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篇名家散文——《后面的海》。
作者一心只为写作,像一朵羸弱的小花在寂寞角落里小心翼翼地静自开放。周围人,勿论亲戚朋友,对他的行为表示出某种轻蔑。现实于他而言,只有坚守那份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寂寞,遭受异于常人的痛苦与煎熬,一刻不停地往前,收获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好的作品,才对得起曾经立下的铮铮誓言。然而,付出与收获往往不遂人意,不能常规地去理解这番作为,但收获又符合辛勤劳作的常规,即一分汗水一份收获原则;可现实中又伴随着另一种情形,希望越大,愿望越强烈,结果带来的失望就越深刻,打击也越深重。煎熬中,差一点放弃的人不知有多少!
文中提到严冬过去嗅到春的第一缕讯息,和乍暖还寒的春天里,从集市上买来一束瑟缩的小花,养在向阳的窗台上,以及在单位平白遭致的冷眼。世人的心态很奇怪,他们艳羡仰慕成功,却漠视甚至嘲讽他人所做的努力。某个特别的夜晚,在烛光下,作者自酌自饮,形只影单,那是世所未见孤独求败身陷囫囵的心境与追求文化时尚和理想的另一种孤单。
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了编辑部的来信,一切,仿佛才刚开始。
关于这篇文章,作者将文学隐喻为“后面的海”,将己比作羸弱的小花。阳光下,推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整个春天,是他心境中不绝的信念与希望!
从文中所提供的情景信息看,他初学写作和发布作品是改革开放以前,应该说,那个年代更体恤和珍惜文化人,而不至平白遭人猜忌才对。也许,是我仅凭回忆,揣测作者的意图有误?或者,我只是一厢情愿地把作者的那一点委屈和自我怜惜的情感,生硬地扯到自己身上,是为了哭诉自己的遭遇而自圆其说,不自觉地忆想起这篇文章,和文中照影下仿若我自己的影子?无论何种情形,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这番经历和那份心境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对于后来者,这份孤独感同样不可避免——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话,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像作者那样,孤军奋勇,一条路走到“黑”。走到思想黑暗的尽头,才可能觅得一线光明。就像黑夜的边缘就是青天白日一样。这里所言的黑暗,是思想不能通达的任何地方。实际上,求真者的孤独,只是表象,在其内心,自有一方天地,因而,这种常人所言的孤独,或者是虚无的,一种误传;即便自诩孤独,也与旁人有异。孤独的形式同样因人而异。当你明白孤独时,孤独是有自身的重量、价值和意义的,它不再是阻挠你我视线的蔽障,当你在文学的路上,孤军奋勇,与它邂逅于思想的内外交困,那么,孤独就是你的激扬文字,就是你清澈见底的思想溪流,它会把你不愿耳闻的世俗杂音和喧嚣隔离开,还你一片孤芳自赏的优雅从容。
我的确是想写“那片海”来着,对一个想搞文学创作的人来讲,那片在思想中一直沉默的海,只有泅浮和畅游其中,才能真正欣赏到那片海的水之蓝,之柔媚与深沉。而驻足堤岸,踟蹰不前,将永远无法领略到别人穷其一生只觅得一知半解文学海洋的无限风光。
因而,不管我周遭有多少白眼,我用我的性命担保并确定,就是那片“看不见的海”,魂牵梦绕着我,让我不肯安分,让我思思慕慕地想突破那些限制我思想自由的思想的桎梏与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