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第一次出国

作者:凡云玲   发表于:
浏览:94次    字数:639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1篇,  月稿:0

  1998年6月下旬的一天中午,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家中餐馆的小客厅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两桌丰盛的酒席,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房顶的几个角落飘着为数不多的彩色气球。参加宴会的人员,全部西装革履,显得正规隆重。这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第二期赴英国宏观经济管理研讨班结束学习考察任务后回国前的欢送宴会。

  宴会开始后,坐在主持人位置上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希尔先生首先举起颇大的红酒杯,祝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研讨班圆满完成学习考察任务,并祝愿全体团员回国一路顺风!大家高兴的碰杯,并齐声说着不很标准的英语“切思”!第一杯结束后,主持人没有坐下的意思,端着酒杯向我所在的方向走来,其他人也随着向我走过来,接着客厅里响起了生日快乐的音乐,大家也一起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我一下懵了,连忙问到今天是谁的生日?这时,我们的团长王院长反问了我一句,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啊!今天是我的生日!原来大家是来向我祝贺生日的。这突如其来的生日祝福,让我十分惊喜,也很感动。我连忙走到主持人和大家的面前,连声说着谢谢!谢谢!“森肯有”!“森肯有”!并一一碰杯敬酒。敬过酒以后,大家仍站在原地,这时负责接待我们的年轻漂亮的英国丽枝女士,拿着一个精致的生日贺卡送到我手上,并大方的和我拥抱一下,对这种西式的礼仪我还不是很适应,但感觉也挺好!我打开贺卡浏览一下,贺卡的空白处签满了全团成员和接待我们英国朋友的名字。这不仅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生日贺卡,而是英国接待人员和我们全团成员的一片关爱之情。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品尝美味蛋糕了。大家也互相敬酒,庆贺此次培训考察的顺利圆满。清脆的碰杯声此起彼伏,像一首优美的乐曲,在耳边久久的鸣响。对于我来说,那天是出国以来最兴奋的日子。此情此景连同这出囯18天来的快乐经历,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1995年6月,我从部队转业到省计委工作。1998年6月,委领导为了更好地提高我的计划工作水平和经济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安排我参加国家计委组织的第二期赴英国宏观经济管理研讨班,前往英国和欧盟总部学习考察。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当时我正在具体负责国家计委在安徽黄山市举办的国际经济发展研讨会的会务筹备工作。这次会议非常重要,许多囯际重量级经济学家将参加会议,国家计委主要领导也将亲自主持会议。此前,因出国的具体时间一直没有确定,对委领导交办的国际会议会务筹备工作任务,还是愉快接受了。可后来出囯时间确定后,刚好与国际会议召开的时间重合。这让我犯难了,退出筹备工作吧?这是领导信任交给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衔接不好,还可能影响会议的效果;取消出国吧?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学习考察机会难得。在难以决择之际,我主动向分管委领导报告了自己的尴尬情况。分管领导十分体谅我的难处,爽快答应我按计划出国,但必须安排好接替会议筹备工作的合适人选。我在委內推荐几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接替囯际会议的会务筹备工作。后来他们非常认真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保证了国际会议的圆满成功。在领导的关心下,我的第一次出国之旅也终于成行了。

  这次国家计委赴英国宏观经济管理研讨班共计15人,部分省、市计委系统的干部6人,其他是国家计委直属机构和少数央企的领导。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位副院长担任团长,南航一位副总经理担任副团长。境外学习考察安排18天时间。这在出国团组中,时间是比较长的。全团经过简单的教育培训等准备后,于6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从北京国际机场乘波音747客机出发,经过近11个小时的航程,到达英国伦敦的希思罗国际机场。该机场座落在伦敦城的西边,距离市中心15公里左右,是国际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从机场的外形来看,也可能是时间比较久的缘故,显得有些陈旧,侯机大厅也不是很壮观,但体量还是很大的。机场内外都很整洁,人流秩序良好,也沒有中国机场那么多的人。第一次入境过海关,由于英语水平太低还有些担心。好在我们都按照规定携带随身物品,全团通过海关都很顺利。

  具体负责接待我们的是罗尔思罗伊思公司(简称罗罗公司))。这家公司是英国著名的发动机制造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公司的国际合作部与我囯政府多个部门及不少中央企业都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公司总部在英国西敏市,距离伦敦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走出机场大厅后,乘坐罗罗公司的中巴车直接去西敏市,下榻在公司附近的一家酒店。酒店的房间不是很大,但很干净,设施也比较齐全。说是四星级,如与国内比较,硬件似乎还不到国内同级别的酒店。

