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阿敏:让生命绚烂的逝者

作者:大嫂高叶   发表于:
浏览:102次    字数:543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0

  泰戈尔说过:“让生如夏花之绚烂。”这绚烂的标准,内涵又是什么?谁也无法定义,但我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容易,企望着幸福、平安,活得精彩,只要按照自己的心仪,去追梦,去努力,就是“绚烂”。

  ——题记

  2023年4月11日,我的缟纻之交韩涛老师因急性心梗辞世。闻讯,我陷入沉痛万分的情绪里,严重失语。一个那么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人,一个与世无争、静默生活的人,怎么就急匆匆地离去了?4月9日的夜晚我们还像往常一样,在微信中互动,让我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沉重和意外呢?

  八十年代,库尔勒市教研中心因办公楼拆建,临时搬迁到我所在的库尔勒市第二小学办公。时逢我在教务处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我有了和教研员们打交道的诸多机会,我和语文学科教研员韩涛老师相识、走近。后来,我调入教研中心成为一名教研员,与韩涛老师同在一间办公室,有着更多交流的机会,也是我们友谊的开端。

  韩涛老师戴着眼镜,一副容颜舒展的模样,说话、行动总是不急不躁,显得惬意轻松。常常看到她捧着教育杂志或者《名作欣赏》《作家文摘》安静阅读。她经常认真地说:一定要读书,读书和不读书人生是不一样的。不读书的人一开口就能听出来。当时,年轻的我尚不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只是敷衍地点点头。真正懂得这句话的蕴意是在退休后的日子里。

  初夏,天气酷热。我默默梳理着与韩老师交往日子的过往。细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就是她的率真,浪漫,悲悯 。

  2019年,我欣然为她的文集《读书与思考》写序。深读她的作品,详尽的了解到韩老师的生平和经历。

  解放前,她出生在山西南部中条山区垣曲县一个贫瘠穷困的小山村,父亲投身革命远离家乡,她和母亲相依为命,熬过童年。上学的年龄到了,她决然走出山村,与远在南京的父亲团聚,争取到上学的机会,得到父亲的疼爱和怜惜。在南京读完小学、中学,十九岁的她自作主张奔赴新疆,成为一名支边青年。身为少将的父亲不忍心她远离亲人独自生活,多次安排她或回内地找对象或调回南京,被生性倔强的她拒绝,选择了在库尔勒扎根,当了一名中学教师,把一生奉献给了支援新疆建设的伟大事业。养育的三个儿女都成为优秀人才,在各自的岗位成长、发光。她的经历印证了“献了青春献子孙”崇高精神。

  或许正是得益于人文充沛的山西大山和南京古城对她的双重滋养,经历了家境困窘、饱尝孤苦、向往自由的韩涛老师,始终保有成年人少有的纯粹和单纯,保有年轻人的浪漫情怀和无拘无束。做教研员时,她不负教育,不负文字,走入学校,作讲座、搞培训。退休了,规划明晰,思考生命,思考死亡……一直在拓宽自己的文字疆域。我坚信,这些优良的品行源于将军的基因,使得这位军人之后具有备坚定、坚强、坚韧的性格。

  在《读书与思考》中,她写道:“平生读书很多,精彩之处一一摘要,堆积如山的读书笔记是我很大的一笔财富,它们耸立在书架上,每每翻阅,知识与书香如美丽的礼花一样在我胸中炸响!我挚爱它们,这是我人生每一段路的精神支柱,是书籍和生活塑造了能够独步人生的我。”她内心盘旋的全是学问,没有空虚,政治、哲学、文学、宗教.....她不慌不忙地涉猎,在不同的书籍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生活开凿出窗口,再反哺到散文写作当中。这种生活情趣其实伴随着一种坚定信念“读书有用!”“读书塑造人生”,在有限的人生中完成无限的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她秉持这一理念,多年如一日读书、作摘录剪辑,正是这种锲而不舍地读与写、写与思,成就了一本一本的作品,《教坛里的歌》《情人一束罂粟花》《韩涛散文集》《读书与思考》。活跃的内心和浪漫的情感,在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些常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琐事在她的笔下生出花朵,可见她对文学的情衷和对文学作品的大爱。

  年轻时经历过远离亲人的时代之苦,行至晚年又饱尝逝去老伴的锥心之痛。受尽了挫折,更有历练,她并未陷入过多的悲伤,始终有着自己的生活目标,过得充实富足。病痛之苦,没能阻止她上进的信念。而是那种步入老年之后的云水禅心,是那种脚步刻意放慢的从容,无论世事如何艰难,她都能从中寻求到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苦难是另一种土壤。她萃取了大地的精华,同时也萃取了她自己的精华,她把内心所有的感受,深埋在这片特殊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收获了丰足的精神食粮 。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我和她的来往日益密集,交流的话题日益宽泛深刻。古人所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那天午后,我俩坐在阳台前,她把剥好的橘子放在我掌心,倾听我宣泄郁闷。她悠悠地说道:“你心里有这么多的不快,遇到的这些不公,但你还是一如既往对待生活,实属不易。我更懂你内心的表达.......”在真切的交往中,我们的情感催化也积蓄着彼此生命中的深沉,又联手对抗着现实无奈的存在。无论如何,那是一段美妙的时光。作为回馈,我时常留意她提到的书名,设法购置赠送于她,或供她翻阅或扩充她家造型别致的书架。

