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在书海中寻找知己(散文)

作者:鲁芒   发表于:
浏览:46次    字数:293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0

  小区封闭已经第五天了。五天来,并没有不痛快的感觉,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想来大概是与我的读书和写作有关吧。除了每天写一篇文章以外,就是阅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好比一台电脑,阅读是输入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写作就是跟你要写的对象对话,阅读就是你跟书中人物对话,或者说是跟书的作者对话、交朋友。因为不带功利动机,所以并不感到枯燥,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提到读书,使我回忆起我的阅读经历。

  刚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识几个字,当然没有独立阅读能力。我家堂屋西间南面的墙上有一个书架,上面有一摞古书。上学前,我不懂得书是好东西,糟蹋了一些,用来剪了小燕子,借着刮风的机会,让它们飞到天上去了。上学后,渐渐对书有了印象,不糟蹋了。有时候取下一本看看,只见有《诗经》、《左传》、“四书五经”什么的。对《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时候就产生了印象。只是好多字都不认得,是后来慢慢认识的。还记得,不知是《诗经》上还是什么书上出现“沈约”这个名字。后来疑惑,为什么接触那么多古诗文却很少见到沈约这个名字。直到前些日子,我在电脑上查了查,才知道他是南朝梁人,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又想起李煜的“沈腰潘鬓销磨”,其中的“沈腰”就是指沈约老来消瘦成了细腰。嗨,吾生也有涯而知识无涯,的确如此。我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小学阶段基本上没读过什么课外书。那时候班里订了《中国少年报》,我偶尔看看里面的一些短文,也没有印象了,只记得有个“知心姐姐”形象,还有个叫虎子的儿童形象,那都是造出的人物。语文老师有时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朗读《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这算是最早知道还有长篇小说这样的书。

  初中读书就多了。当时有个读书热,好多学生读小说入迷,往往上课的时候把书放在桌洞里偷偷地看,一边看书,一遍不住地用眼睛瞟一瞟讲课的老师,生怕被逮住挨批评。

  六十年代早期,比较红火的书籍是反映革命战争的小说,和反映合作化时期的小说。这些小说我大都看过。当然也有看热闹的意思。我看过的小说有《红旗谱》、《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三里湾》、《灵泉洞》、《三家巷》、《红岩》等等。这些都是进行革命教育的书。我们也的确受到了这样的教育。另外,也可能我是个例外,也说不上什么原因,我喜欢上了茅盾和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巴金的《家》。这部小说对我影响巨大。我读这部小说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主人翁觉慧的思想性格严重影响了我。后来才知道觉慧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好像跟大多数同学不一样。那时候学校看学生孬好,主要看是不是听话,像我这样的学生,是不会受到学校欢迎的,也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因此入团没有我的份。

  也是这一阶段,唐诗宋词和古代文学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大概是受当时的语文教师刘广忠老师的影响。我利用星期假日,背过了《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和《宋诗一百首》的大部分,另外购买了《中华活页文选》五本,照着喜欢的古文、辞赋、诗歌背诵了不少,像汉代文学家梅乘的《七发》,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有韩愈的一些古文。我是一个古典谜。

  按照那时候的教育思想,学校出了我这样的学生是不应该的。学校强调的是学习课本,反对用过多的精力阅读课外书。

  中学阶段结束了,我们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工农兵大学生与我无缘。从此陷入迷茫,不知今后的道路怎么走法。

  七十年代,上边号召读马列,我也响应号召,读了《毛泽东选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论和经验批判轮》、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两卷;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连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也读了。这些书使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八十年代初,我赋闲在家。这阶段我读的书有前苏联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其书气魄之宏大、描写之细致深深地影响了我。也是这个时间,我又接触了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像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像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莫泊桑的小说。还有英国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孤星血泪》和《艰难时势》等。还有俄国托尔斯泰的《复活》。另外罗曼.罗兰《母与子》也读过。这些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人道主义。这些书告诉我,对弱者的同情是伟大的举动。

  后来忙于教学,很少抱着大部头的小说阅读了。

  只是退休之后又开始阅读长篇。我最喜欢的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所以,在时间优裕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下,把欧美批判现实主义名著基本上读完了。具体说来,这阶段读的主要文学作品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莎士比亚的主要戏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雨果的《九三年》和《海上劳工》,美国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甸》、《海狼》等。苏联社会主义作品,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也读了。

  但是我很少精读。

  总结这些年来我读书的收获,我感觉到,读书是个好习惯,读书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知识,读书可以使人深入了解社会人生。记得有人说,“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又有人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的确如此。我不是酷爱读书的那种人,但是我只要生活无聊的时候,就拿起书来。

  罗列了那么多,真有自我炫耀的嫌疑,但我说的没有一句是假话。

  我有一个最大的体会是:读书就是在书海中寻找知己,寻找自己的影子。你喜欢的作家和书中你喜欢的人物就是你的知己朋友,就我来说,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觉慧,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雨果、狄更斯、哈代等。他们都是些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至于中国改开以来的作家作品,因为自己理解能力差,对其很难产生阅读兴趣,实话说,我一本也没读。古典小说中,我对四大名著算是读过了,不过不是很热,反而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饶有兴趣地读完了。我对《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这一文学形象颇有好感,视为知己。这个人不爱钱财,慷慨好施,卖地帮助别人,是那个时代正直的人。他说,他要是多纳一个妾,老百姓就多一个打光棍的,所以他不纳妾。这一形象比现在的贪腐官员好多了。

  我曾经对自己说过:“读书吧,读好书,读名著,不要读垃圾书和平庸的书。”

  最后引用高尔基的名言作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2022.10.25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知己 书海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10-26 11:24
    美文苑
    一辈子爱读好书的人,就是真人能人,书中的朋友胜过尘世朋友。我也爱读书,只是条件差,没有多的书读,一般的名著还是看过的。如今年纪大了,好多书没读完。近来读本市作家巨著巜毕滋卡》好看,书中写我黄氏先人与明朝嘉靖,万历对抗的悲壮事迹,感天动地也。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