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篇承接七十三回内容,平儿在迎春那里处理了迎春奶妈偷拿累金凤聚众赌博一事,玉柱儿媳妇又向平儿求情,并发誓赎回累金凤,平儿宽容地处理了此事,于是这阵聚赌风波才得以告一段落。
但是迎春的懦弱和无为,导致了下人们的肆无忌惮、主弱奴刁。观现实社会里,何尝不是如此,人性的弱点往往是这样,——奴性的人,需要枷锁和鞭子进行驱使,方才觉得自己像一个人,而有自由思想和纯洁心灵的人,才会有自觉的醒悟。
所以平儿在这里就拥有一种自觉的管理醒悟和宽容。
平儿在玉柱儿媳妇面前,并没有表现出一种以权压人的姿态,而是允许她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既这么样,我也不好意思告诉人,趁早儿取了来,交给我,一字不提。”可见平儿的管理方式既有更多的担当,也有对人的尊重。
特别是她在给王熙凤汇报工作结果的时候,把引起王熙凤烦恼的事一概不提,而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平儿到房,凤姐问他:“三姑娘叫你做什么?”平儿笑道:“三姑娘怕奶奶生气,叫我劝着奶奶些,问奶奶这两天可吃些什么?”
我们知道,前面平儿处理迎春房中之事,从管理上看,聚赌已经不算小事,何况玉柱儿媳妇还蛮横撒泼,实在不可饶恕。再加上探春说的一席话,或多或少,对贾府的管理者王熙凤来说都是不利的。然而平儿却很顺利地化解了这样的矛盾,她安慰了探春和迎春,照顾了王熙凤的情绪,并没有把玉柱儿媳妇的事告诉王熙凤。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儿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助手,她既理性,又懂人心;既智慧又宽容,在问题面前,她不回避,并积极地去解决,不把矛盾激发,也不给上司增加烦恼。平儿的行为值得我们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管理者学习——作为一个企业的主管,怎样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又让自己的上司放心,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一,得有一个基本的做事原则,就是一切站在为大众利益服务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这里平儿是站在维护大观园整体和谐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事的——为了和谐,把大事化小,尽量平衡各方利益。
其二,有才华和主见,对自己有能力掌控的事,果断地作了决定,不给自己的上司添堵。
其三,怎样汇报工作,一不添油加醋,二不邀功请赏,三不制造矛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平儿对比大观园里的老婆子,还记得《红楼梦》五十八回中藕官在大观园中烧纸,被一个老婆子发现,非得拉她去见凤姐的场景,那老婆子的嘴脸与此时平儿的行为真是天壤之别。——人们因为做人的原则和境界不同,留给社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人性的复杂使得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在赞美平儿美好的品性时,同时也应看到人性丑陋的一面。
二
正当平儿与凤姐谈论起聚众赌博一事时,贾琏唉声叹气地进来了。他讲到一个关键的人物:邢夫人。
一语未了,只见贾琏进来,拍手叹气道:“好好的又生事!前儿我和鸳鸯借当,那边太太怎么知道了?刚才太太叫过我去,叫我不管那里先借二百银子,做八月十五节下使用。我回没处借,太太就说:‘你没有钱就有地方挪移,我白和你商量,你就搪塞我!你就没地方儿!前儿一千银子的当是那里的?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神通弄出来,这会二百银子你就这样难。亏我没和别人说去!’我想太太分明不短,何苦来又寻事奈何人!”
贾琏的话里透出三个信息:
一是前面他与鸳鸯商量,挪用贾母的积蓄一事,已经成了;二是贾府里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任何事在短时间内都有可能被透出去;三是邢夫人的品行——在前面我们知道贾琏和王熙凤与鸳鸯商量挪用贾母私房钱的目的是用来度过目前的饥荒,但当邢夫人知道此事后,却硬生生地又从这一千银子里索取了两百。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老人们积攒下来的钱,都会成为儿子媳妇争夺的目标。我们乡下很多儿子媳妇为了争夺老人留下的一针一线,甚至大打出手,根本不会顾念亲情,何况像贾府这样的大家庭呢。所以邢夫人知道贾琏挪用了贾母的私房钱后,她觉得贾琏和王熙凤是出于私心,算计贾母,自然心里很不服气。在这里她明着向贾琏借钱,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如果站在集体的立场上看,假使邢夫人是有大局观念的人,她应该协助贾琏让贾府度过眼下的难关,而不是趁火打劫。所以贾府衰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内部的政治斗争造成的。而邢夫人直接把这场政治斗争推上了一个台阶。
当她从傻大姐那里收缴到那个罪恶的香囊后,在她的内心里,其实已经在策划了一场阴谋。所以王夫人拿着她派人送来的香囊后,非常吃惊,便急匆匆地来找王熙凤:
王夫人喝命:“平儿出去!”平儿见了这般,不知怎么了,忙应了一声,带着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住。一面将房门掩了,自己坐在台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里扔出一个香袋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想你是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空儿;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不亏你婆婆看见,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丢在那里?”