  退休居家的日子,她着意书画,寄托人生。她的灵魂附着在了那柔软的笔尖上,气定神闲,提按顿挫,在一个又一个的晨光中,成就了一幅幅作品。年已七旬的她孜孜不倦的读书, 认认真真做笔记,写书法,练国画 。墙壁上贴着的画,书桌上堆积的画,足以见证她的勤奋与执着。她邀请到擅长画牡丹的陈女士一对一的教授画技,潜心地吸收借鉴画家的成果,以提高自己的画技,沉淀自己追求美的鉴赏能力。这些作品质量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每一张都能让人怦然心动,不管是花草还是鸟类,不管她的用笔怎样,不管她用的是哪一种意象,她真正画出来的,应该是她自己的生命——一个安静而又热烈的生命。多少的心力与关注才能成就这样的一件件作品?面对书案上一刀刀的宣纸,大小不一的毛笔,她的目光却依旧清亮,神态坚定从容,对生命与美的渴望,从她的笔下流淌在宣纸上。

  对于一个重视精神生活的人来说,阅读、写作、绘画、音乐都是她的兴趣爱好,是淡泊之心绪的释放。而这些都属于看重灵魂生活的人。

  2022年仲秋的一个夜晚,她下床后不慎摔坏了腿骨。城市因疫情处于静默状态,无法前往医院,只能在电话上与医生沟通,孩子们按照医嘱,想方设法买来药品进行“自治”。伤痛使得她无法翻身,难以抑制的呻吟声一直到东方发白,她才能昏昏沉沉地睡去。后来她难为情地说,这是她第三次摔倒!亲历过双腿手术的我,对那种疼痛心有余悸。我想那一定是她人生的低潮期。因为疫情封城我无法前往探视,只有通过电话与卧床的她畅聊许久许久......

  躺在床上的日子里,每晚她在孤独中捧着书,沉默地与文字交流,与世界对话,那一叠叠报纸、一本本的书刊杂志就是佐证;与自己的灵魂对话,那一册册摘记本就是明证。她困难地写下最真实的内心活动,不媚俗,不违心,不雕琢。她的思念与感伤,她的快乐与凄凉,她生命中所有能够承受和不能承受的轻和重,都化成了千堆雪,万重浪,封存在她那充满灵光的文字里。

  70多岁的人,体弱多病乃常态,况且她心臓放置了3个支架,时时威胁着她。但她似乎忘却。她向我推荐了由百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文学作品《死亡如此多情》。她坦言,读完了这本书,对死亡不再恐惧,“其实我也是终日泡在病中,如今又年过花甲。老弱病残凝结出我这个人,只是头脑异常的清醒,日日夜夜在寻寻觅觅,但上下求索的结果依然是一个病的自我。明知一切都是徒劳却还在‘勤劳’,慢慢地、慢慢地终于明白了。我的日子就在这永远眺望的地平线里……”她实话实说,无奈而执着。正是由于持之不恒的读书,心灵的羽毛是在寂寞中变得丰满,智慧的光芒,也是透过寂寞的云层照射出来。活得淡薄,方能平和。平和乃致远,这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性,更是一种感应自然宇宙的态度,它不是消极的人生,而是人生的自由之境。她明白地活着。走着,值得我们尊敬。期颐之年的她常用杨绛先生翻译英国诗人蓝德的诗鼓励自己:“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每当她朗读这句诗的时候,不知何故我的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

  今年春天的一次聊天中,阳光透过阳台玻璃欢快地倾泻进屋,我俩全身沐浴在金色中,眼前的场景一如她的QQ名“阳光小屋”。我端坐小凳,一边轻轻按摩她的双腿,一边凝视着她的脸庞建议:每一次的聊天应该设定主题,这样的聊天有着养分,彼此得到滋润。她立即表示赞同。记得我们第一次的聊天主题是关于哲学。我对哲学知之甚少,她欣然为我补课,用一句话概括“哲学就是世界观”,我恍然。那次,她为我推荐了余秋雨所著《泥步修行》。后来,她不时地给我推荐书籍。我印象最深的是《北大第一课》,周国平的《妞妞》《愿生命从容》,余秋雨的《文化之旅》《行者无疆》.......

