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散文||看 戏

作者:凌波仙子   发表于:
浏览:91次    字数:4907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看戏,是众所周知年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儿时看戏,以越剧、绍剧等传统戏曲和折子戏为主。从前,江南农村看戏,没有像当年看露天电影那么密集频繁。露天电影,一般十天半月总能看上一场。而江南农村看戏,不是逢年过节,不是农闲天气凉爽的季节,也是很难看上一场戏的。用老人的话说是“不年不节的,看什么戏啊”。言外之意,农村生活季节性强,农事繁多,农活繁忙,只有逢年过节等凉爽闲暇时间,才演戏看戏,放松一下身心,娱乐一下自己。农忙和炎夏季节,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演戏看戏。

  物以稀为贵。当年农村,盼望看戏的心情远要比看露天电影来得迫切,来得激动。一听到村里或邻村有演戏看戏的消息,常常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自己回顾一下,儿时看戏的资历颇深,看戏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岁时父亲的肩头,远要超过看露天电影的历史。依稀记得两只脚搁在父亲宽大的肩膀上,用手捧住父亲的头,这种“骑马式”看戏,戏台前还真不少。虽然看不懂台上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为什么干什么,但是,那人流滚滚人挤人、伸长脖子全神贯注的壮观场面,一直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虽然老人说“不年不节不看戏”。其实,孩提时代,也不是年年有演戏,节节有戏看。家乡农村演戏看戏,纵然是过年过节,也是偶然才演,偶然有看。几年不演戏,几年没戏看,也是常有的事。

  演戏看戏一般安排在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要祭祖守岁,大人小孩忙得不亦乐乎。过年守岁,传统项目,远比演戏看戏要精彩好玩,自然不会安排演戏看戏。正月初一,是农村传统意义上“天定”的假日。农村人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家里最忙最穷最有事,正月初一这一天,都要歇一歇、搁一搁,装模作样地换上一身新衣服,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不安排演戏看戏,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用农村人的话说,一年中真正意义的休息,也就这一天。正月初二呢,一般要去家里德高望重辈分最高的长辈家中拜年走亲戚,一般也不安排演戏看戏。只有到了正月初三,那些“戏虫”们终于坐不住、熬不住、等不及了。于是乎,锣鼓敲响、唢呐吹响,好戏连台就开演了。

  后来才知道,筹备演戏有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想看戏,也不是那么一件简单且轻而易举的事。一般在晚稻收割后的农闲季节,村里就开始酝酿筹备演戏了。首先是征求意见。要听听村里乡亲们的意见,到底要不要演戏?到底是看“文戏”,还是看“武戏”?是看价格高的戏,还是看价格一般的戏?看“文戏”,可以邀请越剧团演出,乐曲悠扬,轻拉慢唱,文质彬彬;看“武戏”,则邀请绍剧团演出,唱声洪亮,拳来腿往,刀光剑影。当年浙江有越剧、绍剧、婺剧三大地方剧种,在家乡以越剧、绍剧最为出名。因此,大家对这两种戏印象颇深,也最熟悉。看价格高的戏,邀请专业剧团演出,费用较高不消说,档期也比较紧凑;看价格一般的戏,邀请本土本乡的业余剧团演出,虽然费用相对较低且档期宽松,但是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名气有大有小。其次是费用筹措。除了适当安排部分集体资金外,往往还会募集一部分资金,这就需要乡亲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了。用当今时髦的话叫“众筹”。再次就是告知。这种告知的方式似乎有些特别,往往是挑选村里几个身强力壮热心公益活动的年轻人,挑着篓筐,敲着锣,挨家挨户上门告知何时何地有戏演出,邀请全家人去看戏,也盛情邀请外村的亲戚朋友来看戏。虽然没有说每家每户必须捐钱捐物,但是,父母看到挑着篓筐这一阵势,总会从米缸中打上几升米,倒入篓筐里,以示感谢邀请并捐上自己家的一份心意。也有的家庭会捐一点现金,也有的家庭会捐一些年糕、粽子以及其它吃的东西。这些都可用于晚上演出后的夜宵、点心,也挺实惠实用。如此这般,就等着开锣看戏了。

