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83年的父母在时隔5个多月相继离世,母亲去世时正值38度的炎热季节,她经受了高温的炙烤,承受着痛苦的煎熬,在卧床不起近一年后,带着不舍与牵挂,紧握父亲的双手,在父亲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戒指悄然戴在父亲的手指离他而去,时年99岁;而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孤独加思念,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支撑,对这个世界不再留恋,心已冰冻,春节过后在大雪纷飞的时节,追随母亲而去,时年101岁,二人平均年龄正好100,百年风雨,一辈子的深情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父母83年的恩爱夫妻,相互搀扶,相濡以沫,别人眼中的神仙伴侣。一路走来,他们甘苦共尝,不离不弃。父亲始终以感恩、报恩的情感与母亲生活。父亲忘不了身上流淌着母亲的血液。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父亲因病手术,当时急需输血,而医院没有,同去的亲友没有人和父亲血型相同,母亲的血型正好与父亲一样,即使那个年代母亲自己吃不饱饭,面黄肌瘦,她依然毫不犹豫为父亲输血,抽血后母亲几近眩晕摔倒,但是手术中的父亲有了母亲血液的补充,身体恢复很快。父亲忘不了自己绝望时母亲送的衣被。父亲劳改期间,寒冬缺衣少被,父亲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抵御不了严寒,慢慢闭上了眼睛,父亲极度的惊恐和绝望,恰逢此时母亲肩挑数十斤衣物,步行数百里及时赶到,让父亲度过危机,父亲深知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一路走一路问,日夜兼程赶路,肩膀磨破了皮,脚上磨起了泡,付出了多大的艰辛,以至于父亲后来逢人便说,他的命是母亲给的。父亲忘不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为了能让父亲吃上新鲜猪肉,母亲夜间带着棉被在肉摊前排队...母亲生性坚强,与人为善,再苦再累也从不言弃。
父亲百年人生,经历起起伏伏,无论身在何处,依然心系故土和亲人。他离不开对故土的思念,父亲年轻时在外求学、集训、做工,放弃在外的种种机遇,对故乡的情感,促使他回乡主事,而他看到国事皆非,民瘼日甚,毅然效海瑞之不仕,昼耕南亩,夜读西窗,不求富贵,但求安稳,由于他与人为善,历经无数政治运动仍然安然无恙。他离不开对亲人的挂念,为了照顾家庭,他侍亲奉养,育女教男,享天伦之乐,父母83年的恩爱夫妻尽管也有磕磕绊绊,但从未有大的争吵,他把所有的爱给予亲人,他常说千岁父母保不了百岁孩儿,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对儿女的百年之事操心,他对身边先他而去最亲近的外甥和侄儿忧伤。他离不开为乡邻服务的信念。他年轻时就立下“忠、孝、凄(怜悯苦难)、斌(习文练武)、直”的五字信条,80岁时仍然担任村里会计,我劝他年高容易出错,而他说我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90岁时仍然为宗族修谱,我劝他长期这样会烦神伤身,而他说自己是村中最年长的长者,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情况,95岁之前每年春节前一周,他要抛开所有杂事在家义务为乡邻编撰和书写春联,母亲责怪他家里什么事都指望不了,但每当村民赞许和感谢,他感觉做的很值。到了风烛残年,他耳力锐减,与人交流异常困难,但他仍然接受当地电视台的专访,揭秘村中庙宇背后的真相以及鲜为人知村中的故事...
忘不了的是情,离不开的是爱,历经冰与火的时节,经受离与合的情牵,父亲忘却了过去的一切,离开了挚爱自己的儿女,在最后的五个多月,他时常对着母亲留下的戒指喃喃自语,那是他唯一的念想,这辈子他已不能为母亲报恩,只有到天堂与母亲相聚,继续报答母亲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