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梦回沈阳(散文)

作者:文生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495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7719篇,  月稿:7672


  到沈阳出差,正好是十一月二日。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沈阳是1948年11月2日解放的。沈阳的解放,标志着沈阳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如今的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的超级大城市,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它被评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以1948年11月2日解放为原点的。沈阳市如何走到这个原点的呢?

  昨天经过沈阳北站广场,得知广场上的逐日雕塑,是根据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太阳鸟木雕的原型建造的。太阳鸟木雕发现时,已经碳化,经碳素测定,有7200年历史。这直接将沈阳有据可考的历史推到7200年前。7200多年,多么漫长的岁月!期间发生多少大事小情,孕育多少爱恨情仇的故事呢?

  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着这个问题,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我来到新乐遗址,观看那个太阳鸟木雕,旁无一人。我盯着它目不转睛地看,突然根雕说话了,声若洪钟:“小伙子,你盯着它看,有什么疑问吗?”从中走出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衣袂飘飘,面容却看不清楚。

  我说:“是呀,我有好多疑问呢!您是?”

  “我是木雕老人。”

  “您老今年高寿?”

  “我今年7200多岁了。”我并没有惊讶,仿佛活7200岁很正常一样。“那您什么事情都知道咯?”

  “当然不是,但重要的事情我略知一二。”我想,这正好。“我正想找人问些问题,请问您能解答吗?”

  “你问吧。”我跟木雕老人很自然地聊起天来。

  1

  “沈阳这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建城?”

  “这要追溯到2300多年前。古时,燕国将领秦开率军驱逐东胡,在此地筑候城。古时将刺探情报的人称为斥候。候城是从功能角度命名的,燕国将其定位为候城,即守卫之城,瞭望之城,用来预警北方大地。”

  “这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称为沈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设36郡,此地属于辽东郡。到唐朝此地改名为沈州。因地处沈水(浑河)之北,根据‘山南水北为阳’的传统,1296年元朝改沈州为沈阳。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距今超过720年”。

  2

  “这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城市?”

  “1368年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沈阳所在辽东还没有平定。经过20多年的征战,1368年沈阳建中、左二卫。中卫指挥使闽忠在此筑城。建有四门,东曰永宁,南曰保安,西曰永昌,北曰安定。城内有十字大街,连接东南西北门。

  1621年清朝努尔哈赤溯浑河而上,水路并进进占沈阳。于1625年在沈阳修建皇宫。1631年皇太极在位期间,对沈阳城进行规划和改造,扩建四门为八门。正门大清门,门外左边是文德坊,右边是武功坊;牌坊之外的两侧坐落着理藩院、都察院;在大内宫阙南面东侧大街排列着吏部、户部、礼部,西侧大街对称排列着兵部、刑部、工部衙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家机构设置。这个时候沈阳成为正儿八经的城市”。

  1634年,清朝皇太极将沈阳更名‘天眷盛京’,满语音译‘谋克敦’,兴盛之城的意思。皇太极将都城迁往北京,尊沈阳为陪都,并按照往代陪都之制继续设将军镇守。”