  她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且关注时尚,她的真实、自我目标的设定相对我是很高的,令我望尘莫及。当听到、看到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新成就时,她眉飞色舞,像个孩子。当谈起俄乌战争局势,她的悲悯显而易见,为老百姓担忧。她长叹一口气:“那些孩子太可怜了。”我曾揶揄她“地沟海油”,她顿时来了兴趣,从躺椅上微微前倾,睁大眼睛看着我问道:“什么意思?”我忍着笑:“吃着地沟里的油,操着中南海的心。”闻此,她舒展眉头笑了,“你在批评我。”我们的聊天总是这般轻松,彼此敞开心扉,毫不设防。无论聊起什么,她都不疾不徐,侃侃而谈。

  她曾无比懊悔地提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大女儿抱着刚刚满月的宝宝兴冲冲回到娘家。习惯了清静的她,难以忍受婴儿的啼哭,一时冲动,让女儿回自己家去。女儿抱着宝宝流着泪走了。冷静下来后她知道自己错了。这么多年来,她一想到这件事,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我吟沉良久,宽慰她:“事已久远,别自责了,你正式向女儿道歉,放过自己,她给你买这买那,悉心照顾,已经证明谅解你了,再说她了解你的秉性,毕竟母女通心。” 她颔首点头,从此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六十多年,无论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没有后悔,没有怨言,即便老伴换上阿尔茨海默症,也没有使她失去生活的信心,每天与保姆伺候照顾老伴,日复一日的洗洗涮涮,是最累的活,她没有抱怨,尽心尽责,自认为问心无愧。她就这样含辛茹苦、冷暖自知地一步一步走向了暮年。这一切她缓缓道来,就像一个“识尽愁滋味”的人,“却道天凉好个秋”一样,在平静随和、幽默调侃的话语里蕴含着许多的唏嘘和感慨!

  摔伤后,她行动十分不便,只能昼夜躺在床上,保姆和女儿小心翼翼地帮她翻身、换药、擦身。数月后,她遵照医生的吩咐,缓慢地开始下地走动。扶着阳台边沿,忍着疼痛,困难地一点一点地挪动步履。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能勉强坐着轮椅到书桌前时,她又开始埋头挥笔。

  一个追求生命质量的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河畔湖边,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而荡入一个无边疆域。每天躺在床上,她在文字里自由旅行,这已经成为习惯。保持一份内心独有的清凉,用一颗安静淡然的心,带着莲花般的香息,与文字相拥相伴。不愿意随波逐流,按自己的秉性追求文学理想和思想信仰,已昭然显示于她二十多年退休生活的心路历程之中。

  走到人生边上,她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几年前,她从容不迫地为自己写好了悼词,回顾自己平凡而绚烂的一生,没有遗憾,没有悲伤。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我分明看见她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盘点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的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我从她身上顿悟,读书不在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能读懂,是否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智慧得到提升,能够沉稳地面对世界。因为,有了这份沉稳和坦然,也便有了专注和稳定的力量。就像一棵树,有了深深根植于地下的部分就不会在风雨中随意飘摇,就有了步入老年的从容和豁达。我暗暗赞赏她虽病魔缠身,而心态却不曾脱离现实,脱离生活。

  我的手机相册里存有她的一幅幅作品,那一个个画面安静地述说她的所思所想所盼。她欣赏花卉、小鸟,让心灵趋于纯朴、宁静,渴望寻回内心的平静,对抗精神的内耗。她没有含饴弄孙的辛苦,却有着颐养余年的福气。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孝顺、关心,事无巨细的安排,使具有浪漫情怀的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

  因为心善,她总是以好意揣人度事,遇事也愿意就事论事,非但不去揣摩背后的种种,主动引申成复杂。这一点,尤其让我心生敬意。如今,我再次翻阅她的书籍,无限的思念在滋长、蔓延。遗憾的是,以后再也不能与她促膝长谈,开怀大笑。我黯然神伤。

  她多次叮咛我:“不许你不理我,我是你身上的一根藤。”天真的表达令我忍俊不禁:“不会的,忘了谁也不忘你这个将军之女......”。岂料世事无常,她却丢下她的孩子们、抛下我独自走了,一去不回。在我心上翻扰的悲痛,更渗入了深深地感念和懊悔。

  韩老师,我们还有商定过的事没有来得及实现:与教研中心曾经的同事们欢聚;去你女婿的轧花厂参观;认识繁体字的重要意义.......未竟之愿,如今只好让它翻篇吧。我也到了年华凋谢时节,只有顾影自怜。那些岁月里繁盛的情绪,总归有一天要悄然无声地谢幕,如季节变化那般不可挽留,所有的执念,成为渐行渐远的消息。有些情,有些事,就是一个又一个装满了风声的布帆,尘埃斑驳,时有呜咽。至于心中藏的思念,心底埋的深情,也只能交给时间,慢慢淡化。

  韩老师,你可以安息了,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2023.6.11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