我们可以看看王夫人此时的表现:“喝命”、“含着泪”、“泪如雨下”、“颤声说道”,这些词用得非常贴切,可以看出王夫人复杂的情绪。当邢夫人派人送这个香囊给王夫人的时候,其实在道德和伦理上是对王夫人的一种侮辱——你看看你们王家人!是怎么管理贾府的呢?二是邢夫人并不亲自送来,而是派她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送来,这里面有一种轻蔑和嘲笑,这也更间接地告诉王夫人,这个香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王夫人从中感到一种委屈,也感到一阵恐慌。
尽管王熙凤已经把这个香囊的事说得非常清楚了,并一再强调会慢慢调查,然而还是未能避免王夫人决定对大观园进行抄检的决心。
凤姐道:“太太快别生气。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人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来,反悔之不及。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的住没有别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太太想我这话如何?”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熙凤还是比较冷静沉着的,她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她表面上说到暗查绣春香囊一事,实际是想借此际改革大观园里的现状。一方面裁员,降低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对不服管理、牙尖嘴利的老婆子们进行清理,还大观园一个良好的环境。站在管理的角度上看,王熙凤的意见都是很科学合理的,是值得赞赏和推崇的。
然而当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再次出现,经过一阵挑拨之后,王夫人立马动摇了。有时候读到这里,我们会有诸多疑问:为什么王夫人此时不信任王熙凤了?为什么会相信邢夫人的陪房呢?
三
在整本《红楼梦》里,王夫人的出场很多,然而给读者印象深刻的却很少,我记忆深刻的就两处:一是贾宝玉趁她午睡,与金钏之间嬉戏之言,惹得王夫人狠狠地扇了金钏一巴掌,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金钏的投井自杀,王夫人已经欠下了一条鲜活的生命。第二处就停留在本回,从表象看,大观园的抄检,王夫人应负有直接责任。
她天天吃斋念佛,似乎一心向善,然而揭开这层面纱来看,其实王夫人扮演了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夫形象,她的慈眉善目之下隐藏着她的懦弱和胆小、顽固和多疑。所以王夫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她像王熙凤一样,从小在政治斗争之下长大,很懂得政治斗争的策略,只不过王熙凤表现在外面,而她去隐藏在内心。
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正是方才是他送香袋来的。王夫人向来看视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无二意,今见他来打听此事,便向他说:“你去回了太太,也进园来照管照管,比别人强些。”
首先,王夫人重用王善保家的来监察大观园,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邢夫人送绣春囊一个交待:让你看看,我正在积极地调查此事,而且启用你的人,以此来堵住邢夫人的口。二是转移矛盾,王夫人一定知道查抄大观园是件得罪人的事,而重用王善保家的打头阵,其实也让所有的人看看,这样恶心的事究竟是谁在后面主导呢?所以别小看了王夫人这个天天吃斋念佛的人,她的心机可比王熙凤高明呢!
其次可以看出王善保家的愚蠢,也间接地说明了邢夫人的愚蠢。也许在政治斗争下,邢夫人的手段远远比不上王夫人。
“王善保家的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件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他,正碰在心坎上。”
王善保家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倚老卖老,觉得自己是大太太的陪房,理应受到大观园里丫环们的尊敬才对,然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做人的原则和气度有很大的关系: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没有大气度的人,总会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小过节,怀恨于别人对他的意见,所以王善保家的此时完全是小人的心态。
她首先向晴雯发难——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
什么是体统?就是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言行和举止。晴雯的性格刚烈而直爽,追求自我的完善,——一个人追求自我的完美并没有错,然而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对人的自我发展是有约束和限制的,何况晴雯仅是一个丫环,既漂亮又牙尖,那些守旧的老婆子哪里容得下这样的人呢?
所以王夫人一听到晴雯妖妖调调,便一下子想起往事。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王夫人的往事是什么?也许是她曾经的痛处。她怎么这样憎恨漂亮的女人呢?
