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对滕王阁作如是之描写:“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清代诗人尚镕在他的《忆滕王阁》里写道“黄鹤盘鄂渚,岳阳据巴丘。吴乡滕王阁,鼎足成千秋。”诗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在游观方位上的鼎足之势。千百年来,滕王阁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时,应御史中丞王仲舒之请,为重修滕王阁写了一篇记文。他在开篇中写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其时,韩愈年已53岁,他小时候的耳闻已然如此,可见早在中唐以前,滕王阁已属江南之冠了。之后,滕王阁便以“西江第一楼”的美名,饮誉“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由李元婴创建,又以他的封号“滕王”命名。
李元婴乃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小弟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始封滕王。在其任内,因骄纵失度,太宗发丧期间还召集僚属宴饮歌舞,遭到唐高宗李治的“切责”。后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迁苏州刺史,寻转洪州都督,次年营建滕王阁。
作为都督的李元婴劣迹昭彰,不堪一提。但作为艺术家的李元婴,可谓技艺超群。明代陈文烛在《重修滕王阁记》里说李元婴:“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李元婴所绘《百蝶图》,或飞或立,姿态翩跹,呼之欲出,价值千金,世人莫不争之如宝。正如当时诗中所云:“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李元婴画蝶独树一帜,被后世尊为“滕派蝶画”鼻祖。
永徽年间,李元婴调任洪州都督时,为了歌舞游宴的需要创建了滕王阁。同时也把刚被汉族吸收融化的蕃乐胡舞以及在京都中原地区流行的宫廷燕乐、春莺啭、菩萨蛮、六幺、杨柳枝、柘枝舞、胡旋舞等音乐舞蹈从中原带到江西,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江南歌舞表演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滕王阁建成后,李元婴几乎天天登阁游宴,寻欢作乐。他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观赏歌舞表演。阁上灯火辉煌,歌舞声、鼓乐声不绝于耳。
自滕王李元婴之后,几乎所有的洪州都督,每逢接官、送别、宴友、登高、庆典等事,均在滕王阁上举行规模不等的大小宴会。一边饮酒赏景,一边观看歌舞助兴。尤其是王勃赴阎都督宴,作《滕王阁序》以后,江南游观胜地,以滕王阁为最。滕王阁在当时就被誉为“歌舞之地。”
滕王阁出名的原因就在于王勃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滕王阁序》的问世,如石破天惊,使滕王阁迅速名噪天下。
清乾隆年间陈准作跋称:“然三尺童子无不诵而习之”可见确属有口皆碑了。清代诗人尚镕在《忆滕王阁》诗中写道:“自到江湖来,外人咨不休。倘非子安序,此阁成荒诹”。历史上滕王阁迭废迭兴29次,它作为中国楼阁文化一座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应该说主要是因为有王勃的《滕王阁序》闪耀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光芒。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指出:“滕王阁……从以王勃一序,脍炙千古”。
关于王勃的写序经过,五代时王定保(南昌人)编著的《唐摭言》,作了生动的描绘: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700里到达南昌。适逢都督阎公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设宴而被邀入席。阎都督原命女婿宿构文章,欲夸其才,席间以纸笔遍请诸客,均莫敢为,不料王勃沆然不辞,当场挥毫。阎不悦,拂衣而起,命下吏伺其下笔,句句禀报。开始几句还认为是老生常谈,而后沉吟不语,及至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才矍然叹曰:“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类似的故事在《新唐书》以及《太平广记》、《唐才子传》等著作中均有或繁或简的记载。后来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冯梦龙演化为话本《醒世恒言》第四十卷“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嗣后郑瑜又据其编为戏曲南北二调,将故事搬上舞台。
