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宁静·思】山东之大(散文)

作者:北方雪飘飘   发表于:
浏览:40次    字数:5152  原创
级别: 站内管理   总稿:27839篇,  月稿:0
  一

  在中国,有一个省份独获殊荣,被称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那就是我的故乡大山东,简称“鲁”,别称“齐鲁”。齐鲁大地,是祖国版图上一块充满传奇色彩、得天独厚的宝地。

  山东是我的第一故乡,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从小到大,我在山东断断续续生活过十八年。我熟悉和热爱那里的一切,对故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我妈妈的娘家,在原先的莱芜市,后来由于和省会济南合并,变成了莱芜区。我爸爸的老家,在五岳之首泰山所在地,泰安市岱岳区,我们家姐弟四人都出生在泰安。不管是姥娘家的莱芜,还是奶奶家的泰安,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

  虽然算起来,自己在老家呆得时间不算长,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深深挚爱,曾经在那里度过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一辈子的起始之地,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往往一生怀念,念念不忘。那里是我的根,我在那里来到这世上,如今远在第二故乡成都的我,即使身体回不去,灵魂也会飘回去,去和长眠在那里的祖辈父辈,以及其他亲人们团聚……

  早些年,曾看到过中央台的一个广告宣传片,片中在全国最早、开创性的提出“好客山东欢迎您”,让人耳目一新。那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广告宣传语啊,让在外的游子无不倍感亲切,也让不少外地人印象深刻,无形中,油然而生出对山东的好感。

  是啊,身处礼仪之邦的山东人,出了名的热情好客,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方大气,为人真诚热忱,这个提法名副其实。虽然离开故乡几十年,但多年来也回去过很多次,每次回去都尽量多呆些时日,最长的一次,因为疫情缘故,曾在家呆过半年之久。对故乡山东的人和事,有着自己最朴素的情怀,最真切的感受。

  山东人热情,每次我回家,左邻右舍听说我回来,邻居们必得过来坐一坐,和我见见面,唠唠家常,山东话叫“拉拉呱”。和我们家关系比较好的、爸爸的老乡们,都是我的长辈,他们却专门抽空过来看我,有时为见上我这小辈一面,甚至连吃几次闭门羹,让我深感不安,那是因为我恰好不在家,和妈妈去了姐姐家里呆几天。她们总会来问候关心上一番,言谈恳切,真心实意,往往让我感动不已。按理该我先去拜会他们那些长辈,可总也还来不及去,他们就闻讯先来看了我,弄得我很惭愧,总是在他们先来后,我再去回看他们。

  只要一出门,总有人和我主动打招呼,亲切的说:“又回来看你妈妈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其中,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有,我也分不清谁是谁,可他们大都知道我,让我感觉好亲切呀。其中有一家泰安老乡,一直和我家关系最好。每次我回家,那家婶子和她的女儿、我年少时的玩伴,必得大包小包,两手提的满满当当,带着礼物来看我。她们实在太好了,当然也是想借着看我的由头,给妈妈送来不少好东西。他们讲究礼数,东西只能是双数,不能是单数,非常看重礼仪,一直都按老规矩办事。

  每次她们放下东西,死活不要我们的回礼,急急的挣脱开妈妈的拉扯,就跑开了去,让我妈妈总是懊悔不已。她觉得人家带来了那么多的东西,不去还还人情,始终在心里过意不去,很不安。于是,和老乡一样也讲礼的妈妈,又会买上不少同等的东西,骑着她的三轮车,必带着我去老乡家回访。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有还完了这份人情,妈妈才能变得心安,踏实。

  都是多么好的人啊,这就是热情善良的山东人,敦厚朴实的山东人,注重礼仪的山东人。窥一斑可见全貌,从中可见,山东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遵循传统美德,山东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二

  论起来,山东省的面积只有十五点三八万平方公里,在全国三十四个省市中排名第二十位,省域面积不算大。但人口可不算少,整整有一个亿之多,仅次于广东省,全国排名第二,算是祖国大家庭里的次子。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形容山东的话,偏偏还就是这个“大”字。

  说起大,全国挨个找一找,还真就属山东当之无愧,与众不同。曾和外省的朋友谈起过我的老家山东,他们深有同感,不容我介绍,他们自己先就举出了例子说明,比如在常见的称呼上首先就别具一格。别的地方一般叫小伙儿、小伙子,山东人则称为“大汉、好汉”;别的地方一般叫小姑娘、小妹,山东人则叫“大闺女、大妞”。诸如此类,凡此种种,在气势上先声夺人,反正就是“大”!看来,这一点外省朋友都有共识。

