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绿色出行时代(散文)

作者:想飞的企鹅   发表于:
浏览:6次    字数:260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278篇,  月稿:7678
当今社会,倡导“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已经成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话题。我也稀里糊涂地在这个世上活了几十年,可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两个词条时,还真不知道是啥意思,最多就是能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感觉到,这个词肯定不是鼓励所有人都戴着“绿帽子”在社会上混。后来才了解到,“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是提倡人们外出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是更环保的骑车出行。弄明白意思后,我瞬间觉得有点儿“反胃”。

  要不怎么说没有白吃的咸盐呢。现在的我,一直认为自己单纯得像个孩子,对于好多事儿还都整不明白啥意思呢,竟然一不留神,到了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年轻人面前“说古”的年龄了。没白活,还真的没白活。

  现在的年轻人能想象的到吗?如果倒退三、四十年,就是让所有人成天躺在被窝里琢磨,打死那些人都不会想到,中国还会有下本钱去提倡“绿色出行”的这一天。

  毫不夸张地说,“绿色出行”这种方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若干年里,一直是中国普通人的首选出行方式,根本不用刻意去提倡。我既然敢说这话,绝对是从亲身经历里得出的结论。

  就说乘坐公交吧!应该算是比较“低碳”的了吧?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每天能乘坐公交都算是奢侈的了。

  假如找一些年轻人做这样一个调查:如果每天往返五十公里去一个厂子里上班,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我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回答——“开车”,剩下百分之十的人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可能是“乘坐公交”或“单位住宿”,再有就是给多少钱都不去。其实,这种回答只是符合了当今社会的趋势。如果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也恰恰是这种十分符合常理的回答,还真的就巧妙地避开了正确答案。现在的年轻人能想象得到吗?九十年代初,我就是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往返五十公里去一个名为“鹿牌保温瓶厂”的厂子里上班的。不但如此,我当时每天的工资只有三块六毛五,而且是干一天有一天钱,还没有任何保险。你想想,那时候连保险都没有,就更甭提“住房公积金”这样的神仙级待遇了。

  我能想象得到年轻人听到我这段经历后的表情,肯定是先翻个白眼,然后再撇扯廖嘴地回一个字——切。

  天地良心呀!我说真的呢!那时候,我确确实实每天都骑车往返五十公里上班,而且就赚那么点儿钱,如果多赚了一分钱都算我不掏良心。我刚上班那会儿真的是这样,真的不是瞎编乱造。那个年代里,不单单是我骑车上下班,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样。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叫“绿色出行”。

  讲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吧。

  曾经在微信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视频,原作者的拍摄理念应该是想搞笑观众的,有兴趣的可以按照我下面的介绍去网上搜一下。

  视频里,一对青年男女站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男孩儿含情脉脉地看着女孩儿,女孩儿低着头,脸蛋儿红红的,用手指不断地翻转着自己那两条乌黑的麻花辫,时不时偷看男孩儿一眼。两人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静静地站着。

  最终,男孩儿低着头,鼓足勇气说:“我走了。你放心,几年之后,我肯定骑着一辆属于我的二八大杠(二八型自行车)来娶你的。”说完,头也不回,慢慢消失在了大路的尽头。

  镜头一转,还是那条路,还是那棵树,树下站着一个中年妇女,一个长了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骑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出现在镜头里。

  “我回来啦,回来娶你。”中年男人朝着女人飞奔过去。

  女人满眼的泪水,用手捂着嘴,啜泣着说:“你,来得太晚了。”说完,头也不回地朝着停在路边的一辆黑色轿车跑去。

  中年男人扶着自行车,看着扬尘而去的轿车。

  虽说这断视频不长,对话也不多,可是却歪打正着地反应了那个“纯绿色”出行年代的一种现象。那时候,中国被人誉为“自行车王国”。可是,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这种出行方式根本满足不了大众需求。如果都骑二八大杠娶老婆,结果也会像视频的里的男孩子一样,别说黄花菜都凉了,姑娘就是个铁疙瘩也化成水儿了。

  大概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有一部分人摆脱了自行车,开始乘坐公交出行了。

  坐公交好,虽说花点儿钱,最起码坐到车上后,两条腿不用瞎捯饬了,只需闭上眼听售票员报站就知道到没到目的地。

  我还记得,那时候乘坐公交有“月票”。所谓月票,就是在月初的时候去指定地点购买当月的乘车票据,也不贵,十块钱一个月。买完后,只要在有效期内乘坐公交时向售票员出示一下就行,挺方便。

  那时候乘坐公交的人特别多,好像也没有禁止超载的规定,每次车进站时,还没停稳呢,后面就有一大帮人涌上去了。等人都上齐了,车厢里挤不过来挤不过去的。人多了,就有人想着投机取巧,那些人就连十块钱一个月的月票都舍不得买,总是在出门的时候借用别人的月票,售票员查票时,举起来晃一下就算过去了。

  当然了,这种成天想着投机取巧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有一些舍不得买月票的,宁肯走路也不借用别人的。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个一人。论辈分,我喊他叔,他就是那种特别老实的人,老实到你都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分析他。有一次,他因为走五十公里的路回村,还闹出了笑话呢!

  那个叔叔在北京五道口上班。因为他在单位有宿舍,平时又很少外出,所以就不用换月票。有一次,他打算回家看看,有人主动把月票借给他用,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这多不好呀,要是被售票员看出来了,我这挺大人的,多不好意思啊!还是算了吧。最终,他选择了“绿色回家”——走路。

  他选择的路线是从清华大学东门进去,再从西门出来,之后沿着颐和园那条路一直向西,走温泉……那会儿我们村的人经常走那条线路,我是一次都没走过,往下就说不好怎么走了。

  那次,那个叔叔提前请好假,下班后吃完晚饭就急匆匆出发了,很快就进了清华大学东门。你猜怎么着?第二天早上,他竟然又稀里糊涂地从东门出来了。没办法,家是回不成了,只能先回单位另作打算。

  单位人见他灰头土脸的样子,问:“你不是回家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还说呢!我从东门进去后,越走天越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整整在里面走了一夜。这不吗,天也亮了,我看到有个大门就出来了,一抬头——‘清华大学东门’。唉!白白在大学里走了一夜……”

  “哈……”

  这个不是笑话,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儿,发生在那个根本不用刻意去提倡绿色出行的时代。怎么说呢?也许,那时候的人虽说穷,可是足够实在。那是一个大多数人都选择绿色出行时代,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时代。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