后来文人为滕王阁所写作的大量诗文,多半言必称王序,却无一篇能与王序媲美。
王勃《滕王阁序》的影响,还应提到历史上的两位皇帝与毛泽东。
唐高宗皇帝,据《青箱杂记》中载:王勃在沛王府任修撰时,因写了“檄英王斗鸡文”讽刺王爷斗鸡而遭到高宗怒斥,并被逐出王府。可是后来,当高宗读到《滕王阁序》“落霞、秋水”等佳句时,掩卷者久之曰:“真奇才也”,并欲重新召用王勃。才知王勃死矣。
清代康乾皇帝,这位“清圣祖”对王勃的《滕王阁序》十分喜爱,亲自临摹董其昌笔意,御书全文,后人便在滕王阁中增建了御碑亭。
据毛泽东的伴读撰文介绍,毛泽东对王勃《滕王阁序》十分推崇。1964年9月17日,他手书“落霞、秋水”两句赠邵华,即他的儿媳。据说,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的取录自与名胜古迹相关的古典题材的手书楹联,可称之为天下唯一毛书楹联。
据史载,历代名士登阁,以诗文纪盛者无以胜数。其中名气大的,唐代除了“三王” (王勃、王绪、王仲舒)、张九龄、韩愈,还有白居易、杜牧等;宋代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辙、朱熹、辛弃疾、文天祥等;元代有虞集、吴师道等;明代有杨士奇、李梦阳、汤显祖等;清代有蔡士英、钱谦益、朱彝尊、蒋士铨等。自唐至清,滕王阁重建重修28次,每次都有明公、巨卿、宿儒、学者写诗作记,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戊戌,唐代诗人白居易结束3年被贬江州(今九江市)司马的生活,就任忠州刺史路过南昌时,南昌官员就在滕王阁上设宴践行。过往路人也在指指点点观看饯送场面,白居易为记述当时情景,写了一首《钟陵饯送》(古时南昌曾称钟陵):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代文学家韩愈,因上表谏阻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冬月,移刺袁州(今江西宜春)。次年,应御史中丞王仲舒之请,撰写《新修滕王阁记》。他虽然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但对王勃的《滕王阁序》倍加推崇。他对滕王阁的了解是从王勃、王绪、王仲舒的《序》《赋》《记》文章中而来。故而他在《新修滕王阁记》开篇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他在结尾中叹道“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唐太和三年(公元829年),诗人杜牧在他举进士的第二年,曾应江西观察使沈传师之请,来到江西担任沈传师的幕吏。在此期间,他经常与同僚们随同沈传师夜游滕王阁。在阁上一边饮酒欣赏夜景,一边观看柘枝舞的表演。这段闲适的歌舞升平的生活,对他的印象很深。在他离开南昌去安徽赴任时,船泊九江湓浦,写下了四首感怀钟陵(南昌旧称)旧游的诗。其中第二首《怀滕王阁》对阁上柘枝舞的表演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成为描写滕王阁歌舞的传世佳作。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处处堆。
晚唐时期,由于天灾和战乱,滕王阁已开始呈现荒凉晚景,后来虽然几经重修,但景况已经大不如以前了。李涉是我国晚唐时期颇有才气的诗人,自号清溪子,河南洛阳人。《全唐诗》收有他的诗作一卷。李涉与他的弟弟李渤,早年曾在庐山隐居读书,并养有一只白鹿以自娱,庐山白鹿洞因此而得名。李涉曾两次登过滕王阁,他第二次登阁应在唐文宗时,任太学博士,不久被罢官,流放桂粤,途径南昌之时。他的《重登滕王阁》可谓晚唐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诗中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反衬了时代的变迁和滕王阁的盛衰。有人誉之为“晚唐翘楚”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之职,于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退隐江宁。王安石退隐后,曾回江西临川老家探亲,在回临川途中来到南昌,在南昌小住了一段时间,游览了滕王阁、物华楼和洗马池等名胜古迹,题写了几首诗作,其中七绝《滕王阁》就是这次留下的。这首《滕王阁》虽然是首旅游诗,但仍然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白浪翻江无已时, 陈蕃徐孺去何之?
