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李健:长安何止三万里——四写《长安三万里》

作者:慈禧   发表于:
浏览:17次    字数:112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童生   总稿:57篇,  月稿:0

  长安三万里的片名取自明代诗人陈子龙《从军行》中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然而长安,何止三万里。长安城里,是诸多人的梦寐以求,三万里是诗人们自身与理想所面对的距离。

  李白的三万里,是入城求仕,然而不过是御用文人,后来被赐金放还,最终纵情山野……他的三万里是失败的,他的理想是身入官场,造福万民,然而长安似乎是和他开了个玩笑,三万里披星戴月的追赶无疑是失败了,然而诗与酒,却为他而生,盛唐的诗坛上永远留有他的名。

  一生政事不成,诗名却漫了整个长安,也是一种幸福。

  杜甫的三万里也是失败的,出身于士族京兆杜氏的他,开元时去考进士落榜后漫游各地;天宝六年再赴京应试,因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投奔唐肃宗,授左拾遗;收复长安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称之为“杜甫草堂”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贫病,携家眷欲北归。大历三年出蜀,大历五年病故湘江舟中。三万里的故事,记述杜甫只是只言片语,不过是小时候在岐王府见了高适,二十多岁又同高适在李白门口见面,此后并无记述。然而我们查阅资料,知道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有过短暂的辉煌,那是他一生最为耀眼的时刻,晚年病死舟中,又是何等的可悲可叹。他曾经写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证明杜甫亦有报国志,苦于报国无门,他似乎是比李白好得多,然而,杜甫如果想起前事,也一定会长叹一声,长安,何止三万里。

  是啊,杜甫如此,李白如此,高适又何尝不是如此。

  影片中,高适大器晚成,一直到四十六岁才成为朝廷官员。是的,四十岁之前,高适一直郁郁不得志,他的长安,离他何止三万里。

  然而可喜的是,他的三万里,最终达到,而李白没有,杜甫更没有。永王之乱內,李白因为是永王的幕僚,被高适所关押,他们的人生就这样走上了两个分水岭,两个不一样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三万里路就这样奔向各自的归程。

  影片里有一个女子,被称作“裴十二”的。然而历史上并无此人,影片却展现的极好,她剑术高强,诗文绝妙,却报国无门。这样一个虚拟人物,在影片出现,说明了两点,第一是女子亦有报国志,因为她的剑法极其高强,而她所吟诵的诗正是“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这是湘驿女子的诗,影片里塑造了裴十二这个武艺高强的女性诗人形象,更加突出了李白等人报国无门的惆怅,用以证明,长安与“三万里”的距离到底是何其的远。

  是啊,这些诗人,他们或许在盛唐的文坛上让自己的名姓万古流芳,然而他们的长安,何止三万里远;他们的理想,何止三万里远

  李白的狂,杜甫的悲,是因为他们梦中的长安,远远不止三万里,有的人一直在追求三万里,然而长安,何止三万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慈禧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