  儿时,也曾听说过有专业的越剧团、绍剧团送戏下乡,或商业演出,由于名气太大、名声在外,又不售票、又不控制人数,周边村庄全都拥来,小小的乡村戏台、露天剧场,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观众,担心发生踩踏事件等,所以,常常是忍痛割爱,婉拒推辞。孩提时代看过的戏,基本上是以本土本乡业余剧团的演出为主,甚至有熟悉的亲戚朋友,不是在乐队里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就是在前台当演员、跑龙套。然而,别看本土本乡业余剧团的演出,演出水平、表演技能、唱功武功等并不逊色,特别是乐队、演员都了解掌握乡亲们的看戏心理,喜欢听什么曲子,喜欢看什么折子戏,了如指掌,台上表演,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看戏的人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甚至看完戏两三天,还会有邻里乡亲对唱功、武功、唱腔等评头论足,意犹未尽。可见乡亲们对农村文化生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

  依稀记得儿时看过的戏,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盘夫索夫》《打金枝》等,绍剧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狸猫换太子》《龙虎斗》等。虽然对于这些戏剧,具体内容已难以说得一清二楚,但是,对于简要的剧情还是能记得八九不离十。尽管绍剧唱腔高亢洪亮、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正义感正能量满满,但是,唱腔高、唱功难、调子多,实在难以模仿学习,甚至连哼哼都难。我还是喜欢看越剧、听越剧,偶然也能哼哼越剧的调,唱唱越剧的折子戏,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十八相送”,《红楼梦》中的“葬花”,《盘夫索夫》中的“盘夫”等,那诗情画意含蓄矜持的表达,那颇有吴越软语细语绵绵的感觉,那富丽堂皇夺人眼球的舞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在十四五岁时,也跟着收音机、录音机,看着《越剧戏考》,学唱一些越剧名家唱段折子戏,自娱自乐。

  看戏与看露天电影,既有群众性、露天性、集聚性等共同的特点,但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看露天电影,由于是光影艺术需要投影的缘故,只能在晚上天黑后放映;而演戏看戏,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全天候”进行。一般情况下,下午也常常会加场演出。不过在光天化日之下露天演出,演戏看戏,演出效果、观看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受外界干扰的东西太多,总缺少一种聚精会神的“带入感”。看露天电影,以放映机为中心的位置,是最佳的收看位置。而看戏呢,则是以舞台为中心,离舞台比较近、视线比较好的位置,是最佳的看戏位置。看露天电影,往往是以放映机为中心,向外置扩展,观看的角度越大,效果越差,到了侧面,看到银幕上的人物几乎变形,收看效果大打折扣。而看戏呢,离戏台越远,既看不到台上演员的表情,又听不清台上演员清晰的唱腔,大有“鸭听天雷,不知所措”的感觉。

  乡村看戏,前排是坐着看戏,中间是站着看戏。如果戏好,还有站在板凳上,甚至用桌子、板凳等搭台看戏。但是,由于农村演戏看戏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以致于狭小的露天操场根本容不下蜂拥而来的观众。于是乎,舞台前面、操场中间位置本来坐着看戏、站在小板凳上看戏的,只好拿走板凳、竹椅。整个操场的人,全都只好站着看戏。一些年轻人趁着人挤人的势头,也开始了不老实地骚动起来,有的人甚至有意挤起了“人浪”,以致本来就人挤人观众中出现了人潮涌动短暂失控的场面。幸亏组织者及时出面控制,否则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因此,儿时看戏,常常是由大人带着去看戏,小孩子往往不能单独行动去看戏,原因就是怕被人挤、被踩踏。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实,看戏也一样。儿时看戏,自然以看热闹、轧闹猛为主,对于欣赏唱词、唱功、唱腔、唱段和故事情节等,知之甚少,了解不多。到了一定年纪,或看的戏多了,有了比较,才稍稍知道一些看戏的门道、看戏的奥妙。诸如越剧的“四大行当”是小生、小旦、老生、小丑;绍剧的角色行当有“十三先生”之称,即十三种角色行当。还有乐队有六人、七人、九人乐队之分,九人乐队是最大的乐队。内行的人看戏,总会问问“乐队是多少人”,就知道剧团的规模与声势了,就知道当晚看戏的热闹程度和热闹场面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仍然记得有一次看戏,一位演员因着急及临场经验不足,竟然忘记了台词,愣是在台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台上一时出现了短暂的冷场尴尬局面,观众中也有人起哄吹起了口哨。好在当时演出基本上是新老演员搭配,在老演员神秘巧妙的提示下,新演员才恍然大悟,醒悟过来,局面得以改变。这种“救场”的局面,只有演员自己知道,尴尬自知,甘苦自知。好在都是业余剧团,都是乡里乡亲,演出结束稍作解释也就相安无事了。