  3

  “沈阳先是国都,后来称为陪都,地位都非常重要。后来怎么衰落的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呀!清朝经过200多年发展,到1840年,已经积贫积弱了。因为鸦片问题,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各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国家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境地,昔日的大一统帝国已经威风不再。1859年4月3日,英国以牛庄不便停船为借口,强迫清政府开辟营口为商埠。从此鸦片等商品直接进入东北各地。1872年英国罗约翰牧师在东关修建基督教堂。1875年法国传教士在天佑门外建立天主教堂。1894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大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日本人本想就此顺利侵入沈阳,进入东北。但这一举动刺激了其他列强。以俄国为主,联合法国、德国上演了一曲“三国干涉还辽”的戏码。日本侵占辽东半岛的企图暂时破灭,但清政府要花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表面看主持公道,帮助中国,实际上各怀鬼胎。孱弱的大清朝前门拒虎(日本),后门进狼(俄、法、德)。不久,俄国以还辽有功,索要权益。首先诱骗订立《中俄密约》,一是共同防御日本,二是索要筑路权,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经黑龙江、吉林到达海参崴。孱弱的清政府如何帮助俄国?所以其本质是索要筑路权。1898年清政府被迫允许俄国修筑铁路。沙俄夺得在铁路沿线开采林木、矿产资源及在内河、沿海航行等特权。在沈阳修建火车站,划出6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铁路用地’归俄国人管辖。从此以后,各国势力在神州大地角逐,划分出不同的势力范围。国家领土主权、经济主权丧失,领事裁判权被攫取,整个国家急速衰落,所谓陪都,当然不能幸免,其地位也逐渐衰落。没有强大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地方只能任人宰割。”

  4

  “那么说,沈阳从此进入黑暗时期?”

  “没错!”根雕老人语气明显缓慢了。“从1898开始,到1948年解放的50年间,是沈阳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官府失能,土匪横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修筑,横贯黑龙江、吉林两省,又分支南下,联通旅顺、大连。沈阳是重要节点。围绕着铁路修筑,俄国攫取开矿权、设警权、铸币权、收税权等等,再通过表面合法的经商等,控制着东北经济命脉;又通过军事威慑,甚至直接驻军,保护其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两者互为促进。俄国以中东铁路为侵略载体,将东北三省作为其势力范围。日本人本来割让辽东半岛侵略东北三省的,被俄国阻止。日俄之间矛盾尖锐。1904年不可调和就爆发了日俄战争。无能的清政府只能宣布中立,还要划出辽河以东为交战区。两个强盗到家里打架,不敢反对,还要提供地方!国家衰弱至此,只能苦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日俄战争后,日本同俄国分享在东北的特权,夺取了旅顺、大连,获得长春到旅顺、大连的铁路。然后又向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通商口岸,铁路的经营权、新路线的修筑权等,大踏步侵入东北、侵入沈阳。这个时候,一个出身贫寒的人,起先混迹绿林,终于凭借过人的经济头脑和政治手腕,在本地官府、俄国人、日本人之间周旋,一步步建立军队,开办工厂,创办学校,逐步达到权力的巅峰,1927年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所谓乱世枭雄”。

  “您说的是张作霖吧?”

  “嗯,是的。日本人本来扶持张作霖作为代理人,希望通过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实现侵略的野心。但他们发现张作霖越来越不听话。当张作霖拒绝日本提出的开矿、设厂、移民等更多侵略要求,阻挡其侵略东北的脚步时,就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他们便要清除张作霖,寻找另外的代理人,或者直接侵略。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在沈阳皇姑屯阴谋炸毁张作霖的专列,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张作霖号称东北王,日本人都敢对他下手,何况普通老百姓?只要阻挡日本侵略计划的人,都会被清除。这就是当时的黑暗现实。日本人野心勃勃,公开叫嚣‘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在东北经营30多年后,他们采取了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随即向沈阳的北大营和沈阳城发起猛烈进攻,沈阳沦陷,史称“九一八事变”。日军杀害市民,抢劫银行,侵占兵工厂、机场等,恶行罄竹难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不再遮遮掩掩,直接进行殖民统治,沈阳进入最黑暗时期。”

  “怎么一下子就占领了沈阳呢?乱世枭雄张作霖建立的那些军队呢?”

