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觉,花儿次第盛开着,树木枝枝叶叶繁茂起来,早已婆娑成了一顶顶伞盖,可谓绿树成荫,桃花,杏花早已飘落,此刻,一树的小桃和小杏,清风里,枝桠摇动,细细听听,刷啦啦好似银铃儿,轻轻声响。
不用再多说了,已经感觉到了呢,又到了夏天。不仅有麦子一天天成熟的味道,还有,各种花香,漫漶出夏季的独有魅力来。
说来也不知为什么,家的窗台上,总是放着一盆茉莉花的。茉莉花不仅我喜欢,老公喜欢,母亲更是喜欢。
可以说,从我记事起,家里窗台,庭院里,花园里都被母亲载满了茉莉花。夏季一到,整个庭院里都是茉莉花香,熏染着整个村庄都充满着淡淡的茉莉清雅的清香呢。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庄里几乎家家都养上几盆茉莉花的。母亲最是热情,自家的茉莉总是要培育出茉莉小苗儿来,然后送给喜欢茉莉花的人家。
春夏秋季,母亲很细心的利用水插繁殖茉莉花的,母亲在茉莉花间寻找两年生的,并且要求是比较健壮的枝条,阳光下,母亲穿着家常的衣服,一头长发辫起辫子盘在脑后,干净又利索。一把小剪刀我在手里,咔嚓咔嚓将选出来的茉莉枝条,截成10至15厘米的插条,并且,在每个插条上保留2至3个腋芽和2至3片叶子。
然后呢,找出不透光的瓶瓶罐罐来,注入水,再将剪好的插条栽进去。放在阴凉通风处,隔几天换一次水,大概10至15天就能生根了。
二
茉莉花人人喜欢,茉莉花香,人人喜欢。
明代陈淳就有《茉莉花》诗早早放在那里:浴起月到楹,柔枝方可折。薰风如有情,吹帘散香雪。可见茉莉的香早已从古时候就飘起,那熏风一季又一季,茉莉的香飘也一季季飘呀,飘到至今。
别人咱不知道,母亲可是被茉莉香熏得饭不吃可以,觉不睡也可以,那茉莉花,一天看不到,就会失魂落泊,无着无落的。母亲几乎天天都在她的小小花园里忙碌着。
母亲花园里忙累了,就会拿出茉莉花茶来泡上一壶,自己饮着,也给来赏花的人儿饮着。每天都有人来赏花的,或是路过,或是有村人领着来要花苗儿的。
母亲好客,有人来,很高兴,会把自己的花儿送人去养。也会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别人,更会向喜欢养花的人讨教养花的知识。再就是,母亲喜欢将最好的花茶拿出来,泡上一壶,与人分享。
一壶茉莉花茶,散发出淡淡的花香,一缕缕茉莉花也在散发着清香。这种水里激发出来的茉莉香与花儿自然散发出来的香,在夏风里相遇,好似老友间的相遇,又似他乡遇故知的相遇,欢喜异常,相谈正欢,畅谈着,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更似有缘人儿的相遇,缠缠绵绵,如胶似漆,花香与花香,清雅与清雅纠缠在一起,绸缪,缱绻。
花香万种,花儿也有好多好多,我尤其喜欢茉莉花的。茉莉花,雪白如玉,枝叶翠绿,且简简单单,那茉莉花儿呢,更是小巧别致,不用说,那花香却是幽幽的,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茉莉花的清香,很少能有别的花儿与之相媲美的,所以北宋福州人陈傅在《瓯冶遗事》中谈到福州的特产时,曾自豪地说:“果有荔枝,花有茉莉,天下未有。”
茉莉花,人们越是养着,越是喜欢,越是看着越是爱,那么茉莉花茶呢,越饮味道越浓厚。并且,这茉莉花茶一饮,不仅夏天解暑,冬季添暖,还有呢,人们的话匣子也就次,打开了。不由得,人们就会追究其茉莉花的悠久历史来了。一个说,茉莉花汉朝就有了,可以从《南越行纪》里得知出来,这《南越行纪》是汉朝陆贾写的,这许是,最早记载茉莉花的资料了吧,书里记载“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唯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
又有人说,晋朝有记载的,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有这样的记载:“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
翻开《南方草木状》还有记载:“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与耶悉若、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而那时的“大秦”二字,原来是我国古代时候,对于西方罗马帝国的称呼,这“末利花”毫无疑问,也就是茉莉花。
母亲喜欢《本草纲目》,什么花草都要翻一翻,查找一下,看看到底有何记载。常常翻看,说里面是这样记载茉莉花的:“末利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莳之。”
洁白芳香的茉莉花,不仅讨人喜欢,更是让人着了迷。人们赏着茉莉,嗅着茉莉,饮着茉莉,捧着茉莉,还是嫌不足,就栽种到自家院子里,或是花盆里。
