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安爱华 :“明月”十年共此时

作者:林小宁   发表于:
浏览:117次    字数:279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篇,  月稿:0

  林清玄说: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

  昨天晚上,回到家里,从包里取出刚买来的三本书:贾平凹的《南北笔记》、金庸的《莫若相逢于江湖》、刘梦溪的《书生留得一分狂》,用十指像拨弄琴弦一样地拨弄新书的扉页,心里顿时溢出醉了一样的快感。

  先翻刘梦溪的《书生留得一分狂》。首篇第一段中,就读到了一首醉人的好词《浣溪沙》:“丹枫何处不爱霜,谁家庭院菊初黄,登高放眼看秋光。……”“登高”二字,一下子让我联想到了“登高望远”,进而想到“独上高楼”,进而想到校长陈建勋给我题的那幅字《独上高楼》,进而想到了2010年初夏的那天,我去学校拜访建勋校长,他给我题字时的愉快的场景以及当时心满意足的美妙心景。

  有一段时间没有想建勋了,今天,就这样不经意间,突然间,在这个愉快的夜晚,在一种愉快的心情驱使下,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烟波浩渺的江湖中,一叶扁舟,悄无声息地缓缓地飘来……”,就这样,我又想起了建勋。

  就象有人突然间给我上了一杯清茶,就象在小路上突然听见了一段喜欢的曲子,就象猛然间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就象在阴云中突然看到彩虹当空,就象在一株小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就象偶然看见了一朵酢浆草花的开放……,就这样,我又想起了建勋。

  建勋给我题过几幅字,那是2010年的夏天。那是迄今唯一的一次。那时候的建勋,正在中学里当校长。遥想建勋当年,漂白长裤,鲜红T衫,儒雅飘逸,意气风发。

  我最喜爱建勋的行书。建勋的行书,引用古人的一段话:为澹阴,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为微雪,为朝霞,为珍禽,为孤鹤,为清溪,为小桥,为竹边,为松下,为明窗,为疏篱,为苍压,为绿笞,为铜瓶,为纸帐,为林间吹笛,为膝上横琴,为石枰下棋,为扫雪煎茶,为美人淡妆簪戴。

  我最喜爱建勋给我题的几幅字《花过香成》、《独上高楼》、《书香酒魂》、《白雪少年》。《独上高楼》和《书香酒魂》被我的好友沈丘玉文化园博艺斋主人安文明要走了。那天他进我的书房,看见我收藏的那一堆字画,把建勋的作品《独上高楼》和《书香酒魂》捧走了。当时我想,捧走就捧走吧,以后再找建勋写。安文明把这两幅字装裱好,一幅立在卖玉器的柜台上,一幅挂在墙上。他说:“你可以顿顿吃野莱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穿破旧衣裳,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大字不识一个,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花过香成》,除建勋给我题写过一幅,另外,在刘庄店镇书协我请书法家赵桂华也给我题写了一幅,在淮阳我请书法家陈明也给我题写了一幅。三人所题,名有千秋,但建勋是最早给我题写这幅字。《白雪少年》从字面上来说,不太适合榜书,但我却特别喜欢这幅。这幅字被建勋写得很有味道,亦狂亦侠亦温文。惹得我爱不失手,惹得我文思泉涌成就一篇文章《白雪少年》。

  建勋最让我钟意的还有,他有一间茶室。这是很难得的,也令我羡慕而顿生敬意。一般人也喝茶,也喜欢邀上三朋五友,聚在一起品茗,但他们不会有一间专门的茶室。他们也会有名贵的茶具,有品茗的情怀,他们往往是在客厅里摆放这些雅事,我窃下以为不免大为逊色。在客厅里,难免流俗,在茶事上,略略让人感觉对茶道似乎有些不敬。

  我有幸去建勋的茶室享受过茶事。那是前年的初春,我和好友博艺斋主人安文明一起拜访建勋。建勋的茶室,不大,一套茶桌、茶凳,再坐上最多四个人,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了。茶室里很简陋。室虽陋,但却格外干净。