美,在忌妒的女人看来,那是一种罪过。王夫人应该有恋子的情节,这个情节来源于她对婚姻的失望。王夫人与贾政结婚,很可能也是出自家族利益之间的考量,她和贾政没有真正的感情。在七十三回里开头写到贾政回来,首先去赵姨娘房里睡觉,可见她在情感上的孤独。所以她把情感寄托在贾宝玉身上,当像金钏或者晴雯那样漂亮的女孩子接近贾宝玉时,她是非常抵制和排斥的。
所以她对众人说:“宝玉屋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要有这个,他自然不敢来见我呀!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且又出来这个事。”
这里的笨,一面指相貌一般,举止平和,没有个性;一面指甘愿为了某种利益而委屈自己的人。这样的女孩子是大众化的,放在人群中,自然也会淹没在人群里。只有个性鲜明,相貌出众的人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忌妒的心里,越是个性鲜明,越能刺痛人家的心,晴雯的性格和她的外貌,在王夫人看来就是她的原罪。
所以当王夫人再次见到晴雯那“钗亸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那花红柳绿的装扮,”便更加地愤怒,急命晴雯快快离去。
在这里,作者也不免对晴雯进行形态的描写,可见晴雯是真正的美——“衫垂带褪”有一种妖美,“捧心之态”有一种动人的可爱,而“花红柳绿”正是生命力旺盛的状态。然而这种情态在忌妒者或贪婪者看来,既是一种罪过,又是一种诱惑。一个人不能发现和欣赏其它生命的美,而用一种丑恶和世俗的眼光来看待的话,这样的人是缺乏生活艺术的,更缺乏人性的温暖,所以一切恶念来源于忌妒和贪婪。
四
当然,这就更坚定了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决心。
于是大家商议已定,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进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来抄拣起,不过抄拣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的,等明日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
王善保家的两次“喝命”表示了一种权力的张扬,一个势利的小人形象就这样喝命而出。想想现实社会里,又有多少这样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不可一世的样子,所以小人不可掌权,小人一旦掌权,必将弄权而乱天下。在这次抄检的过程中,王善保家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方面要在邢夫人和王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借机打压大观园里对他不敬的下人们,所以这最先抄检的必定是怡红院,严格检查的地方也必然是晴雯的箱子。
然而当晴雯掀开箱子,表示抗议和愤怒的时候,王善保家的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
王善保家的这样的话,我们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里是经常听到的。在理亏的时候,小人的虚伪就会展现出来,她见晴雯不满,立即搬出王夫人出来镇压,把一切罪过全部转嫁到王夫人身上,这里既看到小人的圆滑,又让人感到恶心。
不过仔细分析,一切的罪恶,归根结底还是在主子的身上,假如不是邢夫人的心机,王夫人的忌妒,哪有王善保家的弄权的机会呢?所以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别把自己的情绪展现给小人,否则便成了他们弄权的借口,那样的话,失德失信的最终也是自己。
当然面对小人的言行,我们也应该像晴雯和探春一样,给予严厉的痛斥和反抗。
在这一回里,写得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这一行人抄检探春房间的时候。
这里凤姐合王善保家的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原文有一句话用得真好!——“秉烛开门而待。”《三国演义》里孔明用空城计,城门大开,老弱病残在城门口洒水扫地,而自己却坐在城墙上,焚一炷香,泡一壶茶,从容抚琴,琴声高亢之处,似有千军万马,所以吓得曹操落荒而逃。看探春秉烛开门而待,似乎就会看到孔明当年的从容和自信,这是一种气魄,也是一种智慧,——光明磊落和从容不迫之间,正是对那种丑态的嘲讽。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可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她对丫环的保护,有一种责任和担当,这种担当正是一个优秀领导人的作风和气派。她站在智者的高度,透过重重迷雾,把贾府里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她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贾府未来的败亡,首要原因不是外界的力量,而是自杀。从今日大观园的抄查中,她已经预见到未来的结局,所以流下悲伤的泪。可又有谁能明白探春的泪里,焉能不是委屈、愤怒、痛苦、悲哀呢!
反过来想,探春的话里又充满着哲学的思辨:就像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就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也许贾府的兴旺,一定要从内部整治开始。然而探春是一个女子,又是庶出,在贾府里不被真正地重视,所以命运似乎给她开了一个玩笑——有一身的才华,又有入世的思想,却没有名正言顺的机会。
但她并不怕抄捡,也不畏惧任何权力,坦荡荡有君子之风;她看得透,说得出,办得来,坐如龙钟,行如脱兔。所以当王善保家的翻看她衣服的时候,她便把自己的愤怒重重地发泄在那一巴掌上了——
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如今越发了不得了,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你来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儿!”说着,便亲自要解钮子,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省得叫你们奴才来翻我!”
这一记耳光,可见探春是多么地愤怒!
一方面她觉得贾府这些老婆子仗着与主子的关系,拉小团体争权夺利,献媚诟病,弄得贾府上下一阵乌烟瘴气。二是抄检大观园在探春看来,既是对人生自由的侵犯,也是对人绝对的不信任。三是大观园里住的主人不是小姐就是公子,在地位和身份上岂能由一个下人来搜检?
