰老。长期下去,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于身体。

  体育锻炼固然很好,但是每天都要锻炼两三个小时,那就有点过了。季羡林老先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有多少个两个钟头,每天俩小时,那得搭进去多少时间?而且,过量的体育锻炼有害无益,适可而止才是最佳的状态。

  老年人骨质疏松,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骨折。他们的关节一般不太灵活,太剧烈的运动也容易造成关节脱位等情况。运动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和心脏的能力,过量的运动,反而会造成身体组织过多的消耗,加速加快器官的衰老。长期下去,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于身体。

  季羡林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工作,工作需要强健的身体,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是必要的,但把锻炼弄得很刻意,弄得很正式,甚至主宰了生活的全部,那就没有意思了。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锻炼身体,这对于他来讲实在是本末倒置。在日常生活中,季老并不排斥锻炼,他年轻时就喜好游泳和打乒乓球。上了年纪之后,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有时也忙里偷闲地到北大未名湖畔去散散步,以松弛身心,养精蓄锐。季老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这对于人的大脑来讲,正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他思维敏捷,常常写出备受赞叹的佳作与巨著,这与他平时的锻炼是分不开的。而这个“不锻炼”的提法,不过是季老数十年来执著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无心他顾的结果。心系国学,胸怀博大,孜孜不倦,永不停息.这可能就是长寿的秘籍!老先生的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清心寡欲,心胸开阔。反观现在很多人,胡吃海喝,饮食不规律,熬夜,纵欲,心胸狭窄,经常动气上火等等,这样对比,就很明显了吧。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所谓不嘀咕,就是“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长寿。现代科学表明,人的疾病百分之九十和情绪有关。良好的情绪,带来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带来健康的身体。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一个人如果抑郁、郁闷,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不计较发生的事,不担忧未来的事,努力活在当下,减少自己的欲望,淡泊宁静,就能获良好的情绪,健康的心态。

  庄子《养生主》里讲“安常处顺”,所谓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适度养生,顺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活法。

  2021年10月9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健身 刘军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