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王明军:坝上街的春天—— 观电视剧《坝上街》有感

作者:瓦尔特   发表于:
浏览:22次    字数:141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8篇,  月稿:0

  初闻“坝上街”三个字,可能是我孩提时期知道关于省城合肥的第一个地名。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一股种植拱棚蔬菜的风吹到了我的家乡。那时人人都想着早日当上“万元户”,每天围着拱棚忙里忙外着。为了能让新鲜的蔬菜卖上好价钱,伯父和村民们每次都会在凌晨时分由二十多人组成的自行车车队,驮着满载蔬菜的箩筐浩浩荡荡的向八十里外的省城骑去。

  后来,伯父告诉我,他们是去一个名叫坝上街的农贸市场,每每提起时,伯父总是感慨,那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农贸市场。

  多年之后,我来省城读书时,在巢湖路上小住数月有余。巧的是,坝上街与我隔河相望近在咫尺。自此,我时常跨过孝肃桥,走近了坝上街。

  坝上街,说是南淝河进入合肥东门拐弯处水坝上的街路。虽然名字是叫“街”,其实包括的是一整片区域,这段区域包括木滩街、凤凰桥、坝上街,以及金大塘这一整片地方。

  历史上的坝上街,商贾云集,热闹非常,往来于各地的货船穿梭其中,坝上街依傍着南淝河曾经便利的水运交通,有着逾千年的辉煌过往。古代漕运码头、粮仓重地,近代的菜篮子、果盘子,都成了坝上街留给历史的一个个难忘的标签。妇孺皆知的坝上街就像一面旗帜,迎风而歌,桀骜不驯地站在南淝河岸边,渗入老合肥人的心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过两次改革后的坝上街一举成为安徽省内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人潮涌动的熙攘盛景,成就了一幅现代的合肥版“清明上河图”。数十年来,坝上街担负着合肥民生的大任,成为了真正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2013年,一部由两位合肥籍著名作家胡正言、裴章传任编剧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坝上街》在央视黄金档播出。

  《坝上街》以肥西小井庄包产到户这一事件为切入口,以坝上街普通百姓的众生相为“舞台”,全景式反映安徽以及合肥改革开放30年奋斗史,并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精心塑造了三老甩、汪邦强等一大批“坝上街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搏杀、艰难创业、改造自我、与时俱进的生动故事。

  《坝上街》用镜头展示“合肥人讲述合肥人的故事”,聚焦于平头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江淮风情画卷中,塑造了一个个“坝上街好人”的鲜活形象。像赵奶奶、牛司令、苗老左,他们虽然有这样的缺点和那样的不足,如比较保守,有些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但他们为人正派、厚道,光明坦荡、知错必改,犹如坝上街的一面镜子。他们是坝上街人,合肥人,江淮大地人,也是我们的身边人。

  《坝上街》的可圈可点之处,还在于从丰富生动的真实生活素材中提炼主题,深化细节,忠于生活,忠于现实主义。作品有着明确的精神指向,具有超拔的精神高度,剧中所表达的坚持社会正义、坚守道德底线,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对教育好青年一代,是含义深刻的;对社会上存在的官场腐败、金钱至上、以及盲目追风等现象的批评、规劝,也是深刻的。而它所表现的亲情、友情、爱情,却真实可信,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及认识价值,更值得人们深思。

  坝上街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汇、冲撞之地。曾经以其承载着浓厚历史文化一度成为城市的独特地标。历史在飞速发展,时至今日的坝上街,凤凰涅槃,一切又将超越曾经的辉煌成为这个城市新地标——坝上街环球中心。

  这,是坝上街的春天。从肥西小井庄铺天盖地的油菜花中飘来,从那个春花开放的时代中飘来。坝上街的荣耀将由它的未来去创造,这未来值得所有人去期待,去守候、去见证。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瓦尔特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