  “你说东北军呀?这得从1928年说起。张作霖死后,东北没有话事人。这正是日本人想要的结果。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趁着东北混乱的局面,进一步攫取更大利益。可是没想到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很快稳定了局面,被推举为新的东北王。张学良当时二十七八岁,虽然年轻,但颇有政治头脑。他没有屈服日本人的压力。通过一系列谈判,获得稳固地位后,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改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史称‘东北易帜’。从此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打击了日本人觊觎东北的野心!这是张学良做的一件有功于国家的大事。张学良愿意东北易帜,也是评估一己之力对抗日本无法做到,希望借助全国的力量抵抗日本。而九一八事变时,国内并不统一,与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存在的,还有广州国民政府,各路军阀,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江西革命根据地,与国民政府对峙。张学良从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无法借助全国的力量对抗日本。据说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总之,张学良没有采取抵抗行动,将东北军撤往锦州,然后又撤出关外。沈阳人民由此过上亡国奴的日子。但沈阳人民不屈服,东北人民不屈服,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一直在抗争。”

  5

  “那么,长夜漫漫何时旦呢?”

  “是呀,只要不放弃,终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张学良当年不抵挡,其实也是他的一块心病。在经历等待、仿徨、剿共失利后,他终于觉醒。1936年12月12日,他在西安联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军政最高长官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直抗日,史称‘西安事变’。终于因为他的大智大勇,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掀开了抗日战争的新篇章,于国有功。虽然做了亡国奴的沈阳人民、东北人民一直在抗争,但在日本的铁蹄之下,均是螳臂当车。只有全面抗战,才是唯一翻身的希望。多少苦难,多少屈辱!在隐忍和坚持中,沈阳人民度过了漫长的14年。到1945年,事情终于迎来转机。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作战,并于8月9日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展开大规模进攻。1945年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终于,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沈阳迎来新生的曙光”。

  5

  “沈阳因此获得独立自由了吗?”

  “暂时还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国共两党在西安事变后携手御敌。但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共同的敌人消失了,胜利果实属于谁?国内是国共两党展开极其猛烈的争夺。国际上是美国和苏联也在暗暗的激烈交锋。沈阳进入黎明前的黑暗”。

  “中共中央领袖毛泽东早在1944年就筹划派兵进驻东北。在苏联出兵东北同时,即派出冀东李运昌部,山东万毅部迅速向东北进军,约1.5万人。其中的曾克林部迅速攻占了山海关,然后一路北上,经过兴城、锦西、锦州,到达沈阳。9月6日,曾克林司令部入驻沈阳市政府大楼,政治部进驻原日本宪兵司令部,一下子在沈阳站住了脚跟。

  按照中苏友好条约,苏联应当将东北移交给国民党当局,毕竟当时国民党当局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苏联却不这么干,他们知道国民党背后是英美的势力,如果任由国民党接管东北三省,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们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活动,官方说法给予伟大的同情。但移交给共产党,有违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嫌。为此,苏联给中国共产党支招,建议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在东北自由发展。在得到苏联的支持后,中共中央立即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队前往东北,其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林彪、罗荣桓等人。为避免动静过大,这些人采取多种途径进入东北,有的以接收日军投降为名北上,有的以护送难民为民穿越封锁线,有的化整为零混入民间商队。很快在东北扩大到12万人。

  进入东北的共产党干部和部队,如同“种子”,很快在人民群众中生根。他们都掌握一个法宝——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广大群众求解放,谋幸福。因为有了这个法宝,进入东北的共产党干部和部队开展工作卓有成效。他们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放手武装群众,放手提拔地方干部带兵;放手发动减租,组织群众,很快便确立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基础。到1945年底,军队总兵力已经从12万人发展到27万人。

  1946年1月,进入东北的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此时这支部队还不显山不露水。但这支部队有了统一的指挥调度,有坚强的后勤保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强变大。

  国共两党签署有停战协议,也为了照顾苏联履行中苏条约的义务,中共中央连续向东北部队发出指示,“速从城市及铁路沿线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东北民主联军服从命令,撤离了沈阳、长春等大城市。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军事上暂时处于防御态势决定的。这一举动,大气、豪气,面上是被迫,看似吃亏,实则占据实惠。因为在退出大城市,让开大路的同时,占领了广大乡村,获得了稳固的根据地。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