愁来径上滕王阁, 覆取文公一片碑。
现滕王阁最高一层的阁檐下,醒目地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滕王阁”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字迹刚劲、峭拔、俊秀而富有艺术韵味。这字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大手笔。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赴汝州时,曾登游过庐山,留下了《题西林壁》等传世诗篇,后来又几度重游过庐山。宋哲宗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他重游庐山后,南下广东的时候途径南昌,登游过滕王阁。并欣然命笔,书写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苏东坡书写的《滕王阁序》与赵伯驹所绘《滕王阁图》,被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称为“双绝”。后来,苏东坡书写的《滕王阁序》被刻石立碑,藏于阁内。到了明末,又被收入了明刻本《晚香堂苏帖》中。今天,我们在滕王阁大厅里所看到的巨幅铜刻《滕王阁序》和那悬挂在阁上的“滕王阁”三个镀金的大字,都是从《晚香堂苏帖》中拓出放大制作的。
滕王阁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而时有兴废,重修重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据史籍记载,其兴废次数为:唐五、宋一、元二、明七、清十三。它的重修重建,每次都有明公巨卿为之作序写记。目前仅有籍可查的《记》文就有二十七篇,其中著名学者虞集撰写的《重建滕王阁记》,就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记》文之一。
新阁于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七月竣工,南昌官府特派使者到临川请虞集参加落成大典,并为新阁撰写记文。此时虞集正抱病在家,不能赴宴,但他认为唐代韩愈都以能为滕王阁作记,“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于是欣然命笔,撰写了《重建滕王阁记》。
虞集一生曾多次登游过滕王阁,留下了好几首描写滕王阁景色的美丽诗篇,其中有一首《题滕王阁》,是他告病辞官归隐临川,路过南昌重游滕王阁时所写。诗曰:
豫章城上滕王阁,不见鸣銮佩玉声。
惟有当时帘外月,夜深依旧照江城。
南昌的文人结社,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当时的南昌,已是江南的一大经济重镇和文化都会,又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王勃、韩愈等人开创“诗文传阁”文学创作活动的影响,南昌成了文人学士经常聚会的地方,滕王阁更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学艺术家提供了以文会友、切磋文章的机会和场所。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舒曰敬、傅朝佑、谭元春、万时升等二十多位学者名士,相偕登阁赏景,把酒吟诗,酬答唱和,自愿雅结成“滕王阁社”,并公推舒曰敬为盟主,是为南昌最早的文学社团。
明末文人结社、群登雅集的诗文很多,傅朝佑的七律《社集滕王阁赋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他与舒曰敬等二十二人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农历三月二日在阁上宴集,凭窗远眺,把酒赋诗的情景。诗曰:
高敞凭依起暮烟,誰家玉笛奏风前?