所以读到此处,我想大多数读者的心情一下子痛快了很多,这一巴掌,既打了邢夫人,又打了王夫人,更重重地打在贾府的伤痛之处,所以既过瘾又刺激人心。
五
然而这一场闹剧最终还得以悲剧收场。
当大家搜检到惜春处,搜到惜春丫环入画那里,搜出一大包银锞子,一副玉带版子,一包男人的靴袜时,惜春的表现却令人惊讶。
惜春胆小,见了这个,也害怕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要打他,好歹带出他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这里似乎可以看出惜春受到一种恐吓,但她的表现并不像探春那样仗义,而是非常冷漠地对待跟随自己多年的丫环入画,这里有一种冷,这种冷的态度,也许正体现着惜春不一样的人生观。
相比迎春的懦弱来,惜春又有一种孤独感。也许在探春、惜春、迎春三个姐妹之中,迎春才是最大的悲剧。
前一回我们讲过迎春的懦弱与老实,促成了自己的悲剧,也使得司棋因为缺少管束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们来看看大家在司棋的箱子里究竟搜到了什么:
及到了司棋箱中,随意掏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说:“也没有什么东西。”才要关箱时,周瑞家的道:“这是什么话?有没有,总要一样看看才公道。”说着,便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绵袜并一双缎鞋,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是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给凤姐。凤姐因理家久了,每每看帖看账,也颇识得几个字了。那帖是大红双喜笺,便看上面写道:
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了。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
家好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珠二串,今已查收。外特寄香袋一个,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具。
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儿,所以当搜到司棋的箱子时,众人都不愿意放过她,——众人的心里,其实早已看不惯王善保家的行为。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做事不可太张扬和跋扈,否则到了自己的紧要关头,一定会是“墙倒众人推”的下场。
当大家抄捡到司棋箱子里的东西和这封信时,那香囊的下落就不言而喻了——“王家的只恨无地缝儿可钻。凤姐只瞅着他,抿着嘴儿嘻嘻的笑,向周瑞家的道:“这倒也好。不用他老娘操一点心儿,鸦雀不闻,就给他们弄了个好女婿来了。”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王家的无处煞气,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众人见他如此,要笑又不敢笑,也有趁愿的,也有心中感动报应不爽的。”
也许我们读到此处,一定拍手称快,有幸灾乐祸的心情吧!此种结果,正是大多数人想看到的——王善保家的下场,也正应了她的名字:善有善报,即时现报。然而想想此时的司棋,在孤独无望中等待着命运的宣判。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是王善保家的弄权,间接原因却是迎春的懦弱,管理不严。
而根本的原因是笼罩在年轻生命之上的伦理道德,这种正统思想就像一层厚厚的乌云,弥漫在这一场抄检的过程中,已经压迫得人喘不过气来了。所以表面看,抄检大观园的结果以闹剧收场,然而却是一场大悲剧的前奏。
六
也许大观园里,只有惜春才真正地把这场悲剧看得明白。
第二日当尤氏来她房间看她的时候,惜春对尤氏讲了三件事:
一是坚决要求尤氏把入画带出去。
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叫凤姐姐带了他去,又不肯。今日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告。
惜春是贾府四春末,贾珍的妹妹。她喜欢作画,所以她的丫头叫入画。刘姥姥二进贾府时,贾母吩咐她把大观园画出来,那时的大观园正是花团锦簇,如诗如画,所以才可“入画”。然而进过这夜的抄检,对大观园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从抄检的过程,惜春已经看到人性的自私、恶毒,所以大观园已经不再纯洁,不再有美好的生命力了。惜春此时逐出入画,就暗示了大观园的衰败,从此“出画”,不会再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二是惜春要断绝与宁府的往来。
更又说道:“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累我。”
惜春说宁府是非多。这没有错,而且说到了点子上,就像柳湘莲说的,只有门前的石狮子干净。惜春小小年纪,已经有这样的领悟和见地,说明她的冷眼看得明白,所以她要戒掉欲望,抛却贪念。
三是惜春说到生命应该归于纯洁和清白。
惜春道:“据你这话就不明白。状元难道没有糊涂的?可知你们这些人都是世俗之见,那里眼里识的出真假、心里分的出好歹来?你们要看真人,总在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才能明白呢。”
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去菩提老祖那里学艺,当学成后,菩提老祖叫他回去,孙悟空问师傅该回哪里,这时菩提老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惜春在这里说看人,总在最初一步上看,才算明白,意思说人来自哪里,应该归于哪里,——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带着生命的纯洁,本性的善良,所以人应该保持应有的纯洁和善良,才叫不忘初心。
惜春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用冷眼看尽人世间的权力、财富、欲望和人情世故,并从中领悟到人生无常,一切皆空的道理。所以惜春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大智慧、大境界。她的冷,是一种观自在的境界,像庙里的菩萨,面目和善,塑像冷凝,然心似明境,洞察世间一切。所以惜春的冷,是一种了悟。
《红楼梦》这一回,是整本小说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转折点。抄检大观园,喻示着生命之园不再纯洁,青春乐园的结束,从此将开启大观园离散凋零的结局。
2022年10月12日夜于金犀庭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