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我们所在的湖城也是这天过小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湖城的乡下有着诸多不同日子不同风俗的小年,从腊月二十四的饺子年到腊月二十九的蒸菜年等等。
小年之前有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完成,用我们家乡话说是‘打洋灶灰’。扯一把禾杆对折起来,头尾朝上的方向绑在一根长竹竿顶端,自制的扫灰掸子直抵瓦屋的横梁和瓦底,把一年来积下的灰尘和蜘蛛网一扫而尽,再从室内的旮旯到院子的边边角角,无不打扫得干干净净。遇到太阳给力的天气,室内的家具,农具也都搬出来擦洗晾晒。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扫除尘旧,迎接新风吧。
我的娘家是在除夕的早上过小年,晚上过大年。小年被称为“贼年”。贼年的来历,自古以来的说法是由于祖辈家穷,到了年关总是要躲账,除夕日是债主们收账的最后一天,为了躲账,在天亮之前过好小年就开溜。晚上回来关上门过大年,这一年的债就算躲过了。
记忆中的小年,母亲总会提前一两天把食材准备好,有哪家杀年猪了,去剁十几二十斤来放在瓷缸里。自家的土线鸡挑两只最大的,早上小年和晚上大年各一只。杀好洗净后绑着双脚倒挂在灶台前从房梁上吊下来的钩子上,鸡头掉下来的位置正好在头顶,看着黄澄澄的光皮鸡身和短小鸡冠,我总忍不住用手去摸摸,掰开它的眼睛,端详它的面容。剖好的鱼 ,用一根麻绳从鱼嘴和鱼鳃那里穿过,一并挂上,让那些猫儿鼠儿们望而兴叹。小年的早上父亲通常凌晨两三点就起床,烧好柴火,然后加上煤炭,一阵浓烟后,炭火被点燃了。我们躺在暖暖的被窝里聆听着厨房里锅碗瓢盆和谐的交响曲,父亲开始淘米,捞饭,捞饭也有技巧,米开始翻出沸水面时即可捞出,打捞晚了的话就会烂。刚刚好的捞饭蒸起来芬香爽口,留下的“影汤”是用来贴春联和年画的。
父亲把头顶上挂着的土鸡剁成块状装入砂钵,撒上盐和豆豉放在锅底,上面架着蒸笼,装入捞出来的米饭。一起开蒸,闻到飘出来的鸡香时则鸡熟饭熟。紧接着母亲也开始起床了,准备煎鱼,炒菜,烧米酒。过年,鱼是必备的,话说年年有‘余’嘛。父亲这时候把烧得正红的炭火,铲出来一部分放入灶前的铁炉里,在烧得通红的炭火上盖上一层“炭菇”,学名应该叫“兰炭”。火炉生好了,该叫我们起床了,我和妹妹拿着棉袄棉裤围坐到火炉边穿衣服,梳头发。弟弟最小,需要母亲抱过来穿戴好,安坐在火炉边。父亲把蒸好的饭端到上案,点好香烛,叫我跪拜一下。说是叫爷爷保护我好好读书,保护家里无病无灾。母亲把做好的菜端到堂前的八仙桌上,摆好碗筷。哥哥最喜欢玩烟花爆竹,拿着鞭炮在大门口噼里啪啦燃起来,滚滚浓烟后的爆竹硫磺烟味留下了一地中国红,那是喜庆的年味。紧接着把大门拴起来,如果遇到有人敲门是不吉利的,外人不能留在家里过年,出嫁的女子也不能回家过年。一家七口人围坐,灯火可亲。父母亲坐上座,年饭在父母拿起筷子时拉开帷幕,父亲每次都要夹起砂钵里最面上的鸡头,把里面的'鸡冠'咬出来,(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头脑髓)用筅帚签插上送到我手里,我如获珍宝般地品尝着那美美佳肴。母亲告诉我不要吃打开饭甑的第一口饭,吃了会气大(容易生气的意思)。讲故事也是我们吃年饭过程中的必备节目,那时候觉得父母肚子里的故事特多,年年不同样.
后来姐姐结婚了,第一次感受家里少一人过年的惆怅,再后来哥哥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工作居住地离家十多公里,交通不方便,加上早上不愿赶早,经常把早上的小年也省略了,直接下午回来点坟灯过大年。现在兄妹五人都成家了,弟弟一家人定居深圳,每年的小年由原来的七口原生家庭缩减到只有父母两人了。
我虽工作生活在湖城,小年却一直延续着婆家的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九晚上过蒸菜年。在湖城过年,提倡环保。是不准燃放烟花爆竹的。商品房里也不设香烛台。年夜饭自己动手,做孩子们爱吃的几个菜,没有满汉全席。我摒弃了母亲的观念,让孩子吃打开电饭煲的第一碗饭,没有泄气的饭最香呢。
在乡下过年时,先生会挑个好天气在院子里摆好笔墨纸砚,龙飞凤舞地泼墨,洋洋洒洒写好的对联不一会儿就铺满一地,邻居不嫌弃的话他是很乐意赠送的。到了二十九那天,先生负责挂灯笼贴春联,孩子们打下手。上下三层楼,朝外逢门必贴,包括谷仓和灶台也都要用红纸写上“五谷丰登”“小心火烛”等祝福警示语。我还是喜欢过胳肢窝的日子,通常是婆婆准备年货,忙厨房。蒸菜年自然少不了蒸菜,把剁碎的青菜用蒸肉粉搅拌好后,蒸饭时放在饭上面一起蒸,蒸菜和米饭的香味氤氲着整个厨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不失为一道好菜。现在已经消失在许多年轻家庭的小年餐桌上了。婆家年饭时是开放式的,开着门,遇上亲邻好友到来会热情地留下来喝几杯,出嫁女子喜欢留在娘家过小年。那种开放式的年夜饭方式已经伴随了我二十多年,可我骨子里仍然喜欢关着门一家人围坐,边聊天边享受那不受外人打扰的年夜饭。慢慢细品其中的亲情和流逝的时光.
婚后的二十多年里,每年的除夕早上我都会被梦中家乡小年的鞭炮声惊醒。心之归处,即是幸福。鞭炮的记忆,也是家乡年的味道!
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