  到英国的第二天,罗罗公司为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地点就在罗罗公司的会议室。公司一位负责人和中方培训考察团团长分別致词。接着公司国际部的负责人介绍了整个学习考察的日程安排。有点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学习考察日程安排非常紧。根据前期中英双方商量的方案,这次学习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英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二是欧盟的宏观经济政策;三是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每个方面都要安排很多领导和专家上课讲解,一共要上26次课,还不包括现场考察,除了周六、周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上两次课。有的现场考察还要占用周六、周日的时间。这样就没有多少时间观光了。我虽然也感到时间有些紧,但觉得能够多听些情况介绍,多了解一些英国和欧盟的宏观经济政策情况,以及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我到省计委工作时间不长,急需调整知识结构,尽快增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发达国家有关市场经济管理方面的经验。所以对这样的安排基本能够接受。但其他多数团员感到上课的时间偏多,都希望能多安排一些时间出去走走看看,争取对英国有更多的了解。会议结束后,团员们立即来找团长,要求与英方商量,希望尽量压缩上课时间,适当增加观光的时间。有的团员还提出能否到欧盟的其他国家如法国、徳国去看看。团长有点为难,虽然也感到上课的时间安排有点紧,但认为这是囯家计委与英方事先商量确定的,要想改变难度较大。尽管如此,两位团长商量后,还是照顾大家的情绪,专门安排人员与英方进行了沟通,希望予以通融。但是英国的接待方还是很讲原则的,担心压缩上课时间会影响学习效果,不符合双方事先达成的共识。经再三协商,只同意微调,保证上课和专业考察不占用周六、周日的时间。至于到英国和比利时以外的囯家观光被明确拒绝了。大家尽管不是很满意,但对接待方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还是留下深刻印象的。

  欢迎仪式结束后,就正式开始学习考察了。为方便交流,公司国际部还安排了一名华人女士翻译,叫佟小妹,不到30岁,老家在中国湖南。我们与英方的交流主要依靠小佟翻译。上课时英国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边讲解,小佟一边翻译。这样上课的效率就受到影响,每一次课基本都是半天时间。这次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英国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们先后听了英国贸工部、环境交通和地区部、财政部、宇航协会、电力协会、牛津大学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考察了伦敦金融市场、牛津大学等地。在英国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我们重点现场考察了罗罗公司、瑞特电力公司、海峡轨道公司等大型企业,各公司相关部门较详细的介绍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在欧盟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专门安排我们到比利时欧盟总部进行了现场学习考察,听取了欧盟总部各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欧盟是欧洲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由欧州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有27个成员国。

  英国各有关机构对我们这次学习考察还是很重视的。凡是来介绍情况的人员,都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绘制了各种图表,力求简明扼要,清析准确。为了便于我们笔记,有的讲课人还把讲课提纲译成中文发给我们。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讲课方式比较灵活,注重互动。每次上课,都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互动研讨,也可能是考虑到我们是研讨班的特点。为此,我们学习考察团还专门开会进行研究,确定每次集中介绍情况应该把握的重点,并给每位团员进行研讨分工,保证每次与英方交流研讨时,都有两至三位团员重点准备,重点发言。这样既解决了均衡负担问题,又使大家都得到了学习锻练。同时,也使英方对我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感到满意。

  虽然几乎每天都是上课研讨,但大家的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开始,大家对一边讲解,一边翻译这种上课方式不是很适应。但几堂课下来后,大家感觉听课也不怎么吃力了。每次上课大家都认真做笔记。我在学习考察期间记了满满一大本的学习笔记。上课时,没有听清楚或不理解的地方,大家还及时向老师请教。有一次上课,英国贸工部代表在讲课时,认真介绍了英国在促进大型企业发展,力争做大做强方面的政策举措。但是当时国内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大企业发展还可以,而像安徽等中西部地区大型企业相对较少,迫切需要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交流研讨时,我就提出了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英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贸工部代表思考片刻,对此作了补充介绍,听后很受启发。在到欧盟总部学习考察时,我也就同一问题,向欧盟总部有关部门请教,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答。学习考察结束后,除了团里的综合报告,我还就“英国和欧盟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写了一篇专题报告,不久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内刊予以刊载介绍。