  建勋抹茶,动作娴熟。如何倒茶,如何拿勺子、拿茶罐、茶碗,甚至如何插话,建勋都做得道地而不留痕迹。那天品尝着建勋沏的茶,真的与我平常所喝的茶大有不同。我不单喝出了那深厚的香醇,甚至也品到了山香云气。在茶盅一汪浅清中,我仿佛看到了满山的百合,正张开花瓣呼吸着晨间流动的空气,颜色清丽,没有丝毫尘染。第一口咽下去,就感觉好像把一座山的美丽与春天全装进了胸中,往日的风雨都悄悄地躲得无影无踪。

  迄今为止,我仅只此一次有幸享受过建勋的茶事。我多么想能像林清玄出没李敖府上那般地去建勋的茶室,只待唐茗静韵!

  建勋的茶室,墙上挂有一幅建勋自题的《禅茶一味》。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家里挂上这么一幅字,但很多人都把禅放在了嘴上,而没有放进生活里。建勋是我认识的人中,做得最到位的。我收藏有建勋的一幅字《宠辱不惊》。我和建勋接触,至少有二十年了,有时我们两年、甚至五年也不说上一句话,但一开口,就能痛快而大叹相逢恨晚地聊得昏天暗地。微信群,我私下以为,是一个红尘飞溅之地,有时候我喜欢在里面狂剑当歌,然后难忍喧嚣落荒而逃,过一阵又忍不住悄悄地回来,然后再逃。而建勋在微信群里从来不逃,也不狂,静若处子,任尔东南西北风。有则故事,理学家程明道与弟程伊川同赴友人宴,席间友人召妓共饮,伊川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明道则毫不在乎,照吃照饮。宴后伊川责明道不恭谨,明道先生答曰:“目中无妓,心中无妓!”云月相同,溪山各异!这是何等洒脱的胸襟!建勋就好比那个明道。

  能有如此胸襟之人为友,不亦快哉?

  有一次建勋寄语与我:“古人云:‘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节,历四时而不衰,经夷险而益固。’”

  首先,这个“士”是什么呢?刘梦溪《书生留得一分狂》:“中国古代的‘士’,解释起来颇多歧义。”《春秋》:“百里奚,士;公孙枝,士。”百里奚曾被掠为奴替人牧羊,公孙枝曾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但,百里奚一直胸怀大志,公孙枝不受嗟来之食。此二人后来被秦穆公拜相,秦从此走向强大。百度一种解释为“士,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窃以为再低级也高贵!士可杀不可辱。我老父亲曾跟我讲过,从前,搓背的剃头的,死后不能进祖坟,但,要饭的却能进祖坟。我大为不解。“为什么?”我父亲说:要饭不叫“要”,那是“借”。百度另一种解释为:“泛指古时候的文人”。窃以为这种解释不够理想。对“士”的解释,司马迁记述齐国的稷下学派,说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驺衍、淳干髡等七十多人“不治而议论”。这种解释窃以为没着谱。刘梦溪《书生留得一分狂》里面讲,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为士。”孟子另一次,齐王子问“士是做什么的?”孟子回答说“尚志”。又问“何谓尚志”,孟子说“仁义而己”。窃以为不能光是“仁义”,还得有“情义”。所有的解释叠加到一块还不足够“士”的内涵。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节,历四时而不衰,经夷险而益固。”

  君子之间相知相交,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历经四季的变化而从未呈现衰败的迹象,时间越久远情谊越牢固。

  建勋校长抬举我了。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明月为云所遮,我知明月犹在云层深处;碧潭在无声的黑夜中虽不能见,我知潭水仍清。十年前的2010年我和建勋相聚,记忆如昨。“明月”十年共此时,我何尝不想再去建勋茶室,抹上一饮?!

  安爱华于2019年7月16日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明月 安爱华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林小宁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