飞声暗送凄还切,随意横吹断复连。
浑似凉州传古调,不须桓子弄当年。
一从歌舞湮沉后,此曲听来意欲仙。
滕王阁上的戏剧活动起源于明代。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重阳佳节,新修滕王阁举行落成大典。在江西巡抚王佐的主持下,阁上搭台首演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汤显祖亲自登阁观看,开创了滕王阁戏剧活动的先例。此后,滕王阁上设有古戏台,戏剧演出绵延不断。到了明末,我国江苏无锡出了一个名叫郑瑜的戏剧家。他的学问十分渊博,通文史,工诗词,熟谙音律,尤精作曲,对历代名人轶史很有研究。他一生未入仕途,潜心研究戏剧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郑瑜在研究大量滕王阁史料后,以冯梦龙改编的《马当风送滕王阁》的故事为核心,将王勃作《滕王阁序》的经过加以艺术渲染,搬上戏剧舞台,创作了京剧《滕王阁》。此剧分为前后两折:第一折北调,写王勃南下省亲,路遇马当风神,助其一帆神风,夜行七百里来到南昌,挥毫作《序》,一气呵成;第二折南腔,侧重描写重九宴会阎都督爱才、惜才、赠金相酬,最后江岸送别,王勃南渡。剧中人物王勃、阎都督、吴子章、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等人物性格鲜明,一个个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清代蔡士英捐俸重建滕王阁,被世人传为美谈。蔡士英,字伯彦,号魁吾,汉军正白旗人,是清初的一员大臣,也是历史上与滕王阁关系最密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滕王阁的向往,是从他幼年时期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开始的。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他奉命巡抚江西。受命之日他暗暗自喜,以为从今而后可以经常登游滕王阁,一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然而事与愿违,当他来到南昌,下车之后,刚处理完公事便向南昌官员询问滕王阁等名胜古迹,没想到五年前滕王阁已毁于兵火战乱。他怏怏不乐地来到滕王阁遗址,只见荒草遍地,断砖瓦砾,感慨万分。慨然曰:“江流不改,景物犹存。第时有盛衰,故事有兴废,主持在人。安见衰者不可使复盛,而废者不可使复兴耶?”于是,他决心在巡抚江西期间,一定要重建滕王阁。但苦于当时战后不久,百废待兴,江西财力不足,无法动工。
蔡士英巡抚三年,在他的治理下,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时,众乡绅向他进言,建议他重建滕王阁。他本想再等一段时日,但不久便接到了要他去做漕运总督的命令,于是“乃捐俸经营,寸砖尺木,不以烦之于民间”。把自己的薪俸捐出,作为筹建滕王阁的资金。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僚属、南昌官员和众乡绅纷纷解囊捐助。重建工程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仲冬动工,次年孟春落成。在重建过程中,蔡士英竭尽心力主持建阁工程,他在《重建滕王阁自记》中写道:“酌古衡今,毋敢侈,亦毋敢陋”。
蔡士英在阁成之后,他还向全国知名的诗人、文士、公卿、宿儒广征重建滕王阁的诗文,汇编成《重建滕王阁汇集》。后来,他又广泛收集自唐至明一千年来的滕王阁诗文,编纂成《滕王阁全集》共十三卷,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滕王阁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他在南巡时,自赣江上游顺流而下,直抵南昌,兴致勃勃地游览滕王阁。可是那时的滕王阁已经毁于火灾,他见到的只是瓦砾遍地的遗址,觉得非常扫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张志栋任江西巡抚时,重建滕王阁落成,立即奏报朝廷。康熙皇帝看了奏折,十分高兴。有一天他下朝之后,闲坐书房翻阅古籍,看到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王勃《滕王阁序》帖真迹,联想起滕王阁已重建落成,于是便按照董其昌的笔意临摹了王勃《滕王阁序》全文,并盖上了他的印章。江西巡抚张志栋接到圣旨之后,便在滕王阁的左边建了一座“御碑亭”,将康熙皇帝御书的《滕王阁序》勒石立碑,恭恭敬敬地立于亭内。
如今的滕王阁为第二十九次重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阁楼建筑都要雄伟壮观。它座落在南昌市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占地100多亩,负城面江,傍依南浦,遥对西山,距唐代阁址仅百米,犹是当年王勃《滕王阁序》中所描绘的意境。主阁乃根据梁思成先生1942年所绘制的草图,参照宋人彩绘《滕王阁》以及宋代《营造法式》重新设计的一项仿宋式古建筑,取明三层、暗七层格局,阁身净高54.5米,高于黄鹤楼,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基座象征古城墙,碧色琉璃瓦顶,彩画斗拱梁柱,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宏伟气势和特有风格。2004年,包括滕王阁在内的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18年10月29日,该旅游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宏伟壮观的滕王阁,已然成为南昌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是南昌市一个显著而重要的文化标志,它将以中华文明之灿烂光华永久地光照未来。
202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