小时候,母亲还经常用茉莉花给我穿手串,茉莉花有现成的小孔,可以很顺畅的穿成花串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宝玉的那块玉来,它是宝玉落草时口里衔着而来,大小如雀卵,精巧玲珑,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最是令人喜出望外,是上面有现成的小孔可以穿绳。而茉莉花,也如宝玉一样,精巧别致,有现成的穿针引线的眼儿,岂不是更加宝贝呢。
每次,我就这样说着,母亲就会说:“联想的好呢,凡宝贝,都是招人喜欢的,茉莉花有何只是宝贝,不要忘了,那首《茉莉花》,才是瑰宝呢。”这一提起《茉莉花》不打紧,人人都能随口就长出来呢:“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人将我骂 ……”
这《茉莉花》歌曲与茉莉花同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很小时候,母亲背着我,不停地在忙碌着。我趴在母亲肩上,有时候,很淘气,哭闹着。然而,只要听到这首《茉莉花》,我就会停止哭闹,安静地听着,还口里哼唧唧发出声响,高兴的样子,好似也在随着母亲哼唱呢。
大些时候,喜欢在母亲的茉莉花间奔跑,玩耍,会把小鼻子凑过去,嗅呀嗅,欢喜地咿呀乱喊乱叫。因为话还没有学会太多,或是还不会表达吧,激动起来,只好乱喊乱叫着,并且手舞足蹈的。茉莉花香,令我迷恋,越大越喜欢,越是离不开茉莉花了。
不仅眼里赏着茉莉花,鼻子里嗅着茉莉花,耳里还要聆听着《茉莉花》呢。
《茉莉花》这首歌曲,说来还是由中国民歌《鲜花调》改编而来的呢。《茉莉花》曲调轻盈委婉,歌词呢,又是朗朗上口,简简单单,很容易记,又很接地气。历来,从南到北传唱,歌词的大意也都差不多少。尤其是,各地还都用自己当地的曲调来演唱,更显得亲切,自然,容易上口。由此,也就,衍生出很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方言版本来,易于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茉莉花》是一首经典民歌,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对于外国人来说,每每想起中国歌曲,他们往往称自己,会的第一首中国歌曲,就是《茉莉花》。因此,咱们的《茉莉花》被称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那么说起《茉莉花》,据说还是英国人约翰•巴罗,最早为《茉莉花》用五线谱记谱。
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不会忘记很有影响力的一部歌剧《图兰朵》,曾经有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竟然,将茉莉花的旋律运用到了其中,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米兰的史卡拉剧院首演。这位意大利作曲家,就是普契尼。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记住了动听的《茉莉花》。东方的优美旋律,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音乐果真没有国界的,从此,也使这首中国民歌走向了世界。
现在我们熟悉的《茉莉花》,还是在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叫何仿的文艺兵在扬州附近金牛山一带采风时,偶然间听到一位民间艺人弹唱的《鲜花调》,当即,就被惊讶到了,真是好听呀,太好听了。当时这首歌词里有金银花、玫瑰花和茉莉花。何仿呢,将歌词修改了一番,只留下茉莉花,并且,使其更加大众化、更易于传唱,歌名就改为《茉莉花》。
母亲和人们聊天,由眼前的茉莉花儿聊到茉莉花茶,再聊到《茉莉花》美丽动人的民歌,情不自禁唱起来,有的人还舞起来。
花儿芳香四溢,人们的生活真是活色天香,日子越过越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母亲说人们不仅喜欢茉莉花,喜欢那淡淡的花香,喜欢那洁白玲珑的朵朵花儿,再啜上一口茉莉花茶,真是美极了。还更加的喜欢《茉莉花》这首歌呢。是的,茉莉花,无论是歌还是音乐,一听到,或唱或舞,人们就会与之共鸣。
其实,确实不错的,一首《茉莉花》妇孺皆知,不仅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同时,茉莉花在人们的心里,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信息,通过不同的演绎不同的发展,早已成为了连接我们国家与世界其他文化的重要桥梁。
母亲,经常的边在茉莉花间忙碌,边哼唱着《茉莉花》,我呢,静静地听,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茉莉花,心儿,柔柔的,很温馨,也会轻轻唱着: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