  有人说:疯子演戏,傻子看戏。这往往是对演出到了高潮的演员和观众而言的。总记得儿时看过的戏中,几乎每部戏都有高潮。有的“苦难戏”,孤儿寡母流落他乡乞讨要饭,跪在台前声泪俱下,不但演员进入了角色,一把鼻涕一把泪,边唱边哭,而且台下观众也被逼真的演出所感染,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不消说,更有的甚至假戏真做,从口袋里摸出钱币,抛向演戏的演员。一时,大家纷纷仿效。一个晚上,跪哭演唱的演员还真收到了不少“布施”。这些钱币自然成了剧团的额外收入。有的剧团为此增加了“苦难戏”的时间,以求得更多的额外报酬。这种假戏真做,也是常有的事。还有“冤枉戏”,也容易引起假戏真做引犯“众怒”。像有的剧情是昏官屈打成招、血口喷人,奸臣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等,演员演得投入,观众也看得入迷。于是乎,正在演戏中,忽然从戏台一角爬上了一个气势汹汹的汉子,抓住台上的昏官奸臣等“坏人”就要一阵毒打,一顿猛凑。如果不是七手八脚及时制止,昏官奸臣们肯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哭天喊地。更有的在演此类“冤枉戏”时,气愤的观众向台上演员扔炮仗、甘蔗皮、石块等,表达自己的愤怒。如此,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演员的投入演出和对剧情的生动演绎。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演员进入了角色。如此,真是疯子演戏,傻子看戏。

  说起看戏,就会想到鲁迅先生的《社戏》。古代的社戏,是农村宗教和风俗的一种戏艺活动,与我们儿时的看戏,已有本质的区别。但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描写的一样: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地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农村演戏,不但颇有规矩,而且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像第一天演出,剧团会早早开场,先是祭场,做一些祭天祭地祭众神的动作,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保佑演出顺顺利利、观众平平安安。每场戏的前面,还有“头场”“二场”等敲锣打鼓、吹唢呐、放鞭炮等热闹的暖场仪式,主要是向所有的人发出“戏要开场”的信号,请大家尽快来看戏,目的是尽量让更多的观众到场了再正式演出。离戏台近的村民,虽然听到了敲锣打鼓、唢呐声声,但他们并为着急看戏。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头场”“二场”的热场而已,离正式开演还有时间。每场戏结束,乐队往往还会继续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地演奏十分钟或一刻钟。除了表达欢送和感谢的意思,更是为有序地疏散观众提供灯光、音乐等支撑,使观众不至于冷冷清清地离场,有一种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感觉。在家乡农村有一句“不要锣鼓不停不散场”的俗语,讲的意思就是做事情不要太过份,要留有余地。

  尽管离开家乡多年,已经好多年没有看过农村露天戏,但是,时至今日,我仍然十分钦佩农村业余剧团的那些演员和乐手。平时,他们就是一批下田插秧、下地干活纯粹的农民。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爱好、吹拉弹唱特长,以及无师自通的个人自学,又经过相互配合、相互磨合,最后,照葫芦画瓢,搬出一台又一台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好戏,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儿时,在田间地头,我们也常常能听到他们平易近人快乐爽朗的笑声,以及有板有眼的唱段唱腔。村里红白喜事以及重大活动,他们更是随叫随到,帮忙助阵,忙里忙外,乐于助人。高手在民间,高手在乡村,的确不无道理。一批平日里裤管裹满泥腿的农民,琴瑟笙箫、吹拉弹唱竟然表演得如此炉火纯青,小生、花旦、花脸竟然演绎得如此游刃有余,真让人肃然起敬。

  时代在变迁,文化在发展。如今,农村文化生活早已不局限于露天电影、露天戏了。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后继有人。一些有戏曲专长爱好的群众,自发组织了各种文艺兴趣社团,吹拉弹唱,自编自演各种折子戏,免费到村里社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群众文艺之花开遍江南大地。

  难忘的儿时看戏,难忘的传统文化,难忘的故乡记忆。

  2023年8月12日写于上海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