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了。
一股越过沙漠,拂过草原,跨过大海的狂风,喧嚣而来,带着翻天覆地的野心。曾卷起沙尘暴,风滚草,掀起巨浪的它,心高气傲地相信自己所向披靡逢无阻挡。此刻眼前这座落单的中火岭,是它想要肆虐的对象,尽管这座距离化州城西十公里,位于石湾街道办境内,源于云开山脉的大山,有着连绵五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三百四十八米的庞大身躯,习惯横行无忌的它仍然叫嚣着向前,想要玩弄这座周围没有什么兄弟姐妹的孤单大山。
一路尘土仆仆的狂风啊,想要先洗把脸,神清气爽地征服大山,便先拐到中火嶂山脚的南面,那里有块美丽的绿色翡翠名为六竹水库。常年五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使得水库湖面开阔,波光潋滟。狂风鼓着腮帮子刮过,吹皱一池春水后,带着柔柔润润的一身湿气离开。
巨兽横卧般的中火嶂,横跨东西的脊梁骨被开辟出一条新路,两车道宽的泥路。可狂风的腿,从来不走寻常路,都是率性而飞,尤爱旋转的姿势。翻滚向前的狂风,绕着中火嶂旋转而上被山脉的庞大拉扯变长的身躯略微有点酸。山上灌木丛林,藤蔓缠绕,蕨植密布,像层层叠叠密密实实的滤网,狂风体内的暴躁狂野分子被缓缓过滤掉,分化成无数股纤细温柔的微风,乖巧地继续向前。
一路上,风遇见了几个采药的人,伸出手去翻几番他们的竹篓,里面躺着红红绿绿酸酸甜甜的野果,有着祛风除湿解毒消肿补气活血等功效的花草根茎叶。风从他们的脚底溜过,知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只为这座原生态的大山,有众多别处开荒劈野的山头所没有的药用宝藏。
风有点晕,不知不觉中它被粉红色的花海笼罩包围着,左冲右撞前突后退都走不出郁郁葱葱的枝头上怒放的粉红花海。这是四五月的中火嶂的一大奇景,漫山遍野的桃金娘,每一根枝头都开着粉红的笑脸,你挤我拥地在枝头嬉闹。置身其中,像是误入桃花源。风温柔吻过每一朵小花,说尽好话,才总算套出路径走出了花海的迷阵。
走到山肩最斜处,打头阵的风勒住了脚底抹油的步伐,眼前是六七十度的斜坡,两边是刀削斧劈般陡峭的山脉。这么陡的坡,风一口气是上不去的,必须得深呼吸几下,腮帮子鼓得圆滚滚的才可以一鼓作气登上坡。
临近山顶,风的耳朵变得杂闹起来,它闭眼去细听,窥探这座大山的状貌和历史。
泉水叮咚,小瀑飞溅,落处成潭,潭有奇石,辉映成趣。几棵古榕垂着写满年龄故事的胡子,围在潭水附近说着闲话家常,例如,人们为何把中火嶂之东,仙人潭之西的吊根古榕,称为仙人拐杖。又如,在中火嶂北侧的奇树如何凭着亭亭玉立卓约多姿凹凸有致的身段赢得仙姑露乳的名号。
离榕树大概半个小时脚程的防空洞里,正在慢奏红色革命歌曲。风甚爱钻洞,呼哧呼哧的在洞里窜上跳下的,却撞得脑门生疼,这个洞与山脚山腰的不同,没有水泥浇灌堆砌的,全程未经加工,头顶洞壁通体都是坚硬嶙峋的石头。风只能气得呼呼乱叫,匍匐着像蛇一样从另一端游出了这个曾在乱世庇护了逃难百姓的避世洞。
风抖了抖衣袖,带动山上草木和鸣。绿叶拉着风的手唰唰数着有多少名人曾先后踏足中火嶂,大文豪苏辙、大学士范祖禹、岭南才子陈鉴……他们对这里壮美山水奇石情有独钟,多次探幽寻胜觅奇,并为其写下大量赞美诗篇。
路经先锋石,风仿似听到南朝宋代第一巾帼英雄冼夫人站在其上排兵布阵,镇压诸叛,安抚百姓的擂鼓鸣金的震撼之音。
好强的风爬上山顶之后,部分身段又合并在一起,身躯又变得庞大起来。纵是如此,它大嘴吹出的气流也吹不散中火嶂西侧的云海。中火嶂由于毗邻南海,加上山高林茂,气候变化万千,常常可见云海缭绕飘渺,遮天蔽日,吞水噬山,行走其中,如坠蓬莱仙境,飘飘若仙。
风其实很清楚,它奈何不了这座原生态的南粤名山分毫,反而会被这座绿色大屏风隔断它继续向前肆虐横行的野心。便借口和云海游戏悄悄溜走了,挥挥衣袖,不曾带走中火嶂的一草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