  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山东是一片独具魅力的土地,似乎种啥都能疯狂生长,让人惊奇。别的地方一般种葱就是正常的葱,像成都这里就有小香葱、火葱,细细嫩嫩,秀气苗条。可山东人种葱,简直就像是种了棵树,高高长长,身高二米。别的地方栽得樱桃长得像正常的樱桃,可山东人栽得大樱桃,可以直接去掉那个“樱”字,貌似就是个桃,就有那么大。山东的果蔬都是超大号的,山东大苹果、大樱桃、大冬枣,还有大葱、大白菜、大南瓜、大蒜、大姜……太惊艳了,什么都大的不得了。

  曾看到网上有网友在调侃,“大”难道是刻在山东土地上的DNA吗?据农业专家解释,山东的蔬果大,主要是因为品种、气候水土和栽种方式的原因。山东这块宝地,就有这么神奇。

  山东人以面食为主,面食是真爱。大发面饼、大油饼、大馒头、大火烧、大烧饼、大单饼、大煎饼(各种杂粮面做的)等等,就是一个大。山东人对大馒头的痴迷程度,可以说是一天也离不开。山东人的胃里一半是面食,剩下那一半才是菜。

  我每次回家,特别爱吃现烤出来热乎乎的大烧饼,一个太大我能吃撑。不过后来已经有卖小一半多的芝麻烧饼了,对我来说正合适,能吃完一个。有时特别想吃的话,也能吃完一个半最多两个,吃的很饱。

  “煎饼像床单,锅饼像钢板,桃酥像烧饼,烧饼像汤碗”,就是对山东面食生动形象的描写,大就对了。似乎厚实就是山东人对食物最好的尊重,像极了山东人厚朴的秉性。

  因为老家在泰安,我们从小吃的就是妈妈摊的大煎饼,我姥娘家在离泰安不算远的莱芜,那儿也吃煎饼。煎饼是鲁中南人民的主食,也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煎饼可卷万物,营养价值高,保留了绝大部分热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部分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外地人都熟知山东有“大煎饼卷大葱”,清代蒲松龄曾写有《煎饼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吃煎饼有许多有力因素,它易于保存,尤其是秋冬季节,还易携带,有点类似于新疆的烤馕。

  山东人的个子也是高高大大,身高称霸全国。据说之所以个子高大,是因为山东人最早属于一个叫“东夷族”的种族,他们曾生活在山东沿海一带,身材魁梧强壮,相貌堂堂,个子普遍比较高大。

  这个种族的具体形成,跟众所周知的英雄后羿射日的传说有关。传说后羿就属于东夷族,蚩尤也属于东夷族,山东人就是东夷族的后裔。由于遗传基因强大,所以自古以来,山东人长得特别高大出众,倍受瞩目。

  我家中最高的是大弟,一米八几的大高个,他女儿也高,有一米七多。在山东,个高的人比比皆是,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山东大妞。

  单从这些方面,足见山东的惊人之处了。还有好多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能说明山东之大,山东特色就有一个字:“大”。好“大”的山东,怎一个大字了得!  三

  山东之大,在于人文历史地理的大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天选之地,人杰地灵。

  五岳独尊的泰山,就在我的老家泰安市。泰山之尊,主要是与神话传说相关。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头颅化为东岳,故泰山乃成五岳之首。后来则与帝王封禅相关,“泰山安,四海皆安”,泰山被数历代帝王们所重视,视其为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被封禅刻石,使泰山的神圣地位更具权威性,无法撼动。

  另外也与地理地势相关,泰山傲然独立于华北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视觉上极显高大,故登泰山而小天下。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之雄都极为敬仰,留下大量名篇石刻,其中杜甫《望岳》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声名远扬。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这一切都奠定了泰山“五岳独尊”,被公认的历史地位。

  记得十五六岁那年的我,就已经爬过了泰山。一天之内,靠着一双腿,从清早开始爬起,终于登上了山顶,到傍晚再走下来,一上一下,全程都是步行,几乎累断了腿。当熬过难挨的十八盘尽头,在南天门那段登顶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气势雄伟的南天门前,门侧楹联上书“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是的,只有登上顶,才能揽尽万般奇观。

  站在山顶,立在“五岳独尊”旁,“昂头天外”,往泰山下面望去,目之所及,一览无余。远处是曲折蜿蜒的黄河,阳光照射之下,犹如一条银色的飘带,波光粼粼,闪闪烁烁。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视野毫无遮挡的那种感受,果然就好像是心胸猛地被打开了一样,豁然开朗,顿生豪迈之情,瞬间豪情万丈。