  对于出囯团队来说,专题内容的学习考察是首要任务,必须认真完成,但一般的观光考察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这次在英国和欧盟总部学习考察期间,因专题学习研讨安排较紧,只能利用两个周六、周日在伦敦及周边地区开展一些观光活动。重点是看了泰晤士河畔的著名建筑群和大英博物馆等。泰唔士河是位于南英格兰的一条河流,全长346公里。伦敦大部分著名建筑都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岸。如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曾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大本钟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精品。在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我关注更多的是那些被大英帝国抢来的中国“宝贝”。听说火烧圆明园时,英国从我国抢了很多价值连城的国宝。但展出的不是很多,也可能是心虚,怕“露富”挨骂。博物馆里虽然也展出了不少英国的文物精品,但更多的是亚洲、非洲、南美,特别是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贵重文物。参观完大英博物馆,我的眼前仿佛闪现出一百多年前,一艘艘英国洋船架着大炮,冲破一个个国家的国门,如入无人之境的画面;好像看到一队队戴着礼帽,拿着洋枪、骑着洋马的英国绅士,驰骋在中囯等世界许多国家抢劫财宝的情景。深深感叹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岛国,曾经是呼风唤雨、叱诧风云的日不落帝国。当时英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主,最重要的是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由此可见,发展工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伦敦以外的地区,我们主要是参观了牛津大学校园和莎士比亚的故居。牛津大学是英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靠前的著名高等学府。环境优美,古朴典雅。不同流派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是建筑中的瑰宝与奇葩。牛津大学很重要的特色是校城一体,各个学院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参观了牛津大学也就参观了牛津城。从旅游的角度来看,牛津大学更像是一处文化气息浓郁、古雅靓丽的优美景观。离开牛津大学,我们去了莎士比亚的故乡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小镇坐落在埃文河畔,充满着田园风情,环境十分优美。莎士比亚的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子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现在变成了沙士比亚博物馆的一部分,展出了莎士比亚的生平和部分作品及手稿。小镇上的莎士比亚皇家剧院,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仍然经常有演出活动。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许多闻名世界的戏剧作品。他的人文主义主题思想和积极明快的艺术风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完莎士比亚故居,我对这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去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学习考察时,因只住一晚,时间较紧,观光只安排半天时间。主要是看看沿途的城市风光和个别景点。记得我们参观了布鲁塞尔的市标小尿童景点。据说历史上敌囯侵略比利时,在布鲁塞尔城里埋了许多炸药,准备把城市送上天。敌人点完导火索就跑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叫于廉的小男孩偶然发现了,当时周围没有水,小于廉急中生智,用尿浇灭了导火线,避免了一场灾难,拯救了市民的生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英雄,在此铸造了一个小男童尿尿灭火的铜像,现在成了布鲁塞尔标志性景观。从比利时城乡建筑来看,与英国比较,虽然风格相近,但建筑的质量和水平还是略差一些。

  这次学习考察期间,生活安排还是挺好的。据说我们的研讨班,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英政府间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英国政府在生活上也有一些资助。我们到英国的第二天晚上,罗罗公司安排一次宴请,上了牛排、鹅肝等西式大菜,数量不多,但够吃了。饮料有红酒、果汁,随便喝。喝酒很像是品酒,只是象征性的喝一点。可不像国内宴请,一开场就是三至四个满怀,高潮时还要放几个罍子。我们平时早餐在酒店吃,品种很丰富,虽没有中餐那样的口味,但是也能适应。中、晚餐安排在中餐馆吃。当时英国的中餐馆大部分是早年到英国的广东、香港一带的华人开的,中餐的口味是中国南方人与英国人口味的融合。对于我们来说就不怎么可口了,每餐只能说吃饱,谈不上吃好。为了调剂饮食口味,活跃考察气氛,英方负责生活安排的朋友,在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把我们带到他的乡下别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料,要我们每人做一道拿手的菜,算是自助晚餐。我的手艺有限,主动报名做一道青椒、干子炒肉丝。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操作,一桌丰盛的正宗中式菜肴登场了。大家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都会声的笑了。也可能是大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也许是一段时间没吃上正宗中餐,一桌具有中囯南北风味的美食很快被一扫而空。在回酒店的车上,大家还一路尽情的交流烹饪经验,谈笑风生,兴致盎然。

  在学习考察的最后一个星期,我总是隐隐约约感到团里有什么事瞒着自己。比如接待我们的英方丽枝女士,多次与团里的秘书和翻译小佟叽咕商量着什么,有时我故意走过去想听听说些什么,但一走近,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来,而其他团员在边上,他们却继续商讨。有一次看见与我同住一室的山东计委孟处长也参与他们的商量。晚上休息时,我就问他下午在商量什么事,他先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是商量回国的事。我心想应该不是,否则怎么不叫我参加。后来我又想,也可能是我多心了,也许他们商量什么真的与我无关,要是真的有关系他们也一定会告诉我的。以后就再没有去关注他们了。直到本文开头的一幕出现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之前的感觉并没有错。原来英方丽枝女士在翻阅我们出国身份资料时,发现了我的生日刚好是我们研讨班结束回国的那一天。于是他们就与团里商量,要悄悄准备给我过个生日,好给我一个惊喜。他们的良苦用心成功了。其实,我对自己的生日一直看得很淡。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每年生日母亲都要给我煮一至两个鸡蛋吃,算是生日优待。后来长大了出去参军、工作了,因工作一直比较忙很少能想到过生日的事。直到结婚成家生孩子,对孩子的生日比较重视,而对我们自己的生日也一直没有当回事。所以这次学习考察期间,他们在为我过生日筹备过程中尽管也露出了一些破绽,但我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所以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温馨的、热烈的生日祝贺场面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在异国他乡,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多地的朋友,还有不少英国朋友,一起给我过生日,实在难得。我为他们的周到细致、精心筹划以及关爱之情而深深的感动,也为他们此前的保密工作如此成功而由衷的折服。时隔20多年了,今天回想起来仍感到心里暖暖的。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随笔 出国 第一次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云玲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0-19 18:03
    林翠华
    二十三年前的一场英国之行,伦昌兄至今还历历在目,看来真是大开眼界收获多多啊!二十三年来国家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安徽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态势,没有辜负你们当年去西方取经的辛劳。真的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啊!拜读了。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