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胡铭:书画鉴定趣事

作者:帅帅   发表于:
浏览:30次    字数:176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篇,  月稿:0

  我国历史悠久,存世的名家书画作品甚多,当然也不乏大量赝品。书画作伪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赝品粗制滥造,明眼人立马就能识别,有的赝品精雕细琢,笔墨考究,甚至作伪者本人即为高手,这就增添了鉴定的难度,还有同时代人的高仿,更是几可乱真。其鉴定主要从作品的笔法、墨法、结构、设色、署款、印章以及纸张等方面入手,综合评判,鉴定人得深谙原作者的艺术风格,才能精准地去伪存真。实践中出现看走眼的情况,也是常有之事,毕竟这是肉眼上的活,靠的是一定的理论蓄积和实践经验。

  作为安徽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父亲毕生致力于文博事业。他涉猎面较广,其中书画鉴定也是其强项之一。早年曾问学于徐子鹤、石谷风等大师,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父亲一生过眼的古今书画数万件,自然也会有一些趣事发生。

  40年前父亲到安徽某地开会,当地博物馆馆长请他欣赏一张署名宋代翟院深的大幅山水,其他话什么也没说。面对偌大的一幅画,父亲眯眼细看足足有二十分钟,然后抬起头认真地说道:“这是一件赝品,为明代人所仿。”那位馆长脸色大变,连称:“怪了,怪了,人家都说是真迹,你却说是赝品。”父亲一一分析,最后强调:“你只要记住是明代仿就行了。”此事就这么过去了,父亲渐已淡忘。没想到十年后二人再次碰面,那馆长讲:“翟院深的山水画已经有了结果,确实不是真迹。徐邦达先生说是元人仿,谢稚柳先生说是明人仿,你赞成哪一家?”要知道,徐、谢二老都是鉴赏界的顶尖人物。可父亲还是坚定地说:“我只赞成自己以前说过的话。”那人笑着说:“哈哈,你胡馆长真会说话。”

  1980年代父亲去江苏讲学,闲暇时去某地一文物单位参观考察,这里的藏品分类陈列,就在仿品橱窗里,一件邓石如对联格外耀眼,古拙苍劲,父亲忙凑上前看个究竟,“这并非赝品,而是真迹,为邓石如早期作品,常常不被人所识。”该单位负责人听后,异常激动,立刻叫人当场取下作品,更换到另一个场地,陈列标签也随之修改。对于这位领导,父亲当初并不太熟,没想到却因此结为好友,后来他还对安庆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某书艺展览会上,父亲应邀与几位同道前往参观,当地的业内朋友介绍说,为更好地保护真迹,今天陈列出来的作品都是复制品。所谓复制品,是据原作套印而成,与通常意义上的赝品有所区别。父亲一边走一边看,突然在一幅郑板桥书法作品前驻足,他还用手一指,“这是真的。”同行人讲这怎么可能呢?再观其作,笔墨俱佳,字字“离纸”,父亲断言保真。大家在争执之中,找来主办方人员,此人解释说,该幅作品确系真迹,只是时间紧来不及复制,就临时将真品参加展览了。此言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外地某君曾在古玩市场上淘得一大捆书画,其中有邓石如的隶书通景屏十张,尽管来得便宜,单就冲着邓石如的署名,他十分想弄个明白,并找不少人看过,都说是赝品,后来他就不太在意这件事了。倒是有人一句话提醒了他,最好请胡寄樵鉴定一下。那天他托人联系上父亲,并赶到安庆。打开那卷书作,父亲眼睛一亮,连说几遍:“真迹,精品”,还称堪与安徽省博物院所藏的邓氏通景屏相媲美。此君当时兴奋不已,后来复经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的专家鉴定,确为真品。这幅巨作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示人了。

  早年父亲到广东、福建调研,顺道去了他学生主管的某地文物商店,在浏览明码标价出售的藏品时,父亲开玩笑地说,你们真是有钱啊,学生疑惑地问怎么回事,父亲指了指一幅清代画作(我忘记了作者是谁),说这幅画的真正价格可以翻上一百倍。原来他们是将真迹误定为赝品了。学生激动地说:“难道是真的?”父亲答:“绝对真品。”话音刚落,那幅画就被打包珍藏了起来。当时一在场人打趣地说:“我要早知道就买下来,这样可以发大财了。”众人大笑。当然了,戏言而已,文博工作者始终奉行着职业操守。

  一位收藏爱好者携一幅已装裱好的林散之书法立轴,请父亲过目,还讲了它的来历,言下之意,此作必为真品。父亲慢慢展开,刚刚只露出了几个字,便将作品重新卷起。“您还没有看完呢。〞“不用看了,假的。”那人又恳求道:“您再仔细看看。”父亲微笑说:“真的没必要了,我老师的字,我一眼即能辨别。”那人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满脸的不悦。从那复杂的表情中可以想象,他为了这张字肯定花了不少银子。

  父亲去世多年,这些事像影子一样还在晃动。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