  普通人尚有如此开阔感受,想来那些历代帝王,本就自诩天之骄子,英雄盖世,自命不凡。当他们站在山顶,环顾四野时,更能生出一股志得意满的豪气,霸气自然侧漏,一定更有征服感、成就感、获得感、拥有感、神圣感。双手振臂一呼,天下一统,舍我其谁!更觉天人合一,越发神乎其神了。只有登顶,才能感受到不同。

  山东还有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如鼎鼎大名的济南“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大明湖,潍坊则系世界有名的风筝之都,青岛有著名的栈桥,孔孟之乡济宁有三孔、三孟等。有名的地方太多,不胜累举,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都声名显赫。盛名之下,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山东首屈一指,底蕴深厚,赫赫扬扬。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非凡的人文历史,古时人才辈出,著名的代表人物也颇多。如身高九尺(一米九多)的儒家代表人物文圣孔子,军事家、智慧人物代表,身长八尺(一点八八米)的诸葛亮,还有众多的历史人物如亚圣孟子、武圣姜子牙、兵圣孙武、木圣鲁班、才女李清照,以及蒲松龄、扁鹊、秦琼、孔融、宋江……

  近代和现代人物也不少,数风流人物,各领风骚。齐鲁大地如此多娇,无数英雄济济一堂,亦属一“大”特色也。作为山东人,谁人不为自己的家乡倍感自豪,山东人的名声在外响当当,全国各地对山东人的印象都是顶呱呱的好。  四

  山东之大,在于食物普遍量大,饮食文化上的大气,实在。在中国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中,鲁菜名列前茅。

  鲁菜可谓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以咸鲜味为主,讲求咸鲜纯正,突出其本味。因山东出产大葱、大姜和大蒜,以浓郁的葱香为佳,去腥除腥也都少不了葱姜蒜几味调料。

  随便列举一下,经典菜品就有葱烧海参、葱烧蹄筋、三丝鱼翅、白扒四宝、糖醋黄河鲤鱼、四喜丸子、糖醋里脊、把子肉、德州扒鸡、油焖大虾、博山酥锅等。光罗列出这一串名字,听之就已经忍不住的直想咽口水。

  还记得在九十年代初,我在山东工作时,作为食品单位的参赛代表,去参加过地区卫生系统防疫知识大赛。赛后随我们的领队、防疫站站长,去吃大席,也算见了大场面,官方招待我们吃的正宗鲁菜。

  我生平第一次见识和品尝到了,著名的糖醋黄河大鲤鱼,摆盘造型形象生动漂亮,活灵活现,动感十足,非常惊艳。红亮亮的酱料覆盖一整条大鲤鱼,味道酸甜可口,吃起来回味无穷,简直太好吃了。顾不上吃相难看,嘴巴不歇气,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许多我还从来没有吃过的菜,炸大银鱼、白灼大虾、凉拌海蜇、大狮子头、海参烧蹄筋等,以及其他我说不上来的各种海鲜。那满满一大圆桌子菜,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大快朵颐,吃的我是肚皮滚圆,至今难忘。

  那时候我很年轻,才十九岁,出生以来,从没吃过和见过那么多好吃的东西,食材那么丰富,算是开了眼界,饱了口福。此生第一次享受豪华大餐,深感鲁菜的魅力所在,非常合我这个山东人的胃口。家乡的美味,留在舌尖,缠绕心头,一生不忘。

  多年以后,有一年我从成都回老家,和老朋友两个人在泰安市里,随便找了一家饭店吃饭,想吃老家的饺子,便点了一份。朋友则点了几个菜,其中就有一道红烧肉,一块用绳子捆绑的那种红烧肉,也叫东坡肉,颜色红彤彤的极为诱人。等都端上桌子,立即把我惊住了,目瞪口呆!那一大盘实实在在的大饺子,我们两个人都吃不完。还有那捆成四份勒紧的红烧肉,一小块就足够大,一整块则占据一个大盘子!

  可问题是,点餐时并不觉得价钱有多贵呀,这份量也太足了,完全超乎想象,老家人是真的好实在,唯恐我们这些食客吃不饱似的。我自小离家在外多年,已经习惯了南方的生活方式,胃口没有那么大,真吃不了那么多,所以有点吃惊,当即就有点大惊小怪,超出了我的认知。

  有此一遭,记得再吃饭时一定要先问清楚份量。后来有一天晚上出去吃宵夜,吃的是海鲜烧烤,我就不敢像以前一样,任性地随便点一大串烤串。只见那烤大虾是真的很大,一根签子串一个大虾,我那小胃口,吃不了多少大虾,再喝点饮料,肚子就有些饱胀,还想多尝试点别的菜,就得每样只